發表日期 3/12/2022, 3:55:07 PM
東漢時期,班超不滿足遊曆於文字案牘之間,大手一揮,一支筆摔落地麵,墨汁飛濺齣一幅憤怒的畫作。
班超屏氣凝神良久,決定嚮曆史中的古人學習,博得個拜將封侯,好留一個偉大的名聲供後人溫存。
他離開漢朝疆域,奔赴西域大漠,
在漢朝過往的曆史中,有一位人物因齣使西域,而被封為博望侯,此人名曰張騫。
他的齣使,被太史公司馬遷稱之為鑿空。
鑿空之意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意。
漢武大帝為彰顯自己在曆史上的政治地位,
在甘肅一帶的河西走廊上設置瞭四座城池,一曰敦煌,一曰張掖,一曰武威,一曰酒泉,
四座城市為來往漢朝和西域諸國的百姓,提供安全保障。
從此一條綿延萬裏,且影響中西方進程的絲綢之路建立
,在它建立之初,還沒有人意識到他的作用,如同南美洲的蝴蝶輕微扇動一下翅膀,他的作用將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後,影響世界人民的生活方式。
身為政治傢的漢武帝雄纔偉略,意識到西域的重要性,按時漢朝使者到此監察各國,膽敢有不服我大喊國威者,皆如同匈奴的下場,雖遠必誅。
班超生活在漢武帝之後的另外一個漢朝――東漢,也稱作後漢,此時的西域因為王莽亂政,早已脫離大漢的掌控,他跟隨大將竇憲一路攻城拔地。
班超是讀書人,深知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道理,曆史記載他帶領三十六人齣使西域諸國。
其中一國名曰鄯善國,鄯善國國王懼怕漢朝國威,見天朝上使,自然是俯首稱臣。
鄯善國位於西域、匈奴與漢朝的交通要道,曆來是漢匈雙方必爭之地,鄯善國並非中原百姓,心理上自然與同為鬍人的匈奴更為親近。
鄯善國王決定親近匈奴,與漢朝絕交,後來
班超率領三十六人夜襲匈奴營盤,斬殺匈奴首領,鄯善國王失去選擇的主動權,不得已與漢朝絕交。
鄯善國的前身――樓蘭
這是關於鄯善國流傳最廣的一則故事,鄯善國是曆史從曆史的哪一個節點開始,將在哪一個節點結束,中間麯摺復雜的發展過程,因為沒有留下文字的記載,成為曆史的真空。
曆史的真空是文史傢想象馳騁的天地,
他們憑藉史冊裏留下的隻言片語,推測著當年鄯善國的曆史。終於他們發現瞭另外一個名字――樓蘭。
之類的詩句提到樓蘭的比比皆是,詩句齣自於李太白的手筆,可以推斷在唐朝時期樓蘭古國仍舊堅挺在西北荒涼的大漠之上。
東晉之後樓蘭如同一滴水忽然蒸發,化為透明的氣體,史冊上關於樓蘭的記載,便隻以傳說的形式存在。
曆史事實,似乎是秦漢時期渺遠的往事。
日本文學傢井上靖以靈敏的嗅覺,覺察齣其間的神秘和誘惑,憑藉曆史留下的一鱗半爪和豐厚的想象力,嚮我們展示瞭他心目的樓蘭圖畫。
但是真實的樓蘭究竟是何模樣,或許會成為永遠的謎。
但隻要人類還在活動,前人留下的曆史遺跡總會在不經意間齣現。
1900瑞典人斯文赫定到新疆的羅布泊考察,塔剋拉瑪乾沙漠素有死亡之海的稱號,進入其腹地的人往往九死一生。
有些人帶著生命來到世間,不隻是為瞭延年益壽,安享生活,他們的心目中有著更高的追求。斯文赫定就是這類人,雇傭瞭幾位當地的嚮導,艱難地走在酷熱乾旱的死亡之海。
由於長途跋涉,他們找到一處可以掘齣淡水的地方,準備掏齣鏟子,簡單食用一些食物。
卻不想鏟子無故丟失,嚮導沿著原路返迴,發現鏟子孤零零地被棄置到黃色的沙粒上。
就在他抓住鏟子的一刹那間,狂風大作,天地之間宛若神人手持墨筆漫天塗畫,眾人感覺如身在地獄之中。
狂風散盡,嚮導抖瞭抖身上的黃沙,定睛一看,發現瞭一座荒涼的城市,如同東晉時期發現桃花源的漁人。
他盯著眼前空無一人的城市,亭台樓閣雖已殘破,但從其大概的輪廓可以推斷齣當年的繁華。
他返迴營地,告訴斯文赫定這一消息,
斯文赫定與古城接觸時,明顯感覺到心髒以綿密的節奏在胸膛狂跳,他明白自己這一發現將會震驚整個世界。
次年他再次前往古城,發齣懸賞通知,能找到任何與文字相關的文物的百姓,皆有重賞。
樓蘭古國終於從白紙黑字間走嚮實體,我們不斷地在這塊神秘的大地上發現許多未解之謎,曆經韆年而不腐爛的樓蘭新娘,令人難以捉摸的太陽墓穴……
樓蘭消失之謎
慢慢地另外一個疑問浮上文史學傢的心頭,樓蘭古國在曆史上發生過什麼事情?為什麼會在一夕之間消失於無影?
問題一齣,各種答案紛至遝來。
一種說法是樓蘭古國遭遇外族入侵,
因國力弱小而舉國遷徙,如同西漢時期的大月氏一樣。
一種說法是與水源的移動有關係
,沙漠的水源呈現流動的方式,因水源地突然轉移導緻國傢失去生存的依托,不得已離開瞭自己的故鄉。
一種說法是瘟疫的傳播,
位於交通要道,自然無法避免與來往的人群接觸。因此當地人可能染上一種可怕的疫病,最後逃離的逃離,而身染重病的人隻留下一具白骨。
結語
眾說紛紜,究竟誰的答案正確,無法給予正確的論斷。
隻是當我們再次迴顧當年那一段繁華的時刻,我們除瞭産生疑問,不免要問一下自己,難道生命的消退除卻天災之外,與人禍毫無關係嗎?
是不是人類的日日食用貪嗔癡,導緻生態失衡,進而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呢?
是不是人類將自己看得過於重要,以至於觸怒瞭天地之間一種神秘的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