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5:19:44 PM
“請12號到391診室就診。”門診叫號係統播報後,門先開瞭,慢慢的,12號患者被傢屬輪椅推入診室。
患者是一位八十多的老大爺,穿著紅色衝鋒衣,包裹的嚴嚴實實,進瞭診室,顫巍巍的摘下皮帽子,僵著手臂跟大夫打招呼:“孫主任好!我又來瞧病瞭。”話音未落,他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從一側口袋掏齣手絹想擦擦口角,傢屬看他動作遲緩,趕緊幫忙去拉下口罩,協助擦瞭擦口水。
片刻,患者抬頭,聲音有幾分羞意:“大夫,吃瞭你的藥,我現在抖的好多瞭,吃瞭藥能控製住,但就是流口水,這白天流,張嘴就流;晚上也流,枕巾都濕瞭,您看我這怎麼辦啊?給我開點什麼藥吧!”
這是一位帕金森病的患者,十年前開始左手震顫,拿著水杯就開始抖,放鬆下來休息休息又好瞭,就沒有重視起來。過瞭半年,左腿也開始抖,明顯感覺到左側半邊身子僵硬,喝水嗆咳,去社區看瞭醫生吃瞭點藥,沒有明顯好轉。後續幾年,疾病逐漸進展,右側也齣現瞭癥狀。最近一年除瞭震顫、僵硬,多瞭些彆的問題,比如便秘、直立性低血壓、還有最讓人難為情的流涎。就像今天來看病這樣,患者需要不停的擦口水,自己活動不方便還需要陪伴者幫忙擦口水,就會覺得不好意思,甚至容易陷入抑鬱狀態。
迴顧患者的病史,結閤患者目前癥狀,我們對患者的病情有瞭清晰的判斷,這是一個帕金森病患者,流涎是帕金森病常見的非運動癥狀之一。
那麼為什麼一些成年人會不自主流口水呢?
流涎癥是指因唾液分泌過多或唾液流齣減少而使唾液溢齣口角的綜閤徵,一般分為生理性流涎和病理性流涎。在嬰幼兒時期,牙齒生長對牙齦三叉神經産生機械性刺激,從而導緻唾液分泌增多。這種生理性流涎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嬰兒口腔深度增加自然消失。病理性流涎多見於口腔炎、麵神經炎、腦癱、帕金森病等疾病。
以下是神經係統疾病中與流涎相關的常見病因:
1.麵癱: 即麵神經炎,由於麵神經無法正常支配麵部肌肉、患側口唇不能閉閤而齣現流涎。
2.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成人流涎最主要的病因。帕金森病患者由於自主神經功能退化,唾液分泌增多的同時,由於肌肉僵直以及舌運動遲緩導緻吞咽功能下降。
3.腦卒中: 部分腦卒中患者可見中樞性麵癱,麵部下部肌肉齣現癱瘓,多由於唾液清除率下降而齣現流涎。
在非神經係統疾病中,口腔黏膜炎癥、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牙齒畸形等都可引起流涎。
1.口腔黏膜炎癥: 是由於口腔牙周組織、粘膜組織受感染發炎導緻唾液腺受到刺激,同時因為局部疼痛比較明顯,影響瞭吞咽口水的功能的充分的發揮,按照病因可分為口腔黏膜病、創傷性潰瘍和由腫瘤引起的惡性潰瘍三種。
2.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 則是因為胃酸反流刺激食道和咽喉部,導緻唾液分泌增多。
3.牙齒畸形時: 尤其是凸麵型牙齒畸形的患者,前牙嚮前凸齣較明顯,睡覺時唇部很難完全覆蓋前牙麵,上下唇常自然分開,就容易流涎。
中醫對“流涎”是怎麼認識的呢?
中醫經典著作對此早有闡述。《素問・脈度》雲:“脾氣通於口,脾和則能知五榖矣”。脾失健運,濕濁熏蒸不化,盈溢於口。《難經・三十四難》曰:“腎液為唾”。腎陽虛衰,先天不足無以溫化水液,則口吐涎液。故流涎多因肝腎不足。《素問・痿論》謂:“肝主身之筋膜”。筋附著於骨,連接肌肉、關節,依賴肝血濡潤而緻運動自如得當。若肝血虧虛,生源匱乏,血不養筋,筋脈拘急,肌肉運動失司,僵直不為所用。影響至麵部、舌咽部等肌群,導緻運動幅度明顯降低及自主運動減弱甚至缺失,吞咽不利,涎液清除障礙而緻口腔聚集過多。外溢而齣,不能自控。《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風邪善行而數變,且易與六淫諸邪相閤為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謂:“人年四十而陽氣自半也,起居衰矣”。患者素體尚虛,髒腑功能減退,氣血生源不足。邪氣易乘虛入絡,痹阻麵部氣血,無力運行,口麵失用,涎液盈溢而齣。
肝主疏泄,氣機不調,鬱結而生,臨床多錶現為情誌抑鬱、胸脅或少腹脹痛等。臨床可見口角流涎、夜尿頻多等屬於“津液輸布失職”,涎液為陰,肝為“剛髒”,疏泄暢達機體的津液輸布、全身氣機、情誌的平衡。腎氣不固,失於封藏,可緻精氣流失,齣現涎液溢齣難收、小便頻數、滑精、早泄等臨床癥狀。腎為“水髒”,主五液,具有調節人體水液輸泄功能。陰液不足,陰損及陽,陽氣虛衰,腎陽溫煦、推動功能減退。人體水液輸布和排泄異常,打破體內水液代謝平衡,涎液難以自控,蘊於口中,量多而溢。
白天流口水和夜間流口水的區彆?
許多人進入睡眠後,由於呼吸道阻塞(慢性鼻炎、鼻竇炎、過敏以及鼻中隔偏麯)、睡覺姿勢(趴著睡或者側睡)等原因,睡覺時口部保持張開的姿勢,也會齣現夜間流涎。在非神經係統疾病中,患者白天往往能夠有意識地控製麵部肌肉,而不至於齣現流涎,故而流涎多發生於夜間進入睡眠後。
帕金森病患者流涎情況與其病情嚴重程度有關。輕者僅見夜間流涎,重者可見白日即夜間均流涎,與吞咽功能障礙、無意識張口等有關。而腦卒中、麵癱等神經係統疾病中,吞咽頻率下降、口唇閉閤不全是導緻流涎的原因,與睡眠無關,故而流涎白天及夜間均可見,或因為夜間進入睡眠後唾液清除率進一步下降及睡覺姿勢可能齣現問題,會導緻夜間流涎較白日增多。
中醫是如何治療流涎的呢?
流涎癥狀與患者的肝腎不足緊密關聯。主要以腎陽虛為本,肝血不足為標。溫腎陽,補肝血為根本治則。以溫腎養肝為大法,方隨法齣,方以肉蓯蓉為君,白芍為臣,益智仁、山藥為佐,鈎藤為使,補氣血陰陽,亦可補腎固精。
又如補腎斂澀方,方藥組成:楓心木,肉蓯蓉,黃芪,五味子,蒼術等藥。楓心木、肉蓯蓉為主藥,溫腎補陽、斂陰澀精,從脾腎陽氣入手,止涎澀夜尿;黃芪、蒼術健脾燥濕,使寒濕津液得以溫煦,從而運行於經絡,代謝有常;金櫻子、玉米須、五味子、赤芍藥增強收澀斂陰關門之功。全方補腎健中,使脾腎陽氣大振,所主之液各歸其位,流涎癥狀得以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