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8:27:52 PM
記得二娃每次寫黃埔樓盤的時候,後台總有人讓我也寫寫知識城。
要麼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吧?
◆ 廣州中新知識城實景圖
首先,在房價這一塊,我覺得應該不用多做介紹瞭。知識城從2018年的1字頭,到如今3萬/�O,論漲幅,它確實乾過瞭廣州很多的置業熱門闆塊。
此外,它的城市界麵也跟整瞭容一樣,有瞭翻天覆地的變化。
記得4年前,二娃去知識城踩盤的時候,沒有地鐵,從我傢(大沙東)坐公交車去,要換2次公交車,坐51個站,單程通勤要花2小時28分鍾,再步行1.9KM。
為什麼我會記得那麼清楚呢?因為當時,我發瞭朋友圈......
那時候,我踩盤拍齣來的照片是這樣的
��
是這樣的
��
還有這樣的
��
但現在呢?
知識城已經變成瞭這樣的
��
這樣的
��
還有這樣的瞭
��
有沒有覺得,這個過程完全就是火雞變鳳凰?
總結來說吧,知識城的優點有三個:價格便宜(門檻低),城市界麵新(顔值高),環境好(公園+人工湖)。
我相信,去過知識城的人,應該都能感受到!
但是,你要說知識城完美吧?那肯定也不是的!它的問題,其實隻有真正交付入住後,纔能感受到。
比如,下麵這位粉絲,她就在小紅書上把自己入住知識城後的真實生活狀態,分享瞭齣來。
從點贊量和評論數就能看齣來(截止我寫稿時,評論已經接近400瞭),這條更新很受關注,並且“共鳴度”很高。
話不多說,我們來看看評論區,大傢都是怎麼說的:
叉燒包說:“我是老黃埔人,早上7點半就要求到達老東山,所以,我首次置業堅決選擇在單位附近的老破小,真香!年輕人如果預算有限,不要貪圖郊區遠大新,市區老破小會讓你減少許多生活中的焦頭爛額,還能享受市區生活配套資源”。
衛小維卻說:“我土生土長的廣州本地人,買瞭南沙,搬進南沙3年,幸福感之強,是在市區的時候無法比的。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需要通勤,所以如果決定買郊區,要不工作在附近區域,要不放著齣租等待區域紅利實現”。
陳店曉璿也說:“花同樣的錢,在越秀荔灣買個老破小,每天給自己多增加4個小時的悠閑時光或者用來搞錢,它不香嗎?”。
而這一條動態,也吸引瞭一些做瞭同樣選擇的人前來傾訴:“樓主的照片,好像跟我同一個小區,通勤就是個噩夢......”。
甚至,有一些粉絲認為,去郊區買“遠大新”是被割韭菜。因為買房,交通大於一切。
還有粉絲錶示,當時沒有買幸福譽的原因,就是因為交通問題。而買瞭的人呢,現在錶示很後悔。
飛翔肥貓也錶示“在哪裏上班,最好房子就買在哪裏。如果你不是在知識城上班,乾嘛要買在這種地方,會降低生活幸福度的”。
而年年媽評論說:“我住增城新塘,在天河8點半上班,每天6點20起床,6點40齣門,每天來迴需要3-4個小時,已經堅持4年瞭。現在計劃換到市區老破小......”
另外三位粉絲也錶示,知識城的通勤問題,確實慘,齣門上班動不動就是1-2個小時,坐地鐵要命的久。有的人一直在堅持,有的人堅持不瞭,就搬齣去租房住瞭。
一位叫詩詩的網友評論說:“我兩年半前,一衝動,買瞭郊區從化,去年8月就該收樓瞭,到現在我還沒有去收樓,因為去一趟,太痛苦瞭。一個半小時的通勤時間,來迴就要3個小時,我直接放棄瞭,扔在那裏養老鼠。衝動是魔鬼,太悲催瞭!”
這麼看來,其實評論區大部分的人,並沒有因為這幾年知識城房價漲幅高,而忽略瞭通勤的問題。在大部分人看來,如果你是在天河上班的話,住在知識城,確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隨後,二娃也聯係上瞭這位粉絲,親自和她聊瞭聊,住在知識城的感受。
她告訴我,知識城這套房子,她是2020年買的。當時,整個闆塊就龍湖、保利、萬科幸福譽這三個盤在售,那時候剛好橫盤,覺得可以入手瞭,就買瞭。
她說,自己買房的時候纔畢業2年,沒啥買房經驗和邏輯,就是閉眼入的那種。
她說,其實買瞭知識城吧,也沒有怎麼後悔,就是通勤受不瞭,其他都還挺好的。要是自己是個“死宅”的話,那知識城就是完美的。
不過,她也說:如果大傢在天河上班的話,還是不建議買知識城瞭,每天上班太勞纍瞭。
那麼你呢?你們的房子都買在哪裏?每天上班的通勤是怎樣的呢?歡迎留言分享,也可以在本周四二娃直播的時候,一起來嘮嘮嗑。記得“預約”哦!
房産君建瞭黃埔交流群
添加大嘴,備注“黃埔”,免費加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