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6:48:17 PM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Alter,作者 | 張賀飛,編輯 | 瀋潔
2022年的兩會,“意外”讓Robotics(機器人)占據瞭焦點。
服務業、製造業、建築業、教育業、農牧業等橫跨多個行業的代錶集體為機器人産業“背書”,相繼建議在經濟性、技術性、可靠性滿足要求時,用機器人替代重復性的勞動,以緩解許多行業日漸加劇的“招工難”“用工荒”現象。
頻頻發聲的背後,是近兩年行業持續蓄勢的結果。按照IFR等機構的調研數據,2021年中國機器人市場的規模為839億元,過去五年內的平均增速高達18.3%,其中工業機器人445.7億元、服務機器人302.6億元、特種機器人90.7億元。
同時有第三方報告稱,引導機器人、陪伴機器人等需求潛力巨大,僅服務機器人的年銷售額或將在2023年達到613.5億元,較2021年的市場翻倍。而在三個月前,工信部為首的15部委也聯閤印發瞭《“十四五”機器人産業發展規劃》,目標是2025年實現製造業機器人密度翻番。
頂層設計的長遠規劃,到有序增長的市場需求,再到行業話事人們的站台,是否意味著蓄勢多年的機器人産業在加速崛起?在迴答這個問題前,不妨先梳理下機器人“走紅”背後的行業脈絡,到底是一團虛火還是實火。
01 勞動力的“自然遷徙”
1811年,一位名叫內德・勒德英國紡織工人,帶領他的同事們搗毀瞭工廠的紡織機,原因是紡織機的齣現導緻瞭他們的失業,於是把紡織機視為一切連鎖反應的罪魁禍首。後來人們將仇視新科技的群體稱之為“勒德主義者”。
時間來到1959年,喬治・德沃爾和約翰・英格伯格聯手打造瞭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可等待他們的並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勒德主義者”的憤怒與咆哮,因為機器人代錶的自動化生産被認為是讓工人們丟掉飯碗的“元凶”。
即使過瞭200多年,“勒德主義者”的身影依然活躍。典型的例子就是人工智能的第四次浪潮齣現後,有關人工智能將誘發失業潮的論調甚囂塵上,不少人因此陷入瞭深深的危機和焦慮中。不過在地球的另一端,卻在發生和“勒德主義”相悖的一幕。
在一些代錶們為機器人“奔走”的同時,小康集團董事長張興海關於“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多進工廠”的建議迅速衝上熱搜。
作為來自製造類企業的代錶,張興海的提案有他的道理,電商、直播等新興産業吸引瞭大量勞動力從業,以至於産業工人空心化現象愈加突齣,2020年時國內製造業的人纔缺口就已經達到2200萬。按照人社部的預計,2025年時製造業的人纔缺口將擴大到3000萬人。
個中原因不隻是人口紅利的消失,還在於年輕人的態度。 在“少送外賣多進工廠”的熱搜話題下,不少年輕人講述瞭自己的觀點:“進廠不自由,工作時間還長,工資又低,誰願意去?”“工作強度太高瞭,而且持續時間也長,一般在13個小時左右,還要經常熬夜通宵上夜班,每個月的休息時間太少瞭。”“晉升空間太小瞭,就算很能吃苦,也很難進去辦公室工作,跳不齣流水綫的圈子”。
齣現這一現象的緣由並不難解釋。産業工人空心化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流水綫上,工人們常年機械式地重復同一個動作,不僅容易對工作失去興趣,也讓他們很難在工作中學習到更多技能。一旦有瞭自由度高、晉升空間大、薪資待遇好的新工種,逃離流水綫可以說是一種不可逆的趨勢。
再宏觀一些的話,中國社會在短短四十年的時間裏,就實現瞭從農業到工業再到服務業的跨越,時代的主鏇律所左右的不單單是經濟結構的變化,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個體的人生選擇,從農業到製造業再到服務業的擇業觀,何嘗不是是勞動力的“自然遷徙”,呈現齣瞭80後不願意迴傢種地、90後不願意進工廠的時代印記。
除瞭就業意願的變化,供給側本身也在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當製造業嚮服務業要人的同時,服務業的用工缺口也在與日俱增。按照人社部近三年統計的全國最缺工100個職業排行來看,每季度市場對服務員、營銷員、網約配送員等服務業的用工需求缺口較製造業明顯更甚。
這大抵也是今年代錶委員們紛紛聚焦機器人的驅動因素,相較於引導年輕人迴到不喜歡的崗位,不如嚮技術要紅利,用機器人補充重復性勞動的用工需求。
02 “機器人”的應用現狀
需要迴答的另一個課題在於,機器人能否堪當重任?畢竟機器人進工廠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2013年時中國就已經是全球工業機器人年新裝機量最高的市場,汽車零部件、整車製造、傢用電器、金屬製品等行業的機器人占比尤甚。
似乎有必要將這個課題拆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問題是當前機器人已經在哪些場景落地。在許多人的認知裏,所謂的“機器人”多半是指工廠裏碩大的機械臂,傾嚮於大型製造工廠的高端流水綫。
剛剛結束的北京鼕奧會,為我們提供瞭不可多得的新啓示:主打科技感的北京鼕奧會,在火炬傳遞環節就加入瞭水下機器人傳遞的環節;在鼕奧會的一些比賽場館裏,集公共空間巡控、口罩檢測預警、熱紅外測溫、手部消毒等功能集於一身的巡檢機器人,吸引瞭不少媒體注意力;在鼕奧會的餐廳裏,機器人廚師負責製作漢堡、披薩、雞尾酒等菜肴,機器人服務員負責備餐和上菜……服務機器人的應用場景不斷下沉。
進一步刷新外界對“機器人”認知的,還有隱藏在場館外的“虛擬主播”。榖愛淩的數字分身就齣現在瞭某平台的主播間裏,配閤主持人進行賽事解說、播報及圍繞場景電商展開的虛擬互動…….如果說傳統機器人的服務範圍還局限在實體空間,虛擬機器人的應用場景要更加廣泛,電商平台上的客服、短視頻中播報的主播、對專業度要求較高的手語翻譯等等,都可以成為機器人的工作機會。
第二個問題是機器人的替代成本幾何。雖然中國已經連續八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但不可否認的事實在於,現階段機器人所補充的製造業勞動力還不到300萬人的水平,和2200萬的缺口差距顯著。
有觀點認為,最直接的阻力是價格。龐大且功能單一的機械臂,注定隻有大型製造企業纔有能力承擔,對於大多數中小型製造業而言,用機器人取代産綫工人可望不可即,而中小企業也往往是招工難的重災區。
但人工智能的技術浪潮帶來瞭新的變量,在細節處算小賬也能讓這些用不起機械臂的企業找到新齣路。以製造業普遍存在的質檢過程為例,在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技術的賦能下,人工對瑕疵照片進行數據標注後,再用攝像頭拍照上傳到後台進行圖像識彆,準確率普遍達到瞭95%以上的水準。一個高速攝像頭、一台計算機,就能搭建其簡易的質檢係統,大幅壓縮瞭機器人進入工廠的硬性成本。
正如Gartner在2021新興技術成熟度麯綫中所預言的,人工智能、RPA機器人、API集成技術、ML機器學習、事件驅動軟件等正在幫助企業實現業務流程的自動化,將有越來越多的手動流程被規則驅動的智能係統取代。
也就是說,“機器人”所解決的不隻是製造業的棘手問題,在人工智能、5G、大數據、雲計算等創新技術的驅動下,從傳統業態嚮智能化轉型已經是社會的現在進行時。不同的是,産業工人空心化的現象愈加突齣,需要藉助政策上的傾斜,有序引導市場重點解決製造業的勞動力短缺。
03 人機協作的紅利期
倘若站在人類文明演變的視角上,當下已經進入到瞭一個新的臨界點,在一些必要的社會活動中,我們不得不尋求“機器人”的幫助,繼而進入到人與機器人協作分工的時代,人機關係正在被重新定義。
一個直接的例子就是疫情期間的流調工作。在疫情剛齣現的時候,很多城市的社區工作人員還在采取傳統的工作策略,要麼逐門逐戶進行詢問,要麼挨傢挨戶打電話溝通,可以說是妥妥地“體力勞動”。後來很多城市都引入瞭智能尋呼係統,語音機器人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完成打電話問詢工作,並能自主將數據匯總給相應需求方。
迴到製造業的語境裏,人和機器人同時齣現在工廠裏也將是一種新業態,機器人負責重復性的勞動,人類負責高附加值的工作。或許在普通人的理解中,這樣的景象還停留在科幻電影中,但嗅覺敏銳的資本市場早已開始布局。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國內機器人領域的融資數量為168筆,其中金額上億的項目就有72筆,占到融資總數的42.86%。資本市場的涼與熱,往往是行業冷暖的晴雨錶,和互聯網行業裁員、降薪的“寒鼕”相比,機器人産業的機遇可見一斑,卻也要警惕兩個隱藏在高增長外衣下的陷阱。
一方麵,任何新技術的普及都不會是指數性的,螺鏇式上升是一種常態,機器人行業也不會例外。
可以佐證的是,進入到2021年9月份以後,國內工業機器人的月産量開始下滑,以至於有人預言2021年將是中國機器人産量的頂點,接下來很難以相同的增速繼續狂奔。這樣的結論可能有一定的主觀性,但每個行業都需要在市場需求、替代成本、用戶習慣等約束條件間計算商業平衡,機器人産業也存在高速增長、市場消化、增長停滯、需求挖掘的時間周期。
另一方麵,中國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正處於通往智能製造的關鍵節點上,勢必要在機器人産業鏈上擁有足夠的話語權。
現實中的情形則是,國內機器人産業的高速增長和龐大需求,並不意味著不存在産業鏈短闆,譬如高端伺服電機、RV減速機、控製算法等核心部件與技術,某種程度上依舊受限於國外供給。一些代錶委員在今年兩會時呼籲“推動專項課題研究,打造相關産業平台,打通産業鏈上下遊瓶頸”,立足點正是對國産替代的深入思考,需要更多的“專精特新”和“單項冠軍”,以鞏固機器人産業鏈。
做一個總結的話,當人機協作進入到新的拐點期,機器人産業迎來瞭前所未有的紅利。越是在誘人的前景麵前,越應該遵循“剛需論”,避免資本市場的“激素式”喂養,主動探尋確定性的價值和落地場景。
就像兩會代錶們所提到的,服務、製造、建築、農牧、教育、養老、醫療等行業都有著機器人的落地需求,隻要把這些需求及時滿足,穩步挖掘新模式和新價值,機器人産業的崛起就不會是僞命題。
04 寫在最後
有理由相信,當越來越多的機器人走進車間,産業工人空心化的問題終將被化解,製造業2200萬的缺口終究被填補。
同時也要有理性的認知,勞動力人口短缺的根源在於國內的經濟結構,仍處於全球供應鏈的中低端,伴隨著大量的勞動力密集型工作。隨著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這些崗位將一步步被機器人替代,可終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期間圍繞年輕人擇業觀的討論還將繼續一段時間,但應該尊重市場、尊重規律、尊重個體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