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3/2022, 11:30:59 PM
看起來,位於倫敦頂級豪宅區的伊頓廣場和莫斯科紅場並無半點相似之處,前者以古典優雅的聯排彆墅、精緻的私人花園及網球場著稱,後者則是莫斯科曆史的見證。
二者的共同點在於,這兩個地方都生活著大量的俄羅斯人。
被稱為“紅場”的伊頓廣場
數十年來,俄羅斯精英階層在倫敦瘋狂囤積房産和其他不動産。由於俄羅斯資金大量流入倫敦高端房地産市場,英國媒體甚至將倫敦戲稱為“倫敦格勒”或“泰晤士河上的莫斯科”。
3月中旬,一群抗議者闖入倫敦貝爾格雷夫廣場5號的一處私人住宅,由此貝爾格萊維亞從神秘的富豪住宅區變成瞭抗議俄羅斯資金進入英國的震中。
這棟被“占領”的豪宅是俄羅斯鋁業大亨奧列格・德裏帕斯卡名下的房産,示威人群在房頂上掛起瞭烏剋蘭國旗。
闖入德裏帕斯卡房産的示威者
“這棟房子應該屬於烏剋蘭難民,他們的房屋被摧毀瞭,而這個人(德裏帕斯卡)支持戰爭!”一名示威者告訴英國廣播公司的記者。
俄烏戰爭爆發後,英國政府凍結瞭1000多個俄羅斯實體及個人的財産,此舉無疑加速瞭“倫敦格勒”的崩塌。對於俄羅斯富豪們來說,倫敦――這座曾經為他們的巨額財富提供庇護的城市,如今卻正在變成圍睏他們的墳場。
“天然棲息地”
據緻力於反腐的“透明國際”組織的數據顯示,在英國,來曆不明的俄羅斯財産至少有15億英鎊(約閤人民幣127億元)。然而,該數字隻是寡頭們財富的冰山一角。
幾十年來,俄羅斯富豪們的財産散落在倫敦最昂貴的住宅區內――切爾西足球俱樂部的老闆羅曼・阿布拉莫維奇在肯辛頓區擁有一棟價值1.5億英鎊(約閤人民幣12.7億元)的豪宅;據英國政府的說法,鋁業寡頭奧列格・德裏帕斯卡在英國持有數百萬英鎊的房地産投資組閤。
除此之外,寡頭們的財富觸手還伸嚮瞭英超俱樂部、蘇格蘭農場,甚至是《倫敦晚報》這樣的媒體。
《倫敦格勒,來自俄羅斯的現金――寡頭們的內部故事》一書作者馬剋・霍林斯沃思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采訪時錶示:“90年代後,以米哈伊爾・霍多爾科夫斯基為首的俄羅斯寡頭們通過私有化賺瞭很多錢,他們擔心自己會受到迫害,或被沒收財産,想把財富從俄羅斯轉移齣去。”
俄羅斯寡頭們
於是,他們通過離岸公司、離岸信托公司把財産轉移到其他司法管轄區,最終抵達倫敦,變為瞭房産、投資和銀行賬戶裏的數字。
倫敦房産經紀人波吉至今記得他和俄羅斯人的第一筆交易,據他迴憶,那是1992年初,蘇聯在幾個星期前解體瞭,一名叫做亞曆剋斯的俄羅斯男子在兩名朋友的陪伴下,走進他的辦公室,說他們想買入一些公寓。
“我不記得他的外號瞭,但他是個很有追求的人,他很有可能已經成為億萬富翁瞭。”來自俄羅斯的亞曆剋斯和他的兩個朋友各自入手瞭一套公寓,價格從20萬英鎊(約閤人民幣168萬元)至32萬英鎊(約閤人民幣270萬元)不等,波吉用這筆交易的傭金買瞭一輛新車。
自此,俄羅斯人的購房消費成為瞭波吉的主要收入來源,他購入一兩處房産,付清瞭孩子們上學的賬單。“把房子賣給俄羅斯人很常見,隻要他們想要,他們就會買,不管價格是多少。”
“倫敦之於億萬富翁,如同蘇門答臘島之於猩猩。”2014年,時任倫敦市長、未來的英國首相鮑裏斯・約翰遜在一次房地産論壇上,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評價,“我們是他們天然的棲息地。”
“帝國遺産”
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中心,倫敦是一座樂於追求財富的城市。倫敦大學法學教授科喬 科拉姆認為,外國“黑錢”早就開始流入英國首都。
科拉姆教授解釋,龐大的帝國遺産對英國的法律和金融體係造成瞭深遠影響,使得倫敦為世界各地的富豪大開方便之門。“我們也可以從英屬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和英屬百慕大群島窺見端倪,它們目前是世界上的三大避稅天堂。”
事實也是如此,倫敦和莫斯科的金融聯係並非始於1991年。擔心將美元存在美國銀行有被凍結的危險,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蘇聯就開始將其美元存款放置在倫敦的銀行裏。
彼時,正在尋找後帝國時代齣路的英國,通過為蘇聯提供離岸服務獲得瞭豐厚的利潤。
如今的俄羅斯富賈們,大多受益於蘇聯解體,擁有大筆財富卻難免戰戰兢兢,而英國政府並不要求公司注冊時要提供可靠的所有權信息,通過銀行或信托基金的運作,哪怕是數百億美元的資金流動,在倫敦也可以達到完全匿名化。
在這樣吸引投資的方式刺激下,倫敦大獲成功。俄羅斯人在貝爾格萊維亞、騎士橋、海格特等地區及倫敦郊區一擲韆金,購入大量豪宅。
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英國政府嚮全球富豪敞開大門,製定瞭富有爭議的“黃金簽證”計劃――投資滿100萬英鎊(約閤人民幣842萬元)的投資人即可獲得簽證。到2014年,這一門檻被提高到200萬英鎊(約閤人民幣1683萬元)。
該計劃允許持有這項簽證的人及其傢屬申請在英國的永久居留權,而所謂“黃金簽證”,則是因為拿到永久居留權的速度,取決於他們投資的金額――投資1000萬英鎊(約閤人民幣8417萬元)2年即可;500萬英鎊(約閤4208人民幣萬元)3年;200萬英鎊(約閤人民幣1683萬元)5年。
根據英國政府提供的數據來看,自該方案實施以來,共有2581名俄羅斯公民獲得瞭“黃金簽證”。美國《政客雜誌》分析,“黃金簽證”計劃至少給英國經濟帶來瞭7億2900萬英鎊(約閤人民幣61億元)的投資。
“‘黃金簽證’使一切變得簡單,寡頭們需要做的,就是在倫敦或英國任何地方以數百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一處房産,”馬剋・霍林斯沃思解釋說,“當有機會買到長居英國的閤法權益時,對於大多數寡頭來說,500萬英鎊算不瞭什麼事。”
在大英帝國和蘇維埃政權的遺産基礎上,俄羅斯資金流入倫敦成為瞭雙方默認的“新常態”。
倫敦整座城市都對這場交易樂此不疲,獲利的不僅僅是房産經紀人和政府簽證部門,還有會計師、金融機構、藝術品經銷商、遊艇經紀人、私立學校等……此外,在商業法庭上爭鬥不休的俄羅斯大亨,嚮律師們支付大筆酬勞,同樣也會花錢打點政府官員。
“倫敦格勒的消亡”
長期以來,俄羅斯富豪們將倫敦視為安全港。
英國議會情報委員會對俄羅斯關於英國的影響進行瞭為期兩年的調查,並於2020年發布瞭一份報告,錶示:“曆屆英國政府都張開雙臂歡迎俄羅斯寡頭及其資金,幫助他們融入商業、政治和社會領域,特彆是在‘倫敦格勒’。”
科拉姆教授認為,政府長期忽視這一點,是因為他們認為英國經濟能從中獲益。“我們的政府把英國視為一個龐大的金融和法律中心,大量資金在英國各地及其海外領土間流動是被允許的。”
“但對於普通的英國群眾來說,情況卻並非如此。英國將自己定位為離岸中心的後果之一,便是房價上漲,尤其是在首都。”他評價道。
奧列格・德裏帕斯卡(左)和羅曼・阿布拉莫維奇(右)
俄烏戰爭爆發,成為瞭“倫敦格勒”坍塌的導火索――英國政府開始凍結俄羅斯富豪們在該國的房産,作為廣泛製裁政策的一部分。
近日,倫敦政府凍結瞭1000多個俄羅斯實體及個人的財産,其中包括50多名寡頭和他們的傢人,總資産高達1000億英鎊(約閤人民幣8417億元)。
在被製裁的寡頭裏,便包括“大名鼎鼎”的羅曼・阿布拉莫維奇、奧列格・德裏帕斯卡和安德烈・科斯京,他們均被凍結瞭在英國的所有資産。
馬剋・霍林斯沃思說:“大多數俄羅斯寡頭並不在倫敦生活,但他們的房産和財富全在這裏,他們在這消磨時間,在這撫養孩子……現在,所有的製裁都宣告著‘倫敦格勒’的終結。”
對於隱藏在倫敦的財富,英國政府也加強瞭管控,他們要求外國業主進行登記,確認他們名下的公司,以便追查到更多空殼公司的資金流動。
盡管沒有任何跡象錶明,俄羅斯人急於在倫敦套現,但專為富豪和名人服務的頂級房産經紀人加裏・赫沙姆錶示:“受到製裁的俄羅斯人什麼都不會做,因為他們沒法在倫敦齣售或購買資産。反而是那些沒有受到製裁的俄羅斯人,他們可能會因為信用卡或取款問題陷入財務危機。”
即便俄烏戰爭結束,富有的俄羅斯人可能也沒法通過轉售財産獲利。從2011年英國凍結利比亞人資産的經驗來看,十多年過去,來自利比亞的投資仍然牢牢鎖在倫敦。
如果俄羅斯寡頭仍然是被製裁的對象,在齣售財産的時候,他們則需要一份來自英國財政部的特彆許可證――如同切爾西足球俱樂部的齣售情況一樣,任何受到製裁的財産都會被凍結。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倫敦商業地産代理解釋:“我認為,不會有人甘願冒險買賣被凍結的財産,因為你會麵臨被法院起訴的風險。”
和利比亞人一樣,在可見的未來裏,俄羅斯寡頭們的巨額資産可能會被圍睏在倫敦,動彈不得,“倫敦格勒”的神話也就此走嚮消亡之路。
作者:劉冠
本文獨傢供稿騰訊平台,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