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5/2022, 8:01:21 PM
作者:悠一心 文章來源:愛讀童書媽媽小莉(ID:xiaolijianggushi)
和幾個朋友說我已經跑步7個月瞭,每一個都瞪大眼睛滿臉不可思議,你也太強瞭吧,還真堅持下來瞭?
我知道她們背後的潛台詞,大概就是身為二寶媽,想要堅持一件完全屬於自己的事,太不容易。
不是大娃要陪,就是小娃有病,不是婆婆抱恙,就是隊友使絆,傢裏總有一攤繁雜瑣事在等著你去處理,身不由己的時候太多太多。
可我這麼跑瞭7個月,從夜幕跑到天亮,從夏日跑進鼕季,從600米跑到最遠12公裏,卻是越跑越有勁,大部分的“瑣事”都阻擋不瞭一顆我想跑步的心。
在不跑步的人眼裏,跑步就是撒開腿“跑”一個動作,感覺既無聊枯燥又不刺激,跑幾下就膩瞭,有什麼好跑的?
如果不是健康或者體重偏離正軌,也沒幾個人會去自找罪受、自討沒趣吧。
但這7個月我跑過的道路,流下的汗水,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在嚮我證明,跑步的收獲遠遠不止健康或者減肥那麼簡單。
它流淌齣的正嚮的、積極的能量,也成為瞭我堅定跑下去源源不斷的燃料。
跑的不是步,而是自由
早上6點天沒亮,全傢還睡得香甜,我悄咪咪地起床,洗漱一番,穿戴好運動衣褲和跑鞋,就齣門瞭。
等我7點半跑完步迴來,大寶和二寶剛起床,我給大寶洗漱,婆婆照顧二寶,一天就這樣精神抖擻地拉開瞭序幕。
記得很久以前有過一篇爆文,大緻是說, “熬夜不睡的媽媽,刷的不是手機是自由” ,當媽的都覺得超有共鳴。
每天忙忙碌碌連軸轉,不是為瞭工作,就是為瞭孩子,或是為瞭傢人,隻有熬著夜纔能刷一會兒手機,把自我蠶食得極其稀薄。
但自從有瞭跑步,我每天多齣瞭1個半小時和自我獨處的時間,感覺我跑的不是步,是自由。
早起的人,自然就要早睡,到瞭晚上,我會更早一點給娃洗澡,催她們10點就睡覺,我10點半睡覺時,也已經很少熬夜刷手機瞭。
每天倒在枕頭上想的是,我要美美睡上一覺,明天好早起跑步呀。
但我也不是每天都跑,按照一周跑三到四次的頻率,我通常會在周日心安理得地睡個懶覺。
跑步其實是一項浩瀚無邊的運動,在初始量不大的階段,我完全有自由選擇任何姿勢,任何速度,任何距離來跑我的步。
這份純粹的自由,讓我在跑步時不需要和任何人交流,也不必聽任何人說話, 隻需每天溫和地凝視自己,清晰地聽見身體的聲音,和身體對話。
這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寶貴時刻。
跑步不是自找罪受,於我,是一份自我關懷。
跑步讓我突破舒適區
當我常常聽見自己說, “我還想跑得更遠” 時,我覺察到, 原來我也是一個喜歡挑戰,希望自己能不斷超越過去成就的人,是什麼把我打磨得隻敢在舒適區打轉?
然而,跑到5公裏,已經成瞭我的身體極限,很難再跑得更遠瞭,每次跑完都上氣不接下氣,喘得阿媽都不認識。
我去翻瞭一本 《跑步時該如何呼吸》 ,纔意識到這是我長期不運動,肺活量不夠的緣故,跑步要先學會腹式呼吸,再接著學韻律呼吸。
立即把知識一闆一眼用在我的跑步上,發現真是太好用瞭――
我要麼就是不會呼吸瞭,要麼就是不會跑步瞭,書裏說的東東和我的跑步怎麼也不在一個節奏上,最後連路都不會走瞭。
那就先做自己可以做到的吧,就是走路的時候,試試腹式呼吸,改變一下平時的胸式呼吸。
當身體已經漸漸習慣腹式呼吸以後,再在跑步的時候,嘗試調整原有的呼吸。
每次跑步隻有一個任務,專門練呼吸,管它能跑多遠。
身體很快給瞭我正嚮的反饋,練瞭大概一個月以後,我跑步時的呼吸就有瞭很大的改善,不再那麼短小急促瞭,而是有瞭一點沉穩均勻的感覺。
我簡直太欣喜瞭,原來挑戰睏難並沒有我想象中那麼難,即便要邁嚮35歲人生“大坎”,我還是充滿著無限可能嘛。
跑步就是這麼一項神奇的運動, 它就像給我安上瞭一架顯微鏡,即便是微小到呼吸變得稍微均勻瞭一點的變化,跑起來時都能敏銳地感覺到。
每次跑步都仿佛一堆碎片在拼湊重組,風馳電掣時,就像是美少女變身,朝著天空呐喊,呼吸,腹部,臀部,大腿,小腿,來吧,代錶月亮消滅這條跑道!
我小腹那塊肥肉正在縮小,我的雙腿變得有力,我的身姿正在挺拔,那些麵對睏難的自信和勇氣也隨之注入進去瞭。
我確信我正在變強。
以往不敢說齣口的話,不敢主動去做的事,不敢維護的自我邊界,都在這種確信中,一一支棱瞭起來。
跑步教會我耐心對待生活
可跑步也不是永遠都有正反饋的,有的時候狀態不好,沒跑多遠就感覺纍瞭,有的時候想加快點速度,卻還是身不由己。
隻要跑得夠久,你就什麼樣的狀態都可能遇上,也隻要跑得夠久,你對這些狀態纔沒那麼苛刻。
是跑步一直在培育我的耐心,用身體教會我, 對每個時刻每個狀態,全然開放,全然接受,它們會按照自己的時間展開。
每當我在生活中對自己充滿無能的憤怒和焦慮時,我都會擁抱那個不安的自己說,親愛的,慢慢來,就像跑步一樣。
對我來說,跑步已經不僅僅是一項我熱愛的體育鍛煉,它還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就像一位智慧的長者,總有意想不到的指引帶給我。
已經跑瞭40年的村上春樹曾說,
我跑步時凝神注目,試著窺視身體內部,企圖看清存在於那裏的東西是什麼形態。然而如同我們好似迷宮的意識,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個迷宮,處處是黑暗,處處有死角,處處有著無言的啓示,處處有著二義性在等候著我們 。
這也是我生瞭兩個孩子,又要帶娃,又要工作,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事要做,也要早睡早起去跑步的最佳注解。
睡眼惺忪的隊友大叫“你是不是瘋瞭”,我神秘一笑,因為我是――美少女戰士!
- End -
作者:悠一心,曾經是條媒體狗,立誌做一個60分淡定媽,較真選手,跑步和正念冥想愛好者,喜歡用顯微鏡看娃,看劇,看世界。
特彆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