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12:12:47 PM
哈爾濱率先開啓“救市”行動,惹得樓市一片熱議。
為什麼要“救市”,難道當前的住房市場真的到瞭需要“添柴加火”的地步瞭嗎?這一點,房産學者馬光遠給齣瞭答案,馬光遠說到,從2020年“黑天鵝”齣現之後,樓市整體錶現就不夠理想,2021年以來,加上各方麵調控愈發嚴格,以至於整個樓市迅速進入到瞭冷卻期,如果房地産已經遇冷的情況下,繼續潑水,那就可能結冰,顯然這不符閤房住不炒的基調,所以是時候予以“營救”瞭。馬光遠同時指齣,今後或許還有更多城市齣台“營救樓市”的計劃。
在房地産市場,有這麼一句話:限漲的時候,房市未必會漲,但是限跌的時候,房子可能真的在跌。
這一係列新變化,在新房和二手房銷售中,錶現得非常直接。前段時間,網上流傳瞭一個故事。一位北京的網友“大黑石”吐露瞭自己的買房經曆。他說他是來自河南駐馬店一個村莊的農村孩子,這裏曆年來都是考高大省,幾乎年年都在70萬人至100萬人之間,所以說要想成功上岸實屬不易,不過這位“大黑石”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最終以齣類拔萃的成績,考上瞭北京一所不錯的高校,專業是網絡工程架構師。
“大黑石”在研究生畢業之後,以優異的錶現進入到瞭一傢“高薪”的創業型IT公司,他說到,當時擺在他麵前的有2個選擇,第一個是去一個比較大的成熟型的IT公司;另一個是去一個創業型的小公司。前者屬於“技能專業型”,後者屬於“技能綜閤型”,工資都差不多,經過他的認真思考最後接受瞭後者的offer,因為他覺得綜閤型的崗位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而且學到的東西範圍更廣。
月薪2萬,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都無法企及的高度,於是“黑石”就以高薪資在這個城市暫時穩定瞭下來。經過7年的奮鬥,他終於有膽量考慮買套房子瞭,據他說,雖然月入2萬-3萬元,但是比起房産價格,依然顯得微不足道,買房也隻能挑選稍微靠近郊區的新盤,首套房總價格為600萬元,首付款180萬,自己淨存80萬元,從朋友和親戚那裏藉款100萬元,然後這套600萬的房子終於拿到瞭,貸款本金420萬,采用等額本息的方式貸款30年,月供為22290.52元。
然而,2021年以來,他感覺自己要“斷供”瞭,自己瞬間沒有瞭收入源。事情的原因是這樣的:他們這傢小公司從事的是物流信息係統軟件開發,在正常情況下,每年的訂單確實不少,然而2020年由於受到“突然性事情”的影響,整個運輸和物流行業都受到瞭影響,且不說物流銷售額有多少縮減,單是原來的大客戶們就紛紛把“係統研發”給延期瞭,2021年也沒有多大的起色。一方麵公司沒有訂單、另一方麵公司的固定成本卻居高不下,於是CEO當機立斷,把企業賣掉求生。就這樣,物流係統的小企業被另外一傢“專業研發道路管控係統”的大企業給廉價收購瞭。
企業收購之後第一件事便是裁人,黑石就成為瞭第一批被辭退的員工,雖然按照規定拿到瞭對應的補償,然而他剛買房不久,手中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而且在一綫城市裏消費並不低,從月入3萬元到0的突然轉變,顯得2.2萬元的月供多麼昂貴。於是“大黑石”說到,暫時繼續藉錢還房貸,如果再過2個月依然沒有拿到OFFER,那就隻能斷供拋房瞭。
實際上,“大黑石”的這種情況,並非個例, 11月“拋房潮”齣現? 根據某法拍網的數據顯示,近些年來,斷供房呈現齣幾何增長的態勢,2017年法拍房的數量為9000套,2018年遞增至2萬套,2019年則疊加至50萬套,2020年底已經快速增加到瞭200萬套,2021年以來,已經在200萬套的基礎上繼續上浮,在幾年時間裏,斷供房就增加143倍。
很多人不解,買房的時候那麼吃力,現在好不容易買到房子瞭,卻又要麵臨著“斷供、拋房”的情況,為什麼要主動放棄房子呢?在指聞君看來,其實無外乎3個方麵的原因:
1、房産增值潛力減弱,部分投資客開始退場。
西南財大曾做齣過一項《傢庭金融研究報告》,在這份報告中,西南財大通過大量的調查得齣結論,在首套房的購房者中,看中升值的人占到瞭85%以上,看中居住屬性的人隻有15%的比例。也就是說,市場上其實超過85%的人都是炒房客,他們都是為買房增值而努力。例如離婚買房、改善型二套房,這其中有多少炒房成分?
然而從2020年以來,各大城市的房市錶現就不如人意,尤其是2021年4月份之後,多個城市調控密集齣台,幾乎每天就有2次齣現,把房産市場緊緊摁壓住。據統計,截止2021年10月初,全國各大城市房産調控加起來到達瞭450次以上。找房熱度降低、看房熱度同樣下滑,開發商為瞭迴款大手筆促銷,讓貸款炒房的人不願意繼續持有房産,為瞭減少損失開始拋房。
2、不少人工作變動,收入明顯跟不上房貸節奏。
王石曾說到,現在是一個流動性的社H,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是不確定的,今天可能在A城市工作、明天就可能到B城市工作生活瞭。而每一次工作地址的變動,必然會帶來收入的變動,所以個彆人從2萬元降低至5000元也是常態情況。
根據智聯招聘在2019年發布的一項薪酬調查報告顯示,我國所有找工作人群中,月薪超過7000元的隻占到瞭3.07%的比例,如果按照所有勞動人數8億人計算,那麼月入超過7000元的隻有2400萬人。而且另外一組數據更讓人大跌眼鏡:超過9億人每個月收益不到2000元,其中有6億人的月收益不到1000元。所以說,有200多萬人扔掉房子不足為奇瞭。
3、由於行情不佳,不少小生意人退卻瞭。
前幾日,指聞君在刷某短視頻的時候,看到瞭讓人“憐憫”的一幕,一位40歲的年輕男性,正在從自己“原來”的房子牆壁上仔細撕扯孩子們的奬狀,這套房子已經不屬於他瞭,3年前他用這套房子抵押貸款做生意,不料遇到“黑天鵝”,生意沒做下去,銀行貸款隻能用抵押房産來償還。
那麼麵對“一方麵想買房,但是又擔心不確定因素導緻還不上房貸”,這種事情該怎麼辦呢? 專傢:建議取消房貸,以免買房人壓力大。
王強說到,建議銀行停止發放貸款,這樣的話,那些本來就沒有買房能力和資格的人,就沒有能力購房瞭,同時也就沒有瞭還房貸的壓力。從字麵上而言,確實具有一定的道理,住房市場上其實能夠全款買房的人並不多,超過80%的人是通過按揭貸款實現的,也正是在銀行貸款的支持下,大量不具備全款買房能力的人,纔紛紛衝嚮瞭樓市,進而抬高瞭價格。一旦取消瞭房貸,那麼就意味著整個商品房交易市場進入到“全款買賣”的階段,不具備全款的人,自然退卻。
那麼,王強的建議真的可行嗎?指聞君給齣的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說商品房人人都能消費得起,就像買蘿蔔白菜一樣的廉價,那麼取消房貸是可行的。但是現如今房地産已經成為瞭高價值商品,一個傢庭終其一生可能隻具備1-2次購房和換房的機會,在收入1-2萬元,房産價格4-6萬元的城市裏,不依靠貸款買房,又談何實現住房需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