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6:43:42 PM
大量“流行”廣告詞被禁用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距前海10分鍾”
“勁銷90%”
“XX學校學位房”
“年迴報率14%”
“深圳絕版”
……
上述新盤宣傳廣告語,深圳人可謂是耳熟能詳,但隨著針對房地産廣告的新規發布,這些“響亮”的口號,或將成為曆史。
近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瞭 《房地産廣告閤規指引》 ,羅列瞭24條閤規提示以及17條負麵清單。
當中,一些如今房地産廣告中非常流行的措辭,也被列入瞭負麵清單中,被禁止使用。
迴顧來看,在深圳過往的樓盤宣傳廣告中,不乏誇大事實、模糊房屋性質、超範圍承諾等虛假宣傳的情況,最終導緻購房者利益受損。
在“315”到來前夕,界麵樓談將結閤廣告新規和實際案例,為大傢講述該如何識破廣告宣傳陷阱,並帶來律師的維權建議。
1
“不得承諾學位”
眾多項目踩雷
在新規中,明確規定瞭“不得含有廣告主能夠為入住者 辦理戶口、就業、升學 等事項的承諾”。
而在舉例中, “深中片區學位房”、“帶某某學校學位” 、“盡享公立學校” 、“項目自帶一站式教育資源” 等廣告語,均不得使用。
但在社交平台上,界麵樓談發現類似將學位與房産掛鈎的宣傳語非常多。
比如,位於阪田的某住宅項目宣稱是“ 低密度學府住宅 ”;又如,大鵬一住宅項目打齣“ 百外教育名校 ”的口號。
界麵樓談截自社交平台
但事實上, 是否能入讀宣傳物料上所指齣的學校,開發商是無法保證的。
在今年2月,位於寶安的某新盤尚未交付,業主們就因為學位問題而産生過糾紛。
該項目在2020年入市,其宣傳上曾突齣過學位、教育資源等情況,原因是按照往年的學區劃分,該項目在 寶中實驗學校 學區內。
該項目曾自稱是“學府畔”
界麵樓談截自社交平台
當時,項目也的確憑藉靠近地鐵、學區較佳等情況而獲得瞭開盤即售罄的成績。
但在今年2月底,這一項目的準業主們卻開始為學位的問題而發愁。
原因是寶安區公布的2022年學區劃分情況,被認為導緻該項目 可能會被分流去其他學校 ,甚至需要跨片區上學。
盡管這一事件隻是“虛驚一場”,但也摺射齣開發商並無承諾學位的能力。
根據深圳的教育政策,學區劃分的情況隻能由教育局決定,以“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為目標要求,並且 每年都會公布新的學區劃分情況 。
因此, 新房項目所宣傳的學位配套,往往隻是參考以往的學區劃分情況,但並不意味著學位與房子捆綁。 並且,新房從銷售到交付有時間差,期間學區或已經過數輪調整,因而廣告宣傳上所指的學位,未來能否落到實處是不可預測之事。
2
“模糊房屋性質”
公寓、辦公為重災區
如果說住宅項目容易犯下宣傳學位的錯誤,那麼公寓和辦公項目則容易齣現“模糊房屋性質”的苗頭。
據界麵樓談觀察,大部分宣稱 “靈動空間”、“絕版資産” 的項目,多為公寓或辦公,但部分項目為吸引眼球,並不會在宣傳物料上注明房産的性質。
比如,位於龍崗大運片區的 某公寓項目 ,宣稱是“核心資産”、“現樓”,未錶明其推售房源的性質為商務公寓。
大運某公寓項目海報
界麵樓談截自社交平台
類似的模糊房屋定位的廣告語,在公寓項目上並不少見,而在推售辦公産品時,個彆開發商甚至會不惜包裝為公寓齣售。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2021年7月, 有購房者有意購買位於南山的某“公寓”房源,卻在簽閤同時發現該房源是辦公性質。 而後記者實探也發現,樣闆間被布置為居住用途,銷售也並未主動告知房源的性質。
該項目樣闆間 圖片來源:奧一網
可見,一旦購房者未能發現房屋屬性為辦公産品,簽下閤同,則很可能買下瞭違規改建為公寓的辦公産品,濛受不必要的損失。
此外,在去年,位於寶安沙井片區的 某迴遷房項目 ,也曾被投資公司包裝為一手住宅,並將房價炒至8萬元/平方米,公開銷售,後被住建局喊停。
3
這些廣告詞也不能使用
除瞭上述兩類宣傳陷阱外,常見的違規宣傳詞語還有很多。
比如“買一層送一層”、“兩房變三房”,實際上可能是通過搭建、搭闆等改建形式實現,但這一類行為屬於違規行為,極可能後續無法實現。
在2021年, 坪山某小區 就有部分業主被舉報違建、占用公共空間。但在當初買下房子前,開發商曾承諾這部分業主可以通過搭闆的方式“送一個房間”。
如今,贈送變成瞭泡影,這部分業主也隻能接受“少一個房間”的結果。
部分房源被要求整改 圖片來源:網絡
又比如“距前海半小時”、“到科技園10分鍾”等廣告詞,過去在房地産廣告中盛行,如今也被禁用。
在2020年-2021年期間, 中山馬鞍島的項目 最愛宣傳“半小時到前海”,甚至有開發商打齣“比深圳更近前海”的口號。而事實上,他們所宣傳的深中通道並未開通,通行時間、路費等都並不明確,“深圳工作,中山生活”,也隻是美好的願望。
此外,在容易齣現糾紛的裝修上,新規也規定“廣告涉及內部結構、裝修裝飾的,應當真實、準確”等。
綜閤而言,為更好地銷售項目,部分開發商不惜通過誇張、打擦邊球、模糊說辭的方法來營銷宣傳,而購房者一旦輕信,就可能會落入下風。
律師建議
那麼,如果遇上開發商虛假宣傳、承諾落實不到位的情況,購房者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呢?
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 錶示:“在所有的商品房糾紛中,虛假宣傳一直高居榜首很多年,但是維權成功的並不多。”
他認為,其中一個最關鍵點的就是, 開發商所做齣的很多承諾並不會在商品房買賣閤同中體現 ,如樣闆房、沙盤等宣傳資料,對開發商沒有約束力。但此類案件中,民事審判的核心證據又往往以閤同為準。
因此,他建議購房者應當進行以下的舉動來維護自身的權益。
一是,取證先行。 盡量搜集當初綫上綫下的宣傳資料,比如樣闆間照片或視頻、沙盤、樓書、戶型圖、效果圖、與銷售人員的溝通記錄、開發商的宣傳視頻等。
二是,及時提起違法查處。 遇到虛假宣傳,一般很難從閤同上找到依據,所以往往要從監管部門入手,購房者可以嚮市場監督局提虛假宣傳的違法查處。
三是,民事訴訟。 如果相關行政機關對虛假宣傳進行瞭認定和處罰,那麼購房者可以以此為證據,提起民事訴訟,進行索賠。
四是,“麯綫救國”,尋找開發商更多違規證據。
王玉臣律師指齣,根據他多年辦理案件的經驗,在一些樓盤裏,虛假宣傳問題可能隻是開發商違法違規的冰山一角,部分開發商在立項、拿地、規劃許可,到施工、預售,再到規劃驗收、竣工備案等30多項手續中,可能會存在一些違規的情況,業主可以通過信息公開申請、查詢等方式挖掘更多的問題,進而增加解決問題的籌碼。
五是,與開發商談判。 在上述一項或多項工作的基礎上,與開發商進行直接的溝通和談判,要求開發商給予自己相應賠償或者提供其他解決方案。
編輯:樓公子
熱盤樓評
關注界麵樓談,一起買好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