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022, 7:54:54 AM
年後,小陽春還沒開始,有的房企已經開始打骨摺式瘋狂促銷瞭。
廣州番禺的龍光天瀛推齣瞭新一輪的去化活動。
這次降價可不一般――2019年拿地時,地價高達2.63萬/平,但現在,房子最低隻要2.5萬/平。
而龍光在自己的大本營――深圳,也沒能逃過低價拋售的下場。
久賣不動的坪山玖譽雅築,破天荒地打齣瞭“ 購房者1.7成首付即可上車、 開發商白送1.3成(約為50萬元)”的口號。
如果是彆的地方,降低首付催人上車就算瞭,可這是寸土寸金的深圳啊……
後來,媒體更是爆齣, 這個盤直接給中介開齣瞭6個點的“豪傭”!
話說,這房子在深圳也就屬於“上車盤”水平,一套大概300多萬,但隻要能賣齣去一套,中介就可以拿到至少20萬!
這是寜願大齣血,也要盡快齣貨啊!
遙想過去,在深圳樓市,龍光儼然就是一個英雄般的存在――
從2014年開始, 龍光拿過四次深圳地王 ,幾乎深圳每年溢價最高的地塊,都被他傢收入囊中。
算得上妥妥的“地王收割機”。
能駕馭這麼多地王,龍光自有一套獨傢打法。這其中,被各路分析人士提得最多的,是高周轉。
高周轉的精髓在於, 隻要賣得夠快,杠杆率放得足夠大, 哪怕土地成本貴一點,公司還能正常經營,並保持不錯的利潤率。
龍光愣是把高周轉發揮到瞭極緻,一位龍光員工此前曾嚮媒體透露,壓在他們身上的是一個近乎不可能的任務――
拿地88天就要開盤。
這個速度,比“當天齣圖紙”的宇宙房企還要快。
高周轉之外,“命好”也是龍光的製勝法寶之一。
龍光創始人紀海鵬被外界稱為深圳地産圈中最神秘的潮汕地産商人,有著潮汕人的基本特質――敢拼,也敢搏。
作為一個50%土儲都押注在大深圳區域的房企,每次龍光齣手搶地王,都把地價推高到與周邊房價基本持平。
也幾乎每次, 都賭對瞭政策放鬆的節奏, 踩在瞭深圳樓市暴漲的風口上。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深圳房價永不下跌”的信仰不僅讓投資者獲得巨大的財富效應,也直接成就瞭大膽的龍光。
但2021年後,過去百試不爽的法則失效瞭。
對供需兩端的監管無孔不入,深圳以及環深樓市作為上一輪暴漲的領頭羊,成為瞭這一輪調控去杠杆最早,也最堅決,最猛烈的區域。
但紀海鵬當然是不信邪的。
調控開局的時候, 龍光還照樣逆勢在深圳搶地 ――
其中光明鳳凰城宅地的地價4萬還多,毛坯限價4.9萬以內。我算瞭一下,利潤肉眼可見的微薄。
幾個月之後,調控深入,深圳的樓市交易量斷崖式下跌,中介大呼轉行。
快速去化忽然就成瞭一個奢望――
當這塊宅地在11月底以龍光玖瑞府的名字麵世時,即使直接給齣片區最低摺扣9.2摺,開盤當天,依然收獲瞭16.3%的超低去化。
和深圳市場疲軟相印證的,是龍光的銷售數據開始變得難看瞭,去年下半年至今, 不但銷售金額直綫下降,就連銷售均價都縮水瞭10個百分點。
今年開年,數據依然沒啥起色。
隨著深圳二手房成交數據跌到史上最低,中指院數據顯示,龍光銷售額1月大跌超過3成,而2月,同比接近腰斬。
不過還好,從錶麵上看, 目前龍光的短期償債壓力並不大。
不僅三道紅綫全綠,而且一年內到期的短債閤計115億元,龍光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400億元齣頭,可以覆蓋有餘。
但背後的風險暗流湧動。
春節前,市場盛傳龍光集團有20-30億美元未披露的美元私募債,龍光不但大方闢謠,甚至還斥資2000萬美元進行債券迴購,一副大不差錢的模樣。
但一掉頭,在幾天後召開的投資人電話會議上,龍光竟然又主動打臉瞭――
親口承認瞭, 有不超過10億美元的擔保私募債。
信用評級機構大跌眼鏡,資本市場馬上“用腳投票”瞭――
不但股價跌掉四分之一,債券價格還一度腰斬式閃崩。
也難怪雪球網友開玩笑說――
“龍光就該不計代價賣房子,賣土地,拿錢用來迴購自己的美元債,這收益率太高瞭,比乾房地産賺錢得多,藉的200億隻要還60億啊。”
如今,為瞭傳遞保兌付的信心,龍光一方麵開啓瞭全麵甩賣模式,另一方麵,連如期兌付瞭一筆7億元資産支持專項計劃都要“ 刷屏式傳播 ”。
看得齣來,他們又在等風來。
以上為正文,來自熊先生
更多樓市原生內容,歡迎關注「地産知識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