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1:35:47 PM
戰國傳奇:如姬竊符報恩,硃亥殺將救趙
新垣衍離趙後,平原君又派人至鄴下嚮晉鄙求救,晉鄙以王命為辭。於是,平原君給信陵君寫信道:“趙勝自以為因為聯姻,以公子高義,能急人之睏耳!今邯鄲旦暮降秦,而魏國救兵不前進,豈趙勝平生所以相托之意?令姊憂城破日夜悲泣。公子縱然不念趙勝,獨不念令姊嗎?”
信陵君得書信,數請魏王令晉鄙進兵。魏王曰:“趙自己不肯奉秦為帝,卻依仗他人之力抗秦嗎?”終不許。
信陵君又派賓客辯士,百般巧說,魏王隻是不從。信陵君道:“吾義不可以負平原君。吾寜獨赴趙,與之俱死!”
於是,備車騎百餘乘,遍約賓客,打算直犯秦軍,以殉平原君之難,賓客願從者韆餘人。一行人過夷門與侯生辭彆。侯生說:“公子勉之!臣年老不能從行,勿怪,勿怪!”
信陵君屢屢看侯生,侯生並無他語。信陵君怏怏而去。約行十餘裏,心中自念:“吾以往對待侯生自謂盡禮。今吾往奔秦軍,行就死地,而侯生無一言半辭為我謀劃,又不阻我之行,甚可怪也!”
於是約住賓客,獨引車還見侯生。賓客皆道:“此半死之人,明知無用,公子何必往見!”信陵君不聽。
卻說侯生立在門外,望見信陵君車騎,笑道:“侯生猜公子必返矣。”信陵君問:“何故?”
侯生道:“公子待吾甚厚,公子入不測之地,而臣不送,必怨恨臣,是以知公子必返。”
信陵君於是再拜:“開始無忌自疑有所失於先生緻濛見棄,是以還請問其故。”
侯生道:“公子養客數十年,不聞客齣一奇計,而徒與公子犯強秦之鋒,如以肉投餓虎,何益之有?”
信陵君說:“無忌亦知無益,但與平原君交厚,義不獨生。先生有何良策?”
侯生說:“公子且入坐,容老臣徐計。”乃屏去從人,私下問:“聞如姬得幸於魏王,是嗎?”
信陵君答:“是的。”
侯生說:“吾又聞如姬之父,昔年為人所殺,如姬言於魏王,欲報父仇,尋找殺父仇人三年不得。是公子派門客斬其仇人之首,以獻如姬。此事是真的嗎?”
信陵君言:“果有此事。”
侯生道:“如姬感公子之德,願為公子而死,非一日矣。今晉鄙之兵符,在魏王臥室內,隻有如姬能夠竊之。公子誠一開口,請求如姬,如姬必從。公子得此兵符,奪晉鄙軍權,以救趙而抗秦,此五霸之功也。”
信陵君如夢初覺,再拜稱謝。於是讓門客先待於郊外,自己獨身迴車至傢,派親信內侍顔恩,以竊符之事,私求於如姬。如姬說:“公子有命,雖讓妾赴湯蹈火,亦何敢辭?”
是夜,魏王飲酒酣臥,如姬即盜虎符交給顔恩轉緻信陵君,信陵君既得虎符,復往辭侯生。侯生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公子即使閤符,而晉鄙不信,或復請命於魏王,事不諧矣。臣客硃亥天下力士,公子可與之同行。晉鄙見符便從甚好,若不聽,即令硃亥擊殺之。”信陵君不覺泣下。
侯生道:“公子怕瞭?”
信陵君曰:“晉鄙老將無罪,倘不從,便當擊殺,吾是以悲,不是怕。”
於是與侯生同去硃亥傢,告訴其故。硃亥笑道:“臣市屠小人承濛公子數下顧,所以不報者,謂小禮無所用。今公子有急,正是硃亥效命之日也。”
侯生道:“臣義當從行,以老不能遠涉,請以魂送公子!”即自刎於車前。
信陵君十分悲悼,乃厚給其傢,使為殯殮。自己不敢留滯,遂同硃亥登車望北而去。
魏王於臥室中失瞭兵符,過瞭三日之後,方纔知覺,心中好不驚怪。盤問如姬,隻推不知。乃遍搜宮內,全無下落。卻教顔恩將宮娥內侍,凡值日內寢者,逐一拷打。顔恩心中瞭瞭,隻得假意推問,又亂瞭一日。魏王忽然想著公子無忌,屢次苦苦勸我敕晉鄙進兵,他手下門客,雞鳴狗盜者甚多,必然是他所為。使人召信陵君,迴報:“四五日前,己與門客韆餘,車百乘齣城,傳聞救趙去矣。”
魏王大怒,派將軍衛慶率軍三韆,星夜往追信陵。
邯鄲城中盼望救兵,無一至者,百姓力竭,紛紛有齣降之議,趙王十分擔心,派捨吏李同對平原君說:“百姓每日上城守衛,而君安享富貴,誰肯為君盡力?君如能令夫人以下,編於行伍之間,分工而作,將傢中所有財帛,盡散以給將士,將士在危苦之鄉易於感恩,抵抗秦軍必然盡力。”平原君從其計。
募得敢死之士三韆人,派李同率領縋城而齣,乘夜衝營,殺秦兵韆餘人,王��大驚,亦退三十裏下寨。城中人心稍定。李同身帶重傷迴城而死。平原君哭之慟,命厚葬之。
信陵君無忌行至鄴下,見晉鄙道:“大王以將軍久暴露於外,派遣無忌特來代勞。”因而讓硃亥捧虎符與晉鄙驗之。
晉鄙接符在手,心下躊躇,想道:“魏王以十萬之眾托我,我雖固陋,未有敗兵之罪。今魏王無尺寸之書,而公子徒手捧符,前來代將,此事豈可輕信?”
於是對信陵君說:“公子暫請消停幾日,待吾把軍伍造成冊籍明白交付如何?”
信陵君道:“邯鄲勢在垂危,當星夜赴救,豈得復停時刻?”
晉鄙說:“實不相瞞,此軍機大事,吾還要再行奏請方敢交軍。”言未畢,硃亥厲聲喝道:“元帥不奉王命,便是反叛瞭!”
晉鄙方問得一句:“汝是何人?”
隻見硃亥袖中齣鐵錘重四十斤,嚮晉鄙當頭一擊,腦漿迸裂,登時氣絕。信陵君握符對諸將道:“魏王有命,派吾代晉鄙救趙,晉鄙不奉命,今已誅死。三軍安心聽令,不得妄去!”營中肅然,比及衛慶追至鄴下,信陵君已殺晉鄙,將其軍矣。
衛慶料信陵君救趙之誌已決,便欲辭去。信陵君道:“君已至此看我破秦之後,可還報吾王也。”
衛慶隻得先打密報,迴復魏王,遂留軍中。
信陵君大犒三軍,復下令:“父子俱在軍中者,父歸;兄弟俱在軍中者,兄歸;獨子無兄弟者,歸養;有疾病者,留就醫藥。”
是時,告歸者約十分之二,共得精兵八萬人,整齊步伍,申明軍法。信陵君率門客,身為士卒先,進擊秦營。王��不意魏兵卒至,倉卒拒戰。魏兵鼓勇而前,平原君亦開城接應,大戰一場。王��摺兵一半,奔汾水大營。秦王傳令解圍而去。
鄭安平以二萬人彆營於東門,被魏兵所遏不能歸,嘆曰:“吾原是魏人!”乃投降於魏。
春申君聞秦師已解,亦班師而歸。韓王乘機復取上黨。此秦昭襄王之五十年,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之事。
趙王親攜酒肉勞軍,嚮信陵君再拜曰:“趙國亡而復存,皆公子之力,自古賢人,未有如公子者也。”
平原君自負弩矢為信陵君前驅,信陵君頗有自功之色。硃亥道:“人有德於公子,公子不可忘,公子有德於人,公子不可不忘也。公子矯王命,奪晉鄙軍以救趙,於趙雖有功,而於魏未必無罪,公子還自以為有功嗎?”
信陵君大慚道:“無忌謹受教!”
入邯鄲城後,趙王親自掃除宮室,以迎信陵君,執主人之禮,甚為恭敬。請信陵君就西階,信陵君謙讓不敢當客,踽踽然細步循東階而上。趙王獻觴為祝,頌公子存趙之功。信陵君謙遜謝道:“無忌有罪於魏,無功於趙。”
宴畢歸館,趙王謂平原君曰:“寡人欲以五城封魏公子,見公子謹讓之至,寡人自愧,遂不能齣諸口。請以�z為公子湯沐之邑,煩為緻信。”
平原君緻趙王之命,信陵君辭之再四,方纔敢受。信陵君自以得罪魏王,不敢歸國,將兵符付將軍衛慶,督兵迴魏,而身留趙國。其門客留魏者,亦棄魏奔趙,依信陵君。趙王又欲封魯仲連以大邑,魯仲連固辭,贈以韆金,亦不受,說:“與其富貴而屈於人,寜貧賤而得自由也。”
信陵君與平原君共留之。魯仲連不從,飄然而去,直高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