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1:35:58 PM
戰國傳奇:田文置客為三等,馮諼彈鋏爭上客
樗裏疾聽聞孟嘗君得放歸國,即趨入朝,見秦昭襄王道:“大王即不殺田文,亦宜留以為人質,奈何放歸?”
秦昭襄王大悔,即派人快馬急傳命追孟嘗君。至函榖關,索齣關客籍閱之,並無齊使田文姓名。使者道:“難道走另外間道,還未至嗎?”
等候半日,杳無音信。於是說瞭孟嘗君狀貌及賓客車馬之數。關吏道:“若是這樣,則今早齣關者是矣。”
使者道:“還可追否?”
關吏說:“其馳如飛,今已去百裏之遠,不可追也。”
使者還報秦昭襄王。秦王嘆曰:“孟嘗君有鬼神不測之機,果然天下賢士也!”
後來,秦昭襄王嚮主藏吏要狐白裘,主藏吏說不見瞭,卻見燕姬穿著,因問其故,方知其為孟嘗君之客所盜,又嘆:“孟嘗君門下如通都之市,無物不有。吾秦國未有其比!”
秦昭襄王竟以白裘賜燕姬,也不怪罪主藏吏。
話說孟嘗君自秦逃歸,道經於趙國,平原君趙勝,齣迎於三十裏外,極其恭敬。趙人素聞人傳說孟嘗君之名,未見其貌,至是,爭齣觀之。孟嘗君身材短小,不超過中人。觀者或笑道:“當初吾羨慕孟嘗君,以為天人一般,必魁然有異。如今觀之,但渺小丈夫耳!”和而笑者又有數人。
是夜,凡笑孟嘗君者皆失頭。平原君心知孟嘗君門客所為,不敢問也。
話說齊�⊥蹠汕裁銑⒕�往秦,如失左右手,恐其遂為秦用,深以為憂。聞其逃歸,大喜,仍用為相國,賓各歸者益眾。
於是,孟嘗君置客捨為三等:上等曰“代捨”,中等曰“幸捨”,下等曰“傳捨”。代捨者,言其人可以自代也,為上客居之,食肉乘輿;幸捨者,言其人可任用也,中客居之,但食肉不乘輿;傳捨者,脫粟之飯,免其飢餒,齣入聽其自便,下客居之。前番雞鳴狗盜及僞券有功之人,皆列於代捨。所收薛邑之奉祿,不足以供給賓客,於是齣錢放債於薛邑,歲收利息,以助日用。
一日,有一漢子,狀貌修偉,衣著敝褐,穿著草屨,自言姓馮名諼,齊人,求見孟嘗君。孟嘗君揖之與坐,問道:“先生下辱,有何賜教於田文嗎?”
馮諼道:“沒有。私下聽聞君好士,不擇貴賤,故不揣以貧身自歸耳。”
孟嘗君命置傳捨。十餘日,孟嘗君問於傳捨長道:“新來之客所作何事?”
傳捨長答:“馮先生貧甚,身無彆物,止存一劍;又無劍囊,以草繩係之於腰間。食畢,輒彈其劍而歌曰:‘長鋏歸來兮,食無魚!’”
孟嘗君笑道:“是嫌吾食儉也。”
於是遷之於幸捨,食魚肉。仍讓幸捨長觀其舉動:“五日後,來告我。”
居五日,幸捨長報道:“馮先生彈劍而歌如故,但是,其辭不同矣。辭曰:‘長鋏歸來兮,齣無車!’”孟嘗君大驚,道:“彼欲為我上客乎?其人必有異也。”又遷之代捨。
又讓代捨長看其歌否。馮諼乘車日齣夜歸,又歌道:“長鋏歸來兮,無以為傢!”
代捨長見孟嘗君言之。孟嘗君蹙額道:“此客為何無饜之甚也?”
又派人伺之,馮諼不復歌矣。居一年有餘,管傢來告孟嘗君:“錢榖隻勾一月之需。”
孟嘗君查貸券,民間所負甚多,於是問左右道:“客中誰能為我去薛邑收債?”
代捨長進言:“馮先生不聞他長,然其人似忠實可任,嚮者自請為上客,君讓其試之。”
孟嘗君請馮諼與言收債之事。馮諼一諾無辭,遂乘車至薛邑,坐於公府。
薛邑民有萬戶,多有藉貸者,聞薛公派上客來徵息,當時輸納者甚眾,計之得息錢十萬。馮諼將錢多買酒肉,預齣告示:“凡負孟嘗君息錢者,勿論能償不能償,來日悉會府中驗券。”
百姓聞有酒肉犒賞,皆如期而來。馮諼一一勞以酒食,勸使來者酣飽。因而旁觀,審其中貧富之狀,盡得其實。食畢,乃齣契約與對之,度其能力,雖一時不能還,以後可相償者,與之為相約,載於契約上;其貧不能償者,皆羅拜哀乞寬期。馮諼命左右取火,將貧者券一笥,悉投火中燒之,謂眾人道:“孟嘗君所以貸錢於民者,恐爾民無錢以為生計,非為利也。然君之食客數韆,俸食不足,故不得已而徵息以奉賓客。今有能力者更改期約,無能力者焚券蠲免。君之施德於爾薛人,可謂厚矣。”
百姓皆叩頭歡呼:“孟嘗君真吾父母也!”
早有人將焚券事報知孟嘗君。孟嘗君大怒,使人催召馮諼,馮諼空手來見,孟嘗君假意問道:“上客勞苦,收債畢乎?”
馮諼道:“不但為君收債,且為君收德!”
孟嘗君色變,大聲言道:“田文食客三韆人,俸食不足,故貸錢於薛,冀收餘息,以助公費。聞上客得息錢,多買酒肉與眾樂飲,復焚券之半,還說‘收德’,不知所收何德也?”
馮諼答:“君請息怒,容備陳之。負債者多,不備酒肉為歡,眾疑不肯一齊來,無以驗其是富是貧。富饒者與為期約。其貧者雖嚴責之,亦不能償;久而息多,則逃亡耳。區區之薛邑,君之世封,其民乃君所與共安危者也。今焚無用之券,以明君之輕財而愛民。仁義之名,流於無窮,此臣所謂為君收德者矣。”
孟嘗君迫於客費,心中殊不以為然,然而已焚券,無可奈何,勉為放顔,揖而謝之。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