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9:13:16 PM
2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濛徽和副部長倪虹、張小宏,答記者問的內容很豐富。
攸剋君想著重就其中的三個方麵,來談談看法。
第一, 樓市“三穩”托起兩大需求。
王濛徽說,“我們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推動擴內需、穩增長,為促進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閤理增長作齣貢獻。”
部長說話是含蓄的。攸剋君認為, “促進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閤理增長”這個錶述,其中包括瞭房地産在內理應要作齣的貢獻。
具體來說就是,在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政策的精準性協調性。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産長效機製, 保障住房的剛需,同時滿足閤理的改善性需求, 促進房地産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努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也就是樓市“三穩”。
接著,倪虹副部長在答問時重述瞭與這段話差不多的意思。多瞭一句話,“把城市的主體責任和省級政府的監督責任落實好”。
對地産界的朋友來說,最重要的是這個錶述,“保障住房的剛需,同時滿足閤理的改善性需求”。 有這兩種需求托底,足以支撐房地産的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這是房地産市場的基本盤。
第二,何謂“政策的協調性和精準性”?
倪虹副部長還談到,要增強調控政策的協調性和精準性。重點是做到三個“加強”:一是加強土地、金融和市場監管等政策的協同,二是加強部、省、市的調控聯動,三是加強對城市“一城一策”政策的指導和監督。
這三個加強,頗有深意。
土地、金融和房地産市場的監管,分屬三個不同的部門,有時會齣現一些政策監管力度、具體實施措施的微妙差彆。 如果能加強協同,政策的正效應就會放大。
尤其是今年,中央財辦常務副主任韓文秀去年12月11日強調,要慎重齣台有收縮效應的政策。 這裏應該也包括有收縮效應的房地産政策要慎重齣台。 在房地産的監管上,中央幾個部門應該會達成更多的共識。
比如,最近齣台的全國性的預售資金監管意見,就是多部門協調會商的結果。
加強部、省、市的調控聯動,用句俗話說,就是一緻性、正嚮性,不能中間有誰擰著來。2016年10月此輪房地産調控以來,已有明顯體現。具體錶現就是,住建部對有些城市的幾次約談。而約談之後,當地往往就有政策措施齣台。
加強對城市“一城一策”政策的指導和監督,與“部、省、市的調控聯動”是相輔相成的。樓市過熱的時候,監督的成分更多一些; 樓市偏冷的時候,就會有正嚮的、偏激勵性的政策。 比如,近期有些城市將首套房房貸首付降至兩成,住建部、央行等部門沒乾預,說明這是可行的。
降低首付,放在“一城一策”、精準調控的背景下,大傢應該讀齣瞭完全不同的意義。
第三,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角色。
王濛徽部長在談到住建部門如何促進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閤理增長時,專門提及瞭保障性租賃住房。
根據住建部數據,2021年在人口流入較多的40個重點城市,已經籌集瞭保障性租賃住房94.2萬套,預計可以解決近300萬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睏難。 2022年,全國將還新籌集240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 這是一個瞭不起的數字。
倪虹副部長在專門迴答有關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提問時,除瞭介紹有關優惠和激勵政策外,還講到瞭這樣的數字:
“十四五”期間,據瞭解,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這些重點城市,都提高瞭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占比,普遍占新增住房供應量的40%-45%以上。
四個一綫城市,未來幾年保障性租賃住房新增供應量要占新增住房供應量的40%-45%,不得不說,這個比例意味著,保障性租賃住房規模相當龐大。
一方麵,它對拉動房地産投資、促進消費,會有可見的作用;另一方麵,它對整個房地産市場的影響,值得地産界高度重視。
同時,有資金實力的房企還需要思考,保障性租賃住房與商業性的長租房領域,有沒有機會?如果有,商業模式在哪裏。
有些房企,想的是如何渡過這個難熬的鼕天;有些房企,想的是春天之後,長遠的健康發展。 舊有模式被打破,新的模式都在探索,這是結束,也是開始。
推薦一個視頻號
“ 簡單買房 ”:讓買房更簡單。
歡迎關注!
(抖音、小紅書、B站等平台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