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9:13:17 AM
前兩年,一條新聞讓很多人大吃驚。有一位大姐,在1973年存到銀行裏1200元錢,經過瞭44年的利滾利之後,你們猜大姐最後取迴來多少錢?
其實許多人都已經知道瞭,答案是2684元。
有網友說: 當初她是存進去一棟樓,現在取齣來一張床。
不過能在1973年的時候就有這麼多錢的傢庭也是相當的少,傢裏有老人的可以問問那時候一個月十幾塊錢就可以養活一傢子人瞭。
就彆說1973年瞭,在1993年的時候,帳上也沒有1200塊錢的存款啊。
馬未都說過這麼一句話: 我 搞 收藏這麼多年,見過唯一貶值的東西就是人民幣 。
不知道那位大姐,聽到馬老師這句話,心裏是不是在滴血。
馬未都曾經這樣說,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重新活過一次的話,那麼肯定都是人生贏傢。
就比如說各位如果可以從新活一次的話,早些年拼命掙錢買房子,買股票,買古董,這都能發傢。
不過可惜的是,人生沒有如果,世上也沒有後悔藥。
他在做客最近兩期的《曉說》節目中說,文革之後,像這些古董的價格都極為便宜,幾塊錢就可以買一件,而且還沒有假的,最多是光緒的瓶子當成瞭康熙的瓶子。這事讓我們今天聽著都非常的羨慕,恨爹媽沒把自己早生幾年。
還有一位收藏界泰鬥,王世襄先生,他收藏瞭大量明式黃花梨的傢具,其中相當大一部分都是走街串巷,收破爛的時候收來的。
老先生說 有一張黃花梨的桌子是他拿一對電鍍的摺疊椅換來的 ,今天不知道那電鍍的摺疊椅還在哪瞭,不管在哪,用瞭幾十年,都幾乎報廢瞭,可是那張桌子後來卻拍瞭幾韆萬。
現在中國拍賣市場上最炙手可熱的李可染、傅抱石、吳冠中等人的畫作當時隻賣幾十塊錢,1200元買個30-50張,你知道現在市值有多少嗎?少說10個億!
甚至,這張存單本身的收藏價值都遠遠大於2600塊錢, 有時候彆怪老天沒給你發財的機會,這就是眼界的差距。
這世界上最傻的一種人,就是把自己辛苦賺錢的錢存到銀行裏,即不讓它産生價值,又不讓實現願景,一輩子隻為一串數字忙活,從來沒有好好過一天。
過去100年,美國通脹年復閤��長率3.3%,從1913年開始計算到2015年美元購買力貶值瞭97%。
而人民幣實現美元這一百年壯舉隻用瞭30年。
1985年中國的M2(廣義貨幣)5198億,2015年的M2接近140萬億,30年增加瞭267倍,年化增速20.5%。
根據M2(廣義貨幣)增速和GDP增速的差額,30年間單位GDP對應的貨幣量增長瞭11倍,意味著人民幣的實際購買力貶值瞭91%。
相當於30年前的100塊人民幣貶值為現在的8.9元,約每年貶值9.3%。
人類史上,所有的貨幣從發行之日起就一直在不斷貶值。
通過貨幣貶值, 富人為瞭保住財富隻能不斷再投資、再創業;窮人不得不持續的勞動以維持生活。
通過貨幣貶值, 任何人貨幣財富的保有和傳承都變得非常睏難,不管富人還是窮人都成瞭錢的奴隸,都成瞭永恒的勞動機器。
所以,不管經濟學傢用多麼高深復雜的概念來解釋“經濟",經濟在本質上都是通過不斷增發貨幣使它持續貶值,以此驅使人們持續勞動獲得動力。
這就是經濟的本質,隻要身在社會中,每個人都無處可逃。
紅木,中國傳統名貴用材。生長周期漫長的不可再生資源,一經砍伐,在原生的自然生長環境中便基本難以復生,供應有限。
紅木傢具,中國傳統文化最豐富的的物質載體。隻要中國傳統文化能夠流傳下去,它就將是無可替代的載體而受國人喜歡,需求無限。
且不說紅木傢具的經久耐用、永不過時,讓它實際使用成本幾近於零;也不說它的尊貴雅緻、天然養生,是其它任何傢具都無法比擬的;甚至也不去講那些用瞭十年換瞭一套房、幾年增值多少倍的案例。
至少,在這十幾年來,紅木傢具的升值跑贏瞭通脹速度瞭吧?
雖然誰都無法精準的預測未來,但隻要中國不再發生大的動蕩、中國傳統文化不再像五十年前那樣被打倒,紅木文化就會延續下去,現在紅木傢具(未來的老紅木傢具)就會有持續的價值和市場。
哪怕不指著它能淨賺多少倍,至少能扛住通脹吧?最不濟也能扛住一部分通脹吧?
彆的還有任何其它傢具能幫你扛嗎?恐怕要不瞭十年就扔到廢舊市場瞭。
紅木傢具太貴買不起?
紅木傢具雖然有百萬韆萬一件的,但中低檔的也有四五萬一套的沙發、兩三萬一張的床,這種價格比很多品牌的實木、闆式傢具都要便宜,完全是大眾消費水平。
再說瞭,對於一個傢庭來說,總是要購置傢具的,有如買那些用幾年就要換掉扔掉的傢具,為何不買個經久耐用、永不過時、尊貴雅緻還能保值增值的紅木傢具?
* 文章轉自:互聯網,侵權請告知!任何涉及版權權益問題請事先留言或加好友告知,我們第一時間說明或刪除並賠付版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