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11:59:05 AM
在中國的曆史上,因為文明的源遠流長,所以總是有很多的習俗。又因為中國十分的廣大,所以在不同的地區風俗也的確會有略微的不同,而我們在不同的地區其實就要去遵守這個地區的一些風俗習慣。
而曆來,在紅白事上總是有很多的習俗和傳統。
在我國的曆史上,有這樣的一句話:“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這句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句傳統習俗。而且也是在辦紅白事的時候人們總是要刻意去遵守的。而這句前人留下的習俗其實也是大傢都要牢記的。 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就讓我們來從中分析一下老祖宗的智慧到底是怎麼樣的。
“紅事禮到人不怪”的內涵
這句話很明顯是由兩小句話組成的,而想要瞭解的話,還是要先從第一句話開始說起,也就是“紅事禮到人不怪”。
首先,我們要先瞭解在中國的曆史上,紅事到底是指什麼。“紅”往往寓意著吉祥如意和喜慶,所以很簡單“紅事”就是指的是一些好事,比如說:結婚,生孩子,以及祝壽等等事情,都是一些比較好的日子。
而根據中國的傳統,每當傢裏要辦這種“紅事”的時候,都是要通知所有的親朋好友齊聚一堂來參加的。
而這句“紅事禮到人不怪。”也是有兩層含義的。第一層含義就是說,傢裏辦紅事邀請賓客的時候,也是有一定的禮數的。意思就是說,辦紅事的時候,隻要你的禮數到瞭,其實客人都是會來的。
而這邀請的禮數一般就是在邀請彆人的時候,給賓客一些喜糖,喜餅之類的,算是一種禮節,而對方也會到時候帶著隨禮參加你傢的紅事。
這句話的另外一層含義就是說:傢中辦紅事的時候,即使是人沒有帶,隻有禮物到瞭,其實主辦方的主人也是不會介意的。這是因為,紅事是一件開心的事,即使是賓客有事情無法來,如果禮到瞭,也就是祝福到瞭,也是不會介意的。
而這句話,雖然簡單,但是其實就是在描寫齣瞭有關紅事辦事和邀請賓客時候的禮數,也是十分的重要的。其實,紅事是一件好事,很多時候賓客都是樂意參加的,而且舉辦的人也是十分的開心和愉悅的。
“白事禮到人不收”的含義
那另一句話:“白事禮到人不收”是什麼意思呢?
這還要先從“白事”的含義說起。“白事”一般就是指傢裏有人去世瞭,是一件悲傷的事情,這個時候也會邀請親朋好友到傢中進行悼念和紀念。
而這句“白事禮到人不收”也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就是指,傢中辦白事的時候,一般主人會給親朋好友發訃告,而受到這訃告的人就是一定要去的, 因為白事是一個非常難過的事情,所以邀請你前去幫忙其實就是對你的信任,因此不齣意外的話是一定要去的。
因此,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受到訃告就一定要前去的。而且很多時候,其實辦白事的話是就算主人不邀請,也要自己前去的,因為辦白事的人心中十分的痛苦,所以應該不請自來。
而第二層意思就是說,如果不能夠前去現場,其實也是不能讓彆人把你的隨禮捎過去的,這是在白事中的忌諱,是不禮貌的。 就是說,白事中的隨禮,是應該你親自前去給的,不能夠人每到,禮到瞭。如果真的托人捎過去瞭隨禮,其實主辦人也是不會接受的。而這就是這句話的第二層含義。
而且,其實白紅事都有一個習俗就是,如果你當天沒有隨禮,那麼也是不能夠日後補禮的,這是不禮貌而且不好的,主辦人也是不會接受日後的補禮的。
這後半句話其實就是揭示齣瞭在辦白事的時候送禮的規矩,以及參加的規矩。
老習俗,仍遵守
在中國,因為上下五韆年文化的積纍和沉澱,所以我們國傢是有很多的習俗和規矩的,而這句:“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其實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雖然現在社會已經進步瞭,但是這些規矩很多還是要遵守的。
可能有人會覺得,其實現在這麼多的習俗看起來也沒什麼科學道理。的確,或許這些習俗沒有瞭科學道理,但是卻是我們的祖先傳統的寄托,而且是我們對古代習俗的一種傳承,這也就是中華文明和文化的精髓,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
當然,不得不說的是其實在古代流傳至今的很多習俗中,有的也是不好的,也是充滿著迷信的,而對於這些習俗,我們也應該有所取捨,不能夠盲目的遵守。要能夠學會取其精華和去其糟粕。
中國有很多的禮俗,也正是這些禮數造就瞭我們獨特的民族文化,而且這些習俗也成就瞭我們最為特彆的習慣,是我們應該保護的。而這些禮數,不僅是曆史的見證,其實也是講究禮節的見證,因此,要尊重這些禮數,纔能夠凸顯齣中國獨特的文明和禮儀。
結語
其實,不管是紅事還是白事,都是各傢各戶都離不開的,也是各傢各戶都會經曆的。紅事的歡樂,白事的悲痛,不管是參加哪一種,我們都應該遵守相關的禮節,這樣纔不會觸碰到對方,也不會讓主辦人不開心,這樣纔是閤理和正確的。因此,很多時候我們看一些老話和習俗,其實就是為瞭能夠讓我們學會一些禮節,不至於太過於不懂的分寸。
而關於紅白事的禮數,除瞭今天所介紹的這兩句話外,其實還是有很多彆的,而這些又都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需要我們去傳承的,雖然有的已經被簡化瞭,但是也是我們傳統文明的一部分。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