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1/2022, 8:10:25 AM
“
飲品人的腦洞,到底有多大?
”
時至今日,咖啡成瞭頂流一般的存在,誰玩誰火。
西湖荷花咖啡熱度未消,豆腐腦拿鐵、鹹菜美式就輪番上場;最近一個瀑布冰美式的玩法,又引得全網效仿。
層齣不窮的神操作,也不由得讓人反思,咖啡這麼“叛逆”,到底是好事嗎?
今年春天
咖啡玩法的天花闆被掀翻瞭
飲品人的腦洞,到底有多大?
本以為咕嘟冒泡的“土星咖啡”已經是創意的天花闆瞭,沒想到, 最近,有“竄稀特效”的瀑布冰美式 ,在全網引發瞭挑戰賽,無論咖啡從業者,還是普通消費者,都躍躍欲試。
隔離在傢的壺見創始人陳篤初,終於get”竄稀特效”
在抖音上,很多瀑布冰美式的視頻,無論成功還是翻車,點贊近百萬的比比皆是,微博上相關話題總閱讀量超過2韆萬,可以說是誰發誰火。
網友的創新速度實在太快,有人用雞尾酒的冰球做成絕美瀑布,有人把倒立的瀑布變成一幅畫,紫色、粉色的彩虹瀑布也齣來瞭,還有人挑戰瞭“雙坑瀑布”……
冰美式的格局徹底打開
今年春天,咖啡的 熱度,根本沒有空窗期。
愚人節這天,太二酸菜魚的咖啡公司也刷瞭屏,酸菜魚拿鐵、泡椒鳳爪瑪奇朵、真掛耳咖啡,從名字到創意,可太會瞭。
冰博剋酸菜拿鐵
是的,咖啡,大概也沒想到,漂洋過海來到中國,會有這一天。
人們似乎找到瞭一套爆紅法則, 越大眾越傳統的東西,隻要加上咖啡,立馬變成流量王者。
咖啡奇葩組閤背後,到底埋藏著怎樣的消費心理?
來!挑戰一杯“瀑布冰美式”
如果你看完抖音和小紅書的咖啡推薦,一定會和我産生類似的想法:沒有參加瀑布冰美式挑戰的春天,多少有些不完整。
就在昨天,看完一籮筐“瀑布美式不翻車攻略”,我也對它動手瞭。
沒想到,翻車從凍冰塊就開始瞭。 在沒有磨具的情況下,想完美的凍齣一個四麵厚度相同,底部厚度略薄的完美冰塊,成功率連10%都不到。
做廢掉的冰塊005號
後來,翻車發生在每一步。
比如,如何四平八穩地把冰塊放入水中,再精準不灑漏地在冰塊凹槽內注入熱濃縮液,再保證冰塊不會翻入杯底,同時保證濃縮液能準確地先把冰塊底部融化,最後纔能收獲完美的“竄稀”特效。
最後,不得不藉助鑷子注入咖啡液
一通操作下來, 在接連的翻車中,激發瞭我強大的勝負欲,最終收獲瞭一杯咖啡口感/功能之外的快樂。
如果說曬車曬包是赤裸的社交貨幣,那曬咖啡則是一種高級有趣的人設養成。
而且,還有實打實的流量加持,誰能抵抗呀。“土星咖啡”甚至帶動瞭某寶上同款玻璃杯的熱銷。
瀑布美式、土星咖啡、棒打前任冰粉冷萃、泡椒鳳爪瑪奇朵……這些創意咖啡,一方麵大肆刷屏,被年輕人玩的不亦樂乎時。
另一方麵,有朋友覺得咖啡被玩壞瞭,甚至認為這是個笑話。 “如果一個行業是通過笑話被外人認識的,你說到底是不是好事?”
我更想討論的是: 這一波爭奇鬥艷的咖啡創意,對行業是好事嗎?
咖啡的爆款
開始“從民間誕生”
問瞭一下身邊的咖啡館主,大傢紛紛錶示,玩玩就行瞭,沒有人在店裏上架,可以說,瀑布冰美式、土星咖啡、蒜泥拿鐵,都是誕生於民間的爆款。
在小紅書上,“00後在宿捨開咖啡館,月入上韆”、“寢室咖啡館VLOG”、“宿捨咖啡館男友特調”等,大學生們在宿捨裏,開始瞭咖啡營業。
而一則報告顯示, 近兩年,傢庭咖啡設備的銷量一直在增長,消費者自己動手做咖啡的熱情越來越高。
相比於生椰拿鐵、Dirty等誕生於咖啡店的大爆款, 最近一係列奇葩的咖啡爆款,則誕生在年輕人的客廳,大學生的宿捨、廣告人的腦洞裏。
高手在民間,這纔是咖啡該有的群眾基礎。
與此同時,咖啡與年輕人的心理距離也消失瞭。
走入日常是近5年,咖啡在中國最大的變化,有的品牌通過把店開在菜市場、早餐店、寫字樓,與消費者的肉身更近,有的品牌則是把價格打下來,在消費決策上,與顧客更近。
天津一傢開在菜市場旁的咖啡館
在我看來, 這一波奇葩咖啡潮,則是拉近瞭咖啡與大眾的心理距離。
咖啡不再是需要小心翼翼膜拜的東西,而是可以全民共創、大傢一起玩的存在。
雖然有些産品有些“一言難盡”,但每一次創意的閃現,都讓更多人看見瞭咖啡,並且願意綫上分享,亦或是綫下打卡,這些流量會實實在在惠及每一個從業者。
畢竟,曇花它也是花呀。
中國咖啡,要珍惜每一次的關注度,抓住每一個能增加生意的機會,聚沙成塔,纔能普惠眾生。
從噱頭到儀式感
我還看到瞭咖啡的真正進步
這一波創意浪潮,有人笑,有人罵,看似不正經的創意背後,我也看到瞭行業的進步。
猶記得幾年前,女僕咖啡館、美腿咖啡館、浴室咖啡館大行其道。
日本的浴場咖啡館
以及各種貓咖狗咖,還有澀榖的山羊主題咖啡館,以及迷你豬咖啡館、兔子咖啡館等,妥妥湊齊瞭一個動物園。
更不必提各種貓屎、象屎咖啡的騷操作。
那時候,想讓消費者看看咖啡,可太難瞭,方法也不能細品。
這一波奇葩浪潮, 至少,無論行業還是大眾,都開始關注咖啡本身瞭,而不是咖啡之外的場景、故事等。
不論是現開現做的椰子蛋咖啡、能把杯子一起吃掉的麯奇餅杯拿鐵,還是加鬍椒或者蔥薑蒜的咖啡,都是通過産品形式創新,吸引獵奇的眼光。
椰子蛋咖啡
寜波Fluid Coffee還有一款辣醬咖啡,喝之前要很有儀式感地,用一隻鮮紅的小辣椒,在杯沿上轉一圈,體會加冰的咖啡液和辛辣的“冰火碰撞”,和這次刷屏的瀑布美式、土星咖啡一樣,勝在産品儀式感。
無論因為花椒纔愛上咖啡,還是因為儀式感纔願意買一杯, 咖啡終於是靠“手裏這一杯”吸引瞭關注,而不是其他,這本身就是行業的進步。
去年,原本以為油條阿芙佳朵、雞頭米美式、中式燉咖啡,已經很開腦洞瞭,但沒想到,今年春天,纔是咖啡進入cosplay角逐的巔峰對決。
這波奇葩創意,或許隻是咖啡大眾化的一個小開端,讓我們用開放包容的心態,期待更多人一起玩咖啡吧!
作者:國君;來源:咖門(ID:KamenClub),轉載已獲得授權。
【 Foodaily創博會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