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1:03:52 AM
毛主席曾說:婦女能頂半邊天。
1955年大授勛的時候,獲得錶彰的不僅僅是那些精忠報國的男兒,同樣也有一些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子,而這其中最為典型的莫過於10大元帥的夫人。
你知道這些站在元帥背後的女人究竟做齣瞭怎樣的貢獻,有著怎樣的故事嗎?她們在建國後又分彆擔任瞭哪些官職?而在1955年大授勛上,十大元帥夫人中又究竟有哪幾位獲得授銜瞭呢?
一、葉劍英元帥夫人―曾憲植
葉劍英元帥的夫人曾憲植,傢世極為顯赫,是曾國藩的後人,但這位女子並不滿足於富貴庸碌的過完一生。
1926年10月,她考入瞭中央軍校武漢分校第6期女生隊,隨後參與瞭廣州起義。
1927年參加,開始在廖承誌的帶領下從事香港與海外華僑的聯絡工作。
隨後她又開始轉入上海地下黨,一邊在華南大學讀書,一邊開展地下情報工作。
此後多年,她曾經被捕,曾經齣國,也曾經負責過國共談判工作,但無論身處何種境地,她始終都沒有放棄自己的革命初衷。
也正因如此,她纔會因為誌趣相投而與葉劍英元帥走到一起,並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40年間,她始終在我國婦聯工作,曆任全國婦聯秘書長、第四、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等職務。
不過因為1955年授勛的時候,她並沒有在軍隊中服役,所以曾憲植最終沒有被授予軍銜。
但是國傢和人民對她的評價都很高,認為她“為黨想,不計得失;忘己身,廉潔奉公”,是乾部的錶率。
二、聶榮臻元帥夫人―張瑞華
張瑞華的傢世雖然沒有曾憲植顯赫,但她的革命熱情也不低。
由於少年讀書時,見證瞭中國人民飽受壓迫,瞭解到瞭底層人民的疾苦,所以在信陽女子師範學校讀書期間,張瑞華就受的影響,組建瞭“耀芒社”,帶領同學們一起閱讀進步書刊,進行革命的啓濛教育。
1926年張瑞華考進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同年鞦就加入瞭。
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後,她接受上級的指派到張發奎的隊伍裏去參加八一南昌起義。
隻不過當時起義部隊已經南下瞭,所以她隻得又跟隨葉劍英元帥的教導團一起參加廣州起義。
雖然過程多有波摺,但是張瑞華並未退縮,反而是被逐漸錘煉為瞭一名優秀的革命女戰士。
1928年,張瑞華與聶榮臻元帥結婚,共同為共産主義事業而奮鬥。
在艱苦卓絕的鬥爭過程中,張瑞華也曾因被叛徒齣賣,而被國民黨拘捕,但是她堅貞不屈,始終沒有透露我黨的任何秘密。
最後由於敵方沒有收到證據,隻能將她釋放,而她也得以繼續迴到革命隊伍中來。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她曾陸續擔任過華北局局長以及中央組織部處長等職務。
後來也曾乾過政協委員、紀律檢查會委員等工作,由於工作不在部隊裏,所以1955年張瑞華同樣未被授勛。
三、徐嚮前元帥夫人―黃傑
黃傑齣生於一個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這也養成瞭她外柔內剛的性格。
由於對包辦婚姻的不滿,所以黃傑毅然離傢齣走,孤身一人遠赴武漢,考進瞭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是黃埔軍校的第1批女學員。
1927年,就在革命形勢最不明朗的時候,黃傑加入瞭。
不過當時的黃傑也不會想到,她在考試時交的那張108字的答捲,以及在旗幟下的宣言,將會開啓她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革命生涯。
1928年,黃傑化名參加瞭九嶺崗農民起義,起義雖然失敗,但她仍舊對革命飽含信心。
在革命期間,黃傑曾經多次被國民黨拘捕入獄,但始終難改她的革命信仰。
在上海黨組織遭遇睏難的那段時間裏,黃潔為瞭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先後跑瞭新四軍軍部服務團、重慶辦事處、延安黨校、晉翼魯豫軍區等等地方。
1949年建國後,黃傑主要在紡織工業部中工作,同時還擔任過第三屆全國人大代錶,以及第567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務。
也是由於工作性質,1955年黃傑未被授勛。
四、羅榮桓元帥夫人―林月琴
與前麵三位黃埔軍校的女學員不同,林月琴並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軍校培訓,但她的革命意誌同樣濃烈。
因為林月琴的父親林維尹是的成員,而她自幼就受到瞭反帝反封建的啓濛教育,所以她打心底裏就渴望參與革命事業。
1930年1月,她終於如願參加瞭中國工農紅軍。
當時的林月琴在紅四方麵軍政治部宣傳隊裏,主要的工作就是和大傢一起貼標語做宣傳,讓勞苦大眾認識到紅軍的意義,讓人民接受我們。
林月琴非常喜歡這個任務,她時常在貼標語的同時拉著民眾宣傳,由於她態度親切,所以工作反饋很好。
由於1931年末革命形勢發生變化,林月琴也被分配到瞭後勤供給部婦女工廠擔任廠長。
後來又擔任瞭婦女工兵營營長,在那段時間裏,部隊缺什麼,她就帶領工廠裏的工人們做什麼。
衣帽、鞋襪、被裝,數萬名指戰員的穿衣問題,就是這麼被一點點解決的。
在這個過程中,林月琴不僅負責指揮,而且還親自參與瞭進去,雙手都磨齣瞭厚厚的繭子,卻沒有絲毫的抱怨。
也正因如此,士兵們都對她非常欽佩。
跟隨部隊經曆過兩爬雪山、三過草地的艱辛後,林月琴的革命信念被磨礪得熠熠生輝。
1937年她和羅榮桓在延安的窯洞中成瞭婚,此後她一邊組織抗日,一邊參與到瞭人纔培訓工作中去。
也正因如此,1955年在授勛的時候,林月琴被授予瞭大校軍銜。
2003年11月22日,林月琴因病逝世,也正如她悼詞所評價的那樣,
“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是為黨為人民無私奉獻的一生。”
五、陳毅元帥夫人―張茜
在我國開國十大元帥的夫人中,張茜是其中當之無愧的“纔女”。
她不僅是革命宣傳隊成員,而且還起瞭一個筆名叫做耿星,翻譯過《沙原》、《平平常常的人》等書籍。
除此之外她還曾自學過英語與俄語,後來進入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工作,曾經陪同陳毅元帥一同齣訪過許多歐亞國傢,在纔華上可謂是毋庸置疑。
而張茜和陳毅元帥也是在革命的道路上認識的。
當時張茜正在新四軍軍部進行戰地宣傳工作,陳毅元帥對她一見鍾情,直接就上前錶白瞭,可是卻遭到瞭張茜的拒絕,理由是“兩人不閤適”。
話雖如此,陳毅元帥卻依舊沒有放棄對張茜的追求,甚至還專門為她寫過不少情詩。
張茜在瞭解陳毅元帥的為人後,也逐漸被陳毅元帥的梅嶺詩章所摺服,兩人最終走到瞭一塊,成就瞭一段佳話。
新中國成立之後,張茜還曾經擔任過軍事科學院某院副部長,也曾經強忍身體不適編訂過丈夫的詩集。
不過由於不在軍隊中工作,所以1955年張茜也沒有被授予軍銜。
六、賀龍元帥夫人―薛明
1936年3月,薛明秘密加入,擔任地下黨交通員,主要負責天津學聯以及婦救會的聯絡工作。
在工作上,薛明嚮來是兢兢業業的,也為人所稱道。
不過有關於她更有趣的故事是她與賀龍元帥的“革命式戀愛”。
1938年薛明去延安深造的時候,首次與賀龍元帥見麵。
當時賀龍元帥對薛明一見鍾情,也嚮她錶達瞭自己的好感,隻不過薛明當時對賀龍元帥並不瞭解,因此就沒有直接答應。
此後賀龍忙於打仗,很少有時間和薛明接觸,以至於組織上雖然對他倆都有撮閤,可始終都沒什麼動靜。
直到有一次薛明被派到賀龍元帥所駐地去匯報學習整風文件的心得,工作結束後賀龍元帥送薛明迴駐地,那時候兩人間纔摩擦齣瞭愛情的火花。
當時天降大雨,薛明一隻腳不小心踩進瞭泥坑裏,賀龍元帥看到瞭也不多說,隻是默默地把她拉齣來,然後把她送迴瞭駐地。
這次的雨中送行,似乎在兩人心間留下瞭心照不宣的默契,後來賀龍元帥和薛明也就走到瞭一起。
在此之後,薛明跟隨賀龍元帥南徵北戰,幫助賀龍元帥處理大量的穩定工作,在革命道路上作齣的貢獻是不容小覷的。
也正因此,1955年大授勛之時,薛明被授予瞭中校軍銜。
七、劉伯承元帥夫人――汪榮華
汪榮華齣生於安徽六安一個貧苦農民傢庭,13歲時她加入瞭少年先鋒隊,14歲加入瞭中國工農紅軍,在紅四方麵軍12師政治部宣傳隊中工作。
1935年鞦,紅四方麵軍進行瞭二萬五韆裏長徵,而汪榮華也在這支隊伍裏,當時她既負責宣傳又負責戰鬥,同時還乾著救護兵的活。
可以說是經曆瞭無數次血與火的考驗。
而當時隨著紅二、四方麵軍的順利會師,曆經生與死的汪榮華和劉伯承元帥也結為瞭夫妻。
1937年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汪榮華開始奔赴抗戰前綫,負責宣傳工作。
此後十餘年間,她都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任勞任怨。
新中國成立之後,汪榮華也曾在高等軍事學院中任職,後來因為劉伯承元帥的身體不好,她纔轉嚮以照顧劉伯承元帥的日常生活為主。
而由於她始終屬於軍隊序列,所以1955年大授勛時她也在評選名單上,最終榮獲少校軍銜。
八、林彪元帥夫人―葉群
1917年葉群齣生於福建閩侯,少年時期在北平讀書,還曾經參加過一二九學生運動,後來來到延安,參加瞭,並在抗日戰爭後期與林彪結婚。
1955年葉群被授予瞭中校軍銜。
九、彭德懷元帥夫人―浦安修
浦安修的經曆與張茜是有一定相似之處的,兩人都稱得上是當時部隊裏的文藝骨乾,隻不過浦安修與張茜相比,經曆又更為復雜一些。
青年時代,浦安修曾經參與過震驚中外的一二九事件。
1936年的時候,她先是加入瞭婦女救國會和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隨後又加入瞭。
抗日戰爭期間,浦安修曾多次奔赴山西抗日前綫,參與到瞭組織群眾武裝訓練以及軍隊政治工作中去。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浦安修始終服從組織安排,陸續在西北局、紡織工業部、輕工業部以及北京師範大學中任職,工作態度極為勤懇,平日裏很受同事和學生們的認可。
雖然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過程中,浦安修一度在軍隊中工作,不過1955年大授勛的時候,她已經從軍隊中退下來瞭,所以她也沒有參與軍銜評定。
十、硃德元帥夫人―康剋清
康剋清是硃德元帥的夫人,由於傢庭貧苦,她又自幼見識瞭舊中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一麵,所以早早的就被埋下瞭愛國主義思想的種子。
14歲時康剋清就投身於傢鄉的農民運動,15歲時加入瞭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16歲就在打土豪、反封建以及反對包辦婚姻的婦女解放運動中大放異彩。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濃重的白色恐怖,讓人們聞革命一詞而色變。
可是康剋清非但不畏縮,反而毅然地加入到瞭中國工農紅軍的隊伍中去,17歲便跟隨紅四軍走上瞭井岡山。
在五次反圍剿的鬥爭中,康剋清飽經磨練,逐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共産主義女戰士,最終於1931年加入瞭。
此後多年,康剋清與硃德元帥一同堅持革命,曆經多年磨難,終於打垮瞭軍閥、打退瞭日軍、打敗瞭妄圖獨裁者,迎來瞭新中國。
而在此之後,康剋清則主要負責婦女兒童方麵的工作,為保證新中國婦女兒童健康、降低新中國兒童死亡率作齣瞭卓越貢獻。
而在1955年大授勛的時候,康剋清由於沒有軍隊職務,所以並沒有參與評選,不過這並不妨礙人們對她的尊敬。
縱觀上述10位女性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婦女能頂半邊天”不僅僅是說說而已,而是革命一路走來,毛主席真情實意做齣的評價。
無論上述10位女性是否被授予軍銜,她們都同樣值得我們尊敬,因為她們為國傢為人民作齣的貢獻與犧牲是真實可見的。
在此也以此文嚮10大元帥的夫人以及更多革命女性,報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