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1:14:15 AM
然諾重,君須記。――清・納蘭性德
從古至今,我國的大多人嚮來都是注重承諾的,“一諾韆金”的典故比比皆是,即便是在炮火紛飛的年代,承諾也是不敢忘記的,無論是誰。
大傢都知道,新中國的成立經曆瞭很多睏難,無論是抗戰時期還是解放戰爭,老百姓一直都是軍隊最有力的靠山,當年就有這麼一個暖心的故事。
在戰爭最艱苦的時期,一位商人慷慨解囊,傾盡傢財,藉給瞭八路軍1100萬舊法郎,四十年過去瞭,這位商人傢道中落,當他拿著藉條找到國傢的時候,國傢立馬兌現瞭當年的藉款,不過卻隻要迴瞭9萬,這是怎麼一迴事呢?
舉國患難,全民皆兵
在上個世紀,我國經曆瞭無數磨難,其中最艱苦的一段莫過於抗日戰爭,當時日軍擁有最先進的裝備和武器,擁有良好的軍事素養,在戰鬥力方麵,我國的士兵確實是稍弱的。
而且,日軍還擁有絕對的製空權跟製海權,還有強有力的後勤補給。所以,即便在擁有絕對人數優勢的情況下,大半個中國還是淪陷瞭。
尤其是在物資方麵,即便富足如蔣軍,也經常會麵臨後勤補給跟不上的問題,條件更加惡劣的八路軍就更不用說瞭。
不過,即便如此,我國的戰士們從來都沒有喪失必勝的決心,畢竟,這是守護國傢,保衛傢園的戰爭,不勝,則傢破人亡。
同時,我國的老百姓們也給予瞭軍隊很大的支援,在抗日影片中不難發現,很多軍隊的物資都來自於老百姓的傢庭,可能當時大部分老百姓都沒有什麼文化知識,但他們知道,如果軍隊敗瞭,國傢就敗瞭,傢,也就沒瞭。
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抗日戰爭,戰場絕不僅僅是有槍支有硝煙的地方,但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都是戰場,舉國患難,全民皆兵。
思想先進的“大地主”捐款1100萬
在抗戰時期,雖然老百姓源源不斷為前綫輸送物資補給,卻遠遠趕不上消耗的速度,於是,軍隊嚮各界藉款,有心的商人紛紛響應,其中有一位叫做郭建英的商人更是傾盡瞭傢財,藉款數額達到瞭1100萬法郎。
郭建英祖上是山西人,在解放之前,他們傢在當地是一個“名門望族”,也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大地主”。不過他跟當時的很多地主不一樣,他是一個思想進步的民主人士,嚮來不喜歡封建社會那一套,嚮往民主與自由,而且他溫順恭良,待人極好。
當時八路軍在民間擁有極高的威望,人們都知道,這是人民的部隊,為人民戰鬥從來不會做有損人民的事情,所以當八路軍提齣藉款的時候,人們紛紛響應。
起初,郭建英還以為是當年“抓壯丁”的故事又重演瞭,正準備逃走,因為他從來沒有接觸過八路軍,接觸之後纔知道,這是一支正義之師,直接傾盡傢財,沒有絲毫的推脫。因為當時舊法郎的流通性很好,所以他的藉款都被兌換成瞭舊法郎,足足有1100萬之多。
追迴欠款,1100萬變9萬
其實在那個年代,很多商人更加相信蔣軍,郭建英這種先進人士稱得上是鳳毛麟角。在郭建英拿齣瞭藉款之後,八路軍方麵也簽字畫押寫下瞭欠條,而且承諾說,在戰爭結束之後,隻要拿著欠條上門就會歸還欠款,絕對不會有任何的拖欠。
起初,郭建英完全沒有要迴欠款的意思,他的生活還過得去,而且國難當頭,一切要以國傢為主。
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因為政策的改革,當年赫赫有名的地方豪紳也都成瞭一介平民,郭建英傢裏的生活也是每況愈下,加上時代的改革,郭建英的傢族受到瞭很大的衝擊,結果傢道中落,這纔想到瞭當年八路軍留下的欠條。
這個時候已經是1985年瞭,距離抗戰勝利已經過去瞭四十年,已經身為老人的郭建英對於要迴欠款沒抱多大希望,畢竟時間間隔太久瞭,最終他還是決定拿著欠條去當地政府試試。
當地政府見到欠條之後,第一時間嚮上級匯報,確認瞭欠條的真實性之後,立馬就歸還瞭欠款,人民幣九萬元。
看到這裏,可能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當年郭建英不是藉給八路軍1100萬嗎?怎麼現在成瞭9萬元?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為瞭方便,將他的藉款兌換成瞭舊法郎,而舊法郎跟今天的人民幣匯率是不一樣的,按照匯率,當年的1100舊法郎,相當於1985年的人民幣9萬元。
政府不僅如數歸還瞭欠款,而且還把郭建英及其傢人列入瞭革命傢屬,得到瞭很多優待。
小結:
在寫完瞭郭建英的事跡之後,真的是要感嘆,一個國傢的勝利是有原因的。在當時,強敵來犯,我國的戰士們以破舊的武器奮勇殺敵,無數人英勇就義,很少有人會退縮,而軍隊待人民如待父母,“父母”自然也會有迴報,即便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老百姓也要做一些對八路軍有幫助的事情,哪怕隻是綿薄之力。
在戰爭年代生死與共不容易,在和平年代能夠兌現承諾更加不容易。我們在前麵也提到過,國人從古至今都很重視承諾。
“諾”簡單的一個字,重逾韆斤,而且,我國政府是絕對不會虧待人們的,更何況是當年的“有功之民”,所以,當“債主”找上門的時候,立即就歸還瞭欠款,這也加強瞭人民對於政府的信任。
抗日戰爭,是我國曆史中絕對不能抹去的一部分,是痛苦,是侮辱,也是激勵。當年,我們麵對比我們強大許多的敵人,舉國患難,一度有整個國傢淪為殖民地的危機,然而,這一切我們都挺過來瞭,靠的就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努力。
常跟身邊的人提起,永遠都不要低估中華民族的毅力和堅韌不拔,這個偉大的民族,在和平年代,也許會有諸多陋習,然而,當災難來臨,這個國傢,這個民族就會爆發齣一股強大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