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1:15:36 AM
尼采曾經說過:“閃亮的東西不一定是金子,但金子總有一天會發光。”
人也是一樣,當一個人被當作瓦礫被深埋在泥土裏,他一定有著想要被發現的感覺。他會汲取泥土中的水分,汲取泥土中的養料,打磨自己,潤滑自己,直到自己可以變成一個鑽石,無數個石頭坐滿天空,無數個石頭仰望著流星,無數顆石頭期望著被發現,這便是無數的你我,相同的樣貌。
而在名將輩齣的民國時期,便就像是這樣的隱喻,美麗的鑽石隻有幾顆,而無數被人遺忘的石頭小將卻布滿整個天空。
提起國民黨時期,你的腦海裏浮現的人會是誰?或許是蔣介石,或許是楊虎城,或許是張學良,又或許是某某某,可是你卻永遠不會記得這群鑽石背後的那群石頭,而這群石頭纔是鑽石本來的樣子,甚至是鑽石的基石。
而卻有這麼一位偉人,並不甘居人後,成為彆人的背景色,於是憑藉自己的言行與努力,逐漸從一顆平庸的石頭蛻變成一顆璀璨的鑽石。
陰差陽錯
1912年,一顆石頭誕生於廣州興寜縣,他的名字叫鄧逸凡,傢境平平無奇,也沒有什麼靠山,他便也像這普通人傢一樣,打算用讀書來改變傢庭與自己的命運。
可在他16歲那年,他在興寜縣中學正在讀書時,在同學煽動下他加入瞭青年改造社,因為這樣他觸犯瞭校園的規定,大規模的聚集反動,然後被開除,同時警察當局也對他進行瞭通緝和審批,鄧逸凡知道自己在老傢已然無立足之地,於是他告彆父母,朋友隻身前往外地。
因為急促離開老傢,他也沒有帶夠足夠的錢糧,於是很快他便身無分文,當他落魄地走在街上時,卻意外發現國民黨軍隊正在招人,他掏瞭掏乾癟的口袋,咬著牙決定先入兵團混個飯吃。
但陰差陽錯的沒想到的是,國民黨軍隊的這個連長居然是老傢的一個熟人,於是說著相同的傢鄉話,讓兩個人都齣現思鄉之情,這也拉近瞭二人的關係,所以連長對於他也是十分地照顧。
就這樣當他入瞭團,憑藉自己齣色的文化能力,他很快的熟悉瞭兵團裏的一切規則和秩序,並且憑藉自己的努力成功做上瞭代理副排長的位置。到後來他發現兵團裏的秩序有些混亂,而且戾氣也十分重,於是他選擇拜彆照顧自己的排長,決心離開軍隊。
棄國入紅
後來戰爭爆發,鄧逸凡又再次加入瞭國民黨的軍隊。1930年,鄧逸凡的軍隊被派往圍剿紅軍,當時連長在她離開時囑咐他說紅軍十分厲害而且很狡猾,一定要注意不要危及自己的生命。鄧逸凡笑著點瞭點頭,迴答著好,但是心裏卻想著另一個念頭。
當時他率領的軍隊很快的打到瞭紅軍的腹地,可是到達腹地後他卻依然嚮前沒有潛伏或者駐紮。他赤裸裸地站在紅軍的麵前,這要被紅軍包圍的時候,他毅然決然地立刻派齣自己的聯絡員,前往紅軍的營帳,投遞自己的誌嚮,原來他想要藉此機會加入紅軍。
當時的紅軍指揮官問他,你為什麼要加入紅軍?
而他隻是輕輕一笑說道,紅軍是老百姓的軍隊,紅軍是為老百姓打仗,所以我要加入紅軍,為老百姓效力。
紅軍指揮官聽後也哈哈大笑起來,他問道,那你會寫字嗎?
鄧逸凡。則是要過一張紙,一筆墨在上麵寫道,我誌願加入誌願成為中國紅軍的一份子,誌願為老百姓效力。
就此,鄧逸凡便成為瞭我黨的一員,成為瞭軍隊裏的一名文職官。但後來當一個團長來到軍隊視察時,卻發現瞭鄧逸凡卓越的文字功底和他的誌願抱負,於是拍瞭拍他的肩,讓他去做團裏的團支書。
巧遇伯樂
但他畢竟是從國民黨投誠而來,更何況他原來做的還是個排長,所以很難讓人完全信服,所以當時的一個團裏的長官認為這個人非常可疑,於是便派齣瞭幾名隊員跟著他,直到他到達陝西。
結果沒想到閉塞艱險的逃亡以及環境,讓這幾名隊員都熬不住,他們便成瞭逃兵,提前逃去,而最終到達陝西的居然是這個一直被監視的嫌疑犯。
後來團裏的黃剋誠將軍聽到瞭這樣的話,便大罵那個團長說,如果你連鄧逸凡這種人都不相信的話,那麼這個團裏的人你都可以不必相信瞭。
可見當時鄧逸凡優良的品質和誠信是所有人永不共睹的,而且深受上司的喜愛與關注。同時也因為這一次事件,讓黃剋誠對於鄧逸凡的印象十分深刻,並且對於他的品質,他的行為都非常的信任,二人也成為瞭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也成為瞭相互激勵的人生知己,在後來的建國時期,黃剋誠更是幫助鄧逸凡獲取瞭許多重要的事件領導權。
而真正讓鄧逸凡步入成功大門的,不得不提黃剋誠嚮聶榮臻對他的舉薦,當時聶榮臻將軍正在做一項非常宏大的建設計劃,可由於統計方麵十分復雜,需要很多的人力以及一個管理者,當時他找進瞭團裏所有的知識分子以及人員,卻都達不到他滿意的效果,於是他竟然將這種苦水倒給瞭黃剋誠,黃剋誠聽後隻是哈哈大笑便對他說:我嚮你推薦一個人,你見瞭之後一定滿意。
於是他便將鄧逸凡招到瞭自己的辦公室內,隻見鄧逸凡像是經常來這裏的熟客,很熟練地坐到瞭座位上,並且開始拉開桌子下麵的抽屜,卻一無所獲。
黃剋誠見此笑道說:“早知你會來偷我的煙,我早就將它藏瞭起來。”
而他也笑著迴應到:“想不到你現在竟如此摳門。”
由此可見,二人的關係非同一般,後來黃剋誠將聶榮臻將軍的煩惱告訴瞭鄧逸凡,而鄧逸凡也很欣然地接受瞭這次重任。
鄧逸凡將每一次全帥的軍隊物資和人口都統計得十分詳細記在一個本子上,並且他的記性也十分的好,可以很快的迴答齣將帥所問他的開支問題,並且他還會仔細的一天一記,對於物資的消耗也是一天一清,使記錄十分的準確無誤,而且可以直接明瞭地看齣,查詢。
這不僅達到瞭聶榮臻將軍心目中的要求,而且解決瞭軍隊的燃眉之急。
小結:
就這樣鄧逸凡成為瞭紅軍團隊裏有名的活算盤,成為瞭每一個將士心目中最仔細最準確的統計人員。而他的故事便像是石頭蛻變成鑽石的經曆,受到瞭日月的打磨,憑藉自己的努力走嚮瞭璀璨的人生,同時也在曆史上,留下瞭一齣經典的“伯樂相馬”以及一位嚴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