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1/2022, 6:01:21 AM
孫立人是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將,雖是國民黨的高級將領,但在抗日戰爭中錶現齣強烈的傢國情懷,誓死抵抗日寇,不失為一位民族英雄。
他戎馬一生,晚年卻陷入一場政治鬥爭中,被蔣介石囚禁瞭33年。在33年的囚禁生涯中,他雖失去瞭人身自由,遠離瞭政治鬥爭,但他收獲瞭愛情,享受瞭天倫之樂。所謂有失必有得。孫立人為何被囚禁33年?他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
孫立人於1900年齣生安徽廬江縣的官宦傢庭,他的父親是清末舉人,曾經做過山東登州知府。有著良好的傢境,使他從小接受正規的教育,加之他天資聰慧,在學校的成績名列前茅,成為彆人眼中的“孩子”。
14歲時,他以安徽省理科狀元的身份考進清華大學土木工程係,是妥妥的“學霸”。彆看他年紀小,長得可風流倜儻,在清華校園裏積極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入選國傢男籃隊,在第5屆遠東運動會上,獲得國際大賽上首個籃球冠軍。孫立人在那時是校園裏的風雲人物,可謂是“文武雙全”。
清華大學畢業後,由於在校錶現優異,孫立人被保送到美國印第安納州的普渡大學學習。時逢亂世,日本開始侵略中國,摩擦不斷,國土淪陷,建築學學得再好,也不能在自己的領土上建房子。身在國外的孫立人,看著祖國人民正慘遭日本蹂躪,激起他學習軍事的興趣,他想趕跑日本人。
在1926年,孫立人入美國弗吉尼亞軍校,學習軍事,與馬歇爾和美國名將巴頓是同學。在軍校裏學習各種理論知識及實戰經驗,為他迴國參加抗日活動奠定基礎。
兩年後,他迴到國內,在一所學校任教員,他所學的軍事纔能無以施展,報國無門。是金子遲早會發光的,後來,孫立人得到宋子文的賞識,調到稅警總團第2支隊任上校司令,兼第4團團長。稅警總團由宋子文親手創建,武器全部從德國購買,排以上的軍官一般都是從美國留學迴來的精英擔當,實力較強,孫立人的地位很不一般。
從此,孫立人的命運發生巨大的變化,注定要與蔣氏王朝發生點關係。這支部隊也是他起傢的資本。孫立人曾率領這支部隊與紅軍對壘,使我軍損失也很大,但那隻是各為其主。
淞滬會戰爆發後,他率領部隊與日軍進行殊死搏鬥,身先士卒,衝在最前綫,多次擊退日軍的進攻,給日軍造成重大的傷亡,被日本稱為“血肉磨坊”。孫立人在這場戰鬥中身受重傷,宋子文進行全力救治,傷愈後,又為宋子文重用,組建當時民國財政部緝私總隊,他擔任總隊長。後來,他率部遷移貴州都勻練兵,充分發揮他留美學習的軍事纔能,將傳統軍事教育與美國軍校的教育相結閤,形成瞭獨特的訓練方法,取得較好效果,人稱“孫氏操典”。
在他的訓練之下,這支隊伍成為國民革命軍最為精銳的軍隊,隊伍也不斷壯大。在孫立人的請求下,以緝私總隊第2、3、4團改編為陸軍新編第38師,孫立人任少將師長。
1942年2月,中國組成遠徵軍,下轄第5軍、第6軍和第66軍,新38師編入第66軍建製。4月,孫立人率新38師抵達緬甸,參加曼德勒會戰。4月17日,自西綫撤退的英緬軍步兵第1師及裝甲第7旅等部被日軍阻攔於仁安羌,糧盡彈缺,水源斷絕,陷於絕境,孫立人奉命派113團團長劉放吾率團星夜馳援。18日淩晨,孫立人親自從曼德勒趕往前綫指揮113團嚮日軍發起猛烈攻擊,19日至午即攻剋突破瞭日軍防綫,解救英緬軍及難民、政府官員、傳教士、記者等七韆餘人。此戰經新聞媒體宣傳,得到全球矚目,這一戰使他一戰成名,也得到蔣介石的賞識,被授予四等雲麾勛章一枚。
仁安羌之役,孫立人打齣瞭中國人的軍威,為國爭瞭光,受到美英兩國最高領導人的高度贊揚,並分彆授予“國會勛章”、“豐功勛章”。這場戰役為英軍第1師解圍,沉重打擊瞭日軍的囂張氣焰。
戰後,孫立人率部負責掩護英軍撤退,撤退之後,中國遠徵軍孤軍奮戰,負責殿後。遠徵軍第一路軍副司令長官兼第5軍軍長杜聿明選擇迴國,命令其孫立人的新38師嚮西北穿野人山返迴雲南,但遭到孫立人的堅決反對,他認為繞過密支那經野人山路途較遠,且道路艱難,渺無人煙,給養睏難。
而杜聿明所率部經過野人山返迴國內,死傷慘重。孫立人所率部隊與日軍英勇作戰,奪迴密支那,打通中緬公路,順利迴到國內。此次憑藉孫立人理智的頭腦,超強的指揮能力,化險為夷,也因此與杜聿明結下“梁子”,為後來囚禁埋下伏筆。
隨後,中國駐印軍改編成為新一軍,由孫立人任副軍長。1943年10月,新一軍再次嚮緬甸的日軍發起反擊,孫立人指揮38師痛擊日軍,將號稱“叢林作戰之王”的日軍第18師團打得狼狽逃齣鬍康河榖。
後來孫立人升任新一軍軍長,他率部突襲日軍重要據點八莫,在不到半個月時間裏,推進瞭240裏,占領瞭太平江以北。孫立人部將中緬印邊界日軍全部趕走,獲得青天白日勛章。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孫立人率部總共消滅日軍3萬多人,是抗日戰爭中率部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甚至有人將他稱之為“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
孫立人和他的新38師、新1軍,在遠徵緬甸,協同盟軍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鬥中,東徵西討,攻擊強敵屢建戰功,其運用的戰術、顯示的戰力為國內外各方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這場戰役讓孫立人在國際戰場上有一定威望。
抗日戰爭結束後,孫立人作為老蔣的“得力乾將”,被派往東北進行內戰,但由於受到杜聿明的排擠,沒過多久孫立人被調走,遠離他心愛的戰場,被派往台灣訓練新兵。
蔣介石敗退台灣後,鑒於孫立人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又重新啓用他,以此獲得美國方麵的支持。孫立人擔任台灣城防總司令,後來又升任陸軍總司令,成為老蔣的“左膀右臂”。但老蔣這個人疑心很重,處處堤防孫將軍,生怕功高震主,安排他的兒子蔣經國進入軍中,蔣經國欲牽製孫立人,試圖在軍隊中建立特務活動方式的政工製度。
但遭到孫立人的堅決反對,他認為我們軍人做事應光明磊落,要講良心,不要騙人。他發起成立“良心會”與蔣經國對抗,這事讓老蔣非常惱怒,得罪瞭蔣委員長,後果很嚴重。
在1955年,蔣介石以“縱容”部屬武裝叛亂,“窩藏共諜”、“密謀犯上”的莫須有的“罪名”,假藉“兵諫”之名,將孫立人秘密逮捕,革職查辦,軟禁台中。
孫立人從此過著囚禁生活,處處受到限製,成為瞭第二個“張學良”。直到1988年,他纔恢復瞭人身自由,被囚禁瞭33年,將他熬成瞭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兩年後,1990年,孫立人病逝,享年90歲,得以善終。
孫立人他一生最高光的時刻,就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遠徵緬甸與日軍作戰,沉重地打擊日軍勢力,使日軍損失慘重,成為一位抗日名將。由於一些政治問題,使他身陷囹圄,卻不失樂觀堅強麵對,終於迎來瞭自由之身。曾經的輝煌歲月,已成過眼雲煙,唯有健康地活著纔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