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3/2022, 8:01:52 PM
18世紀,富蘭剋林發現瞭電的存在
19世紀,愛迪生發明瞭電的絕緣材料
從此,黑夜迴傢的路,有瞭光的陪伴
世界也被我們不斷改變著
然而,科技的發展
也讓生活裏藏著看不見的危險
這些小細節,或許你並沒有在意過:
嚮左滑動,看看這些場景你知道嗎?
圖1:沒確認開關是否還通電情況下,濕著手調換電燈或修理傢電。
圖2:打掃時,用濕抹布擦拭插座。
圖3:洗澡後,手沒擦乾就去插吹風機電源。
圖4:觸碰到充電綫絕緣皮破損處的金屬綫纜。
圖5:電熱水器使用超過年限,洗澡時電熱水器漏電。
(以上情況都發生在配電綫路裏,“漏電保護器”沒有安裝或者失效的情況下。)
看不見的“電擊傷”有多可怕?
如果把電流比喻成“法外狂徒張三”,“絕緣材料”的發明,就像在人體城外修瞭一條深深的戰壕,將電流與人體隔絕開,保護我們不受傷害。
當我們沉浸在生活的忙碌中時,戰壕因年久失修有瞭積水或破損,電流就有可能越獄,“電器漏電”就可能發生。
如果有地綫,越獄的電流會流入大地而消失,如果沒有地綫,越獄的電流便會失控,嚮周圍流竄,尋找自由。
當它們觸碰到瞭人體,身體變成瞭自由的齣口,而付齣悔恨的代價。
被電擊傷後,就算幸運的沒有失去生命,但可能會給身體留下傷痛:
1.神經: 神經病變是電擊傷後最常見的後遺癥,錶現為癱瘓、感覺異常、暈厥、眩暈等[1]。
2.精神: 研究錶明,電擊傷患者比普通燒傷患者,更容易齣現抑鬱、焦慮等精神癥狀。部分嚴重受傷患者甚至錶現為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即便是輕癥患者,也可能齣現健忘、口頭錶達能力受損、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2]。
3.眼睛: 近6%患者電擊傷1年後會齣現白內障[3]。
4.其他: 勃起功能障礙、易疲勞、乏力、肌肉痙攣等。
遇到有人被電擊,記住三步,助人又護己[4]。
1.撥打急救電話120,請求援助。注意說清楚時間地點,受傷情形。
2.確保周圍環境安全再行施救,這是對自己的保護。
室內環境:
先關閉電源:盡快關閉電閘或電源開關;
創造絕緣環境:施救者站在木闆或其他絕緣材料上靠近,並用絕緣材料(木闆、繩索、竹竿等)將導電源移離自己和傷者。
室外環境:
雷電環境下不要貿然施救;
在切斷電源前,與高壓綫至少保持6米的距離;
用無菌紗布綳帶(如果有)或乾淨的布蓋住任何燒傷部位。不要使用毯子或毛巾,因為鬆散的縴維會粘在傷口上。
最重要的一點是:除非傷者處於直接危險之中,否則不要移動!
3.確認觸電者意識、呼吸、心跳狀況。
意識良好,囑咐觸電者靜臥,觀察,不要立即站立或走動;
意識不清,心跳呼吸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急救。
皮膚,人體城的守衛士兵,有著最大的電阻,是攔截電流的主力軍。
它以自我燒傷為代價,抵擋電流對內部器官的損害[5]。
當電流闖過瞭皮膚這一關,將會麵對不同的分岔路口:
骨骼和脂肪電阻大,像勇士,它們氣勢洶洶,阻擋電流;
血管、神經電阻小,像膽小鬼,它們畏畏縮縮,隨時準備掘地逃竄。
血管神經,是電流流竄最喜歡的路,如此,可能血管破裂、血栓形成、組織缺血;神經腫脹、彎麯、斷裂[6]。
但是,當電流足夠強大時(高壓電或雷擊時),所有的阻擋都將是徒勞的,這時,骨質熔化、脂肪溶解……
電擊對人體的傷害,除瞭與電壓、電流強度、電阻和作用時間有關,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 電流的性質 :
低頻交流電(50-60Hz)更危險!而這往往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用電的頻率!
這種電流的特點: 方嚮隨時間周期性變化,就像無時無刻不在蹦迪一樣。
拉著肌肉一起蹦迪,導緻肌肉痙攣,使人緊緊握住觸電電源,導緻更長時間的電擊傷。
拉著心髒一起“蹦迪”,最緻命。
心髒原本有自己的節奏,被他們一攪和,導緻瞭惡性心律失常,例如室速、室顫,甚至全身的缺血性損傷[7]。
時間就像大盜
不會交還偷走的時光
生命隻有一次
生活裏,安全時刻是首位
注意細節,保護自己和傢人的安全
希望每個人的生活都平安前行
特約作者:肖雪燕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博士生
參考文獻
[1]Wesner ML, Hickie J. Long-term sequelae of electrical injury. Can Fam Physician. 2013;59(9):935-939.
[2]Duff K, McCaffrey RJ. Electrical injury and lightning injury: a review of their mechanisms and neuropsychological, psychiatric, and neurological sequelae. Neuropsychol Rev. 2001;11(2):101-116.
[3]陳弘,楊劍,鄭軍.電燒傷長期後遺癥的研究進展[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誌,2015,2(22):4710-4711
[4]https://www.mayoclinic.org/first-aid/first-aid-electrical-burns/basics/art-20056687
[5]Bounds EJ, Khan M, Kok SJ. Electrical Burns. In: StatPearls.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May 4, 2021.
[6]Zemaitis MR, Foris LA, Lopez RA, Huecker MR. Electrical Injuries. In: StatPearls.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August 26, 2021.
[7]王保捷,侯一平. 法醫學[M]. 第七版. 北京:人民衛生齣版社,2018.
編輯:郭倩、張傑、張亮 | 插畫師:仙人拌拌
排版:韓寜寜 | 校對:武宜和
運營:李永敏 | 統籌:吳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