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11:45:08 AM
紅樓夢續文166:薛寶釵齣嫁,賈母給她一件“傳傢寶”當禮物,寶釵想起自己當初的所作所為,羞愧難當。
(創作導讀:閱讀《紅樓夢》有諸多不同境界,依據前八十迴的內容,解析事情的發展走嚮,還原一些經典細節,是一種閱讀方法。薛寶釵嫁給寶玉,賈母必定會有禮物相送,賈母對薛寶釵的態度前棄後取,在這種情況下會送給她什麼樣的禮物?本文從一包失效的百年人參入手,推測其中的故事。)
01
賈母對薛寶釵心有芥蒂,主要源於林黛玉、薛寶釵和賈寶玉之間的婚事。
林黛玉的母親死後,賈母因疼愛女兒賈敏,所以執意黛玉她接進榮國府教養。賈寶玉和林黛玉情投意閤,賈府上下皆知賈寶玉要娶林黛玉為妻。
賈璉的貼身小廝興兒公開嚮尤二姐、尤三姐說過:“若論模樣兒行事為人,倒是一對好的。隻是他(賈寶玉)已有瞭,隻未露形。將來準是林姑娘定瞭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則都還小,故尚未及此。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無不準的瞭。”(《紅樓夢》第66迴)
興兒的話雖然土氣,卻很直白,像他這種三等僕人都能知道的秘密,自然是眾人皆知。
所以興兒代錶瞭賈府輿論的主流,
林黛玉和賈寶玉也自認為兩人婚事是闆上釘釘之事,寶玉生日當天,黛玉擔心榮國府入不敷齣,寶玉安慰說:“憑他怎麼後手不接,也短不瞭咱們兩個人的。”(《紅樓夢》第62迴)
兩人婚姻形勢一片大好之際,薛寶釵始終沒有放棄“攪局”。
薛寶釵選秀失敗後,重新選擇婚姻對象;賈元春通過賞賜端午節禮,力挺薛寶釵嫁給賈寶玉。
奪人所愛,不是君子所為;運用權力強壓於人,不是淑女風範。
賈母因此不喜歡薛寶釵。
02
林黛玉淚盡而亡,改變瞭賈寶玉婚姻的選擇格局,二選一變成必選一。
命運弄人,林黛玉淚盡而亡。
賈母很快調整狀態,重新認可薛寶釵,並成全薛寶釵和賈寶玉的“金玉良緣”。
賈母為何這樣做?
一是薛寶釵很優秀。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優秀,人必喜歡。
林黛玉活著的時候,賈母雖對薛寶釵心有芥蒂卻很欣賞她。賈母錶揚王熙鳳能乾時,薛寶釵藉機錶揚賈母,賈母則當眾稱贊她:“提起姊妹,不是我當著姨太太的麵奉承,韆真萬真,從我們傢四個女孩兒算起,都不如寶丫頭。”(《紅樓夢》第35迴)
賈母所說的四個女孩,自然不包括賈元春,因為她此時已經是賢德妃。所以四個女孩當中包括林黛玉,賈母此次錶揚,肯定薛寶釵比林黛玉更優秀。
二是薛寶釵樂於助人。
史湘雲加入大觀園詩社,高興之餘爭做東道主。
薛寶釵知道她沒有經濟實力,巧妙幫助她擺下螃蟹宴。史湘雲當眾跟賈母說,一切都是薛寶釵幫助預備的,賈母脫口而齣說道:“我說這個孩子細緻,凡事想的妥當。”(《紅樓夢》第38迴)
三是林黛玉死瞭。
人死如燈滅,生者安息,活者生活還要繼續。
賈母雖然疼愛林黛玉,但是死者不能復生;更何況薛寶釵是賈元春選中之人,林黛玉死後,薛寶釵就成為賈寶玉婚配的唯一對象,順水推舟,皆大歡喜順理成章成為她所想所願。
03
錦上添花,好上加上,是世人的通病。賈母同意“金玉良緣”,為瞭錶達自己心意,寶釵成婚之際,拿齣祖上的“傳傢寶”送給薛寶釵。
“傳傢寶”是一包百年人參。薛寶釵見後大吃一驚。
王熙鳳帶隊夜查大觀園,當天夜裏就病倒在床,第二天請醫配藥,需要二兩人參。王夫人找到賈母要來一包百年人參,太醫看過之後已經失去效力。王夫人讓人做好標記,重新送給賈母。
薛寶釵當時不知百年人參的來曆,當即嘲笑說:“這東西雖然值錢,究竟不過是藥,原該濟眾散人纔是。咱們比不得那沒見世麵的人傢。得瞭這個,就珍藏密斂的。”(《紅樓夢》第77迴)
王夫人和薛寶釵都不知道,失效的百年人參其實是“傳傢寶”。
首先,榮國府有藥房,對於百年人參的效力,賈母不會不知道;
其次,賈母說過自己嫁到賈府54年(參考依據:《紅樓夢》第46迴,賈母說“我進瞭這門作重孫子媳婦起,到如今我也有瞭重孫子媳婦瞭,聯投帶尾五十四年,憑著大驚大險韆奇百怪的事也經瞭些,從沒見過這樣的事。”)
由此可知,百年人參是上一代人傳給賈母的。
賈母齣身史傢,見多識廣,不像普通人那樣看重物質的實用性及價值,她更看重的是物的底蘊、內涵以及意義。
“物以稀為貴”。人們往往把物的稀缺性作為物的全部價值。其實不然,“物還會以久為貴”,歲月流逝會讓物質增加歲月價值,人間真情、傢族傳承會賦予物質無形價值。
薛寶釵齣身商人之族,眼裏隻有物質的經濟價值,不知道也不懂得物質的無形價值。
賈母將百年人參鄭重交給她之後,她纔恍然大悟。
想起自己的無知、無理,而賈母又待好一切如常,她不免又羞又愧……
作者:小涵讀書。一個有溫度的人,有一支帶溫情的筆,熟讀不同版本《紅樓夢》,我不挖熱點,不追八卦,隻求每天寫一個《紅樓夢》的新故事,在不斷探尋故事中,伴您共同感受文學之美。
寫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關注、收藏、點贊、轉發,在一瞬間就能給予我一生寫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