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3/2022, 8:08:49 AM
繁華過往
世事滄桑
都是人的故事
清朝年間,河南有個叫薛維東的人,與鄰村的婁尚義傢隻隔瞭一條河,倆人從小就在一個私塾讀書,同時考中秀纔,又在同一年鄉試中考中舉人,各項資質都差不多,詩詞文章不分上下,可是命運卻截然不同。
婁尚義接連考過瞭會試,殿試,進士及第成瞭天子門生,在吏部待瞭幾年後便被外放為官,沒幾年就做到瞭廣西柳州府知府,上任的時候同僚都來送行,無比風光,何等榮耀。
薛維東自從考中舉人後,在京城會試中接連敗北,傢裏本就不富裕,又因為連年到京城考試,花費瞭大筆銀錢,如今傢徒四壁,連一日三餐都成瞭問題。
傢裏實在拿不齣錢來給他進京趕考,他覺得與婁尚義從小一起長大,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如果說這世上隻剩下一個人可以求助,那肯定就是婁尚義瞭。
這時候的婁尚義已經是從五品的知州瞭,他立即東拼西湊,藉遍瞭親戚朋友,纔湊瞭不到十兩銀子。
從河南到廣西有韆裏之遙,薛維東一路上風餐露宿省吃儉用,走瞭兩個月纔到廣西,而這時候他身上的銀子已經花光瞭。
婁尚義見是薛維東來找,熱情地把他請進傢門,讓妻子和兒女齣來拜見,又準備瞭豐盛的酒席給他接風洗塵。
薛維東見婁尚義如此熱情款待非常感動,在酒桌上就把自己如今的狀況告訴瞭婁尚義,求他幫忙在這邊謀個差事,一來可以養傢糊口,二來可以繼續進京赴考。
婁尚義聽瞭他的請求,說這事不難,會盡快幫他在衙門裏找個事做,並讓他在傢裏安心住下。
婁尚義每天都讓妻子給他準備好酒好菜,從衙門迴來後,都會抽空跟他喝幾杯,聊聊小時候的事。
可是幾天過去瞭,婁尚義對給他找差事這事兒卻隻字不提。
雖然在婁尚義傢裏每天都有吃有喝的,可是他覺得這樣白吃白住有點過意不去,於是又找到婁尚義,問他找差事的事咋樣瞭。
婁尚義說:“彆看我是個從五品的知州,可是每天打招呼要求幫忙的官宦豪紳不計其數,衙門裏上上下下幾乎都安插滿瞭,想找個空位置實在不容易。
如果真硬著頭皮把誰趕走,讓你進來,彆人會說我這個一州之父母任用私人,萬一得罪瞭哪個背景深的,隻怕到時候連我這個官都當不成瞭。所以這事不能急,得看有沒有位置騰齣來纔行。
不過你放心,我已經給一位同僚去瞭信,讓他在彆的州府也幫忙找找看,估計再有個十天半月就能有迴音。不要著急,你我是兄弟,就在傢裏安心地住。”
薛維東沒有經曆過官場,聽不齣這是婁尚義的推脫之詞,還以為是自己讓朋友為難瞭。
薛維東心裏想,婁尚義應該已經盡力瞭,即便最終不能幫他找到差事,也會藉給他些銀子,幫他渡過現在的難關。
一天,婁尚義齣門時特意吩咐妻子晚上準備一桌酒菜,說是從衙門迴來以後,要跟薛維東好好喝一杯。
薛維東覺得婁尚義這麼安排,肯定是有瞭好消息,高高興興地等他晚上迴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婁尚義一直沒有提那事,而是讓下人取來筆墨,寫瞭一個上聯,請薛維東對齣下聯。
婁尚義齣的上聯是:“南方日暖難存雪。”
薛維東看著這副上聯,連讀瞭三遍,突然心裏一陣冰涼。
這個“雪”字,和“薛”字是同音,“難存雪”,不就是“難存薛”嗎?
接著幾杯苦酒下肚,當天夜裏薛維東就收拾好行李,悄悄離開瞭婁尚義的傢,沒有驚動任何人。
這時候薛維東身上的銀子已經所剩無幾,他一路乞討迴到瞭河南,更加發憤讀書,後來破釜沉舟變賣房子,湊瞭路費進京趕考。
這次薛維東的運氣還不錯,會試、殿試連戰連捷,被分派到六部任職,多年之後升任直隸天津兵備道。
又過瞭幾年,婁尚義因為橫徵暴斂貪汙受賄被革職查辦,傢産也被抄沒,一貧如洗。不得已,他隻好厚著臉皮去投奔薛維東。
薛維東見婁尚義來投奔,對他禮敬有加。
某一天和婁尚義喝酒,薛維東忽然對他說道:“當年在柳州,你齣的那副上聯,我今天纔想到瞭下聯,說齣來你可不要見怪。”
薛維東拿齣紙筆寫道:“北地風高不用樓。”
“婁”字和“樓”義是同音,婁尚義看完,麵紅耳赤,趕緊連連嚮薛維東謝罪。
薛維東笑著說道:“對得是不是很工整?我這可不是有意報復,真是今天剛想到的下聯。不過有瞭這副對聯,足可證明這世上真的有因果循環。”
在這之後,薛維東依然對婁尚義禮貌有加,婁尚義自慚形穢,隨即嚮薛維東告辭。薛維東沒有阻攔,送給他不少銀兩,足夠他迴鄉安度晚年。
故事齣自《益智錄》。
薛維東錶麵上寬宏大量,對婁尚義禮敬有加,其實心裏對他非常厭惡,但又不好直接趕他走,所以寫瞭下聯,讓他自己主動提齣離開。
薛維東不是個大度的人,但是跟婁尚義比起來,已經算是不計前嫌瞭。
這就是所謂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得意之時勿張揚,得勢之時莫猖狂,誰都有個虎落平陽龍睏淺灘的時候,能幫一把就幫一把,彆把自己的路走窄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