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2022, 9:20:19 AM
簡介一下抻筋拔骨的功法
首先說一下功法不同於拳法。壽關順先生所學孫門抻筋拔骨練功之功法,簡言之就是近似於少林易筋經的一套功法,但是又不同於少林易筋經。也就是說形式上和少林易筋經是相近的。你們這樣去理解就行瞭。
孫式抻筋拔骨功法(注意不是伸是抻讀音是CHEN),一共有六套功法,上肢從手指,手掌,手腕,肘,肩,下肢從腳趾,腳掌,腳踝,膝,胯,到腰軀體從下腰中腰到上腰直到頸錐,練時配閤呼息盡量鬆弛再轉到逐步盡量抻拉伸展。一定要配閤氣沉丹田的深呼吸。
我原想將練法畫齣圖型發齣以共大傢學練。但是和壽先生商量後,覺得就是有圖還是無法將練法通過文字講清楚。
一定要有老師在麵前邊示範動作邊講解纔能明白練法。
有拳友說是否象印度的瑜伽功,我雖看過人練瑜伽功,但是不太懂它的練法所以也無法做比較。但是練柔韌的效果相信是會一樣的。因為這套功法練久就會有很好的柔韌性的。
壽先生說功法練得好瞭,能極鬆而至極剛,纔能發穿透的勁力。
我將再和壽先生商量,如何將孫門的一些絕技發掘齣來以共大傢學練。
這真正是寶貝,是孫門寶貴財産啊!
我遍觀武術網站,談到太極之實用境界,全都說要大鬆大軟,要練就鬆軟的內勁。也就是隻說瞭練功的達到的最後目標。有些人談到瞭如何纔能練齣大鬆大軟來,但是無非就是練拳套練推手。有的還強調不能多推手一定要在打套路中去學會太極真功。這些說法都是事是而非,沒說齣能夠練齣鬆軟效果的正確方法來。由孫祿堂先生的傳人支燮堂的門人壽關先生教我的孫門絕活“抻筋拔骨功法”,纔能真正解決瞭如何將身體和動作練鬆的問題。這是孫門的寶貝。
我練拳四十多年,也是孫拳之愛好者。最近有幸和孫祿堂傳人支燮堂門人上海的壽關順先生數次相會,聽其一番介紹和錶演,纔知孫門的練功之法為何物。練拳和練功不是一樣的練法。會練拳者不一定會練功法。武林有打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的古話,我學瞭抻筋拔骨練功之法纔有瞭真正的體會和認識。
壽先生所講所教的就是孫式拳的練功之法。其主要就是“抻筋拔骨”練功之法。還有真人呼吸法也就是所說的胎息功。
抻筋拔骨這種功法和少林易筋經有一點相象,但比起少林易筋經要高明得多。是按中醫學人體十四條經絡來抻拉的。
用此法練習到一定時候,能放鬆肌肉能體軟如棉,緊張肌肉能堅硬如鐵。能將骨節拉長得象脫開瞭一樣。全身肌腱能極度放鬆,混身能高度放鬆。再發力時就能發齣極強的爆發力。再加上練功時是抽緊雙肋完全由丹田腹式呼吸,更能練動中求靜,靜中求動的氣功,也是極好的養生功法。而且動作簡單易學,隻要掌握好練法進行練習,就能很快見成效。
每天勤加練習就能長功極快,數月便有很明顯的功力增長。但是拳法推手不可偏廢。練功後練拳與拳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孫派其他老師的論文中未談及此功練法,齣版的‘孫祿堂武學錄’中也未談及此功法。不知是不願將此功法公之於世,還是不十分瞭解有此功法。童旭東先生的研究工作中也未涉及到這些內容,很希望童先生能在這方麵和壽先生聯手將孫門真功開發齣來,以供孫式拳愛好者研究學習。
壽先生說此功練法一般人不知道,要是會練都能練齣真功來。當然還要練拳法,練推手和散手纔行。
我如不是親見其功我也不會相信。目前具我所知孫門的真功就是壽先生有。其他孫門老師會者極少。不少練孫式拳者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瞭不少年孫式拳,行意八卦太極都會,也算有瞭不小的武功。但因不會抻筋拔骨功法很難再有長進。不會胎息功也是有缺憾,這兩種功法有相得益彰相輔相成之作用。練孫式拳者不能不研究不練習。
純天然艾草,質感細膩,重點是灸後效果好,價格還親民!
壽先生說沒有最真實的孫拳練法和孫拳練功法是無法練齣孫拳的真功夫來的。
另外關於胎息功法我特彆問瞭壽先生。我主要是問的不用肺呼吸僅用皮膚呼吸是否真能練齣來。壽先生說:這是做不到的。還是用的肺在呼吸。
孫祿堂先師當年用毛巾紮住口鼻教拳和練拳的確是有不少人親目所見,但是並不是說孫公就不用肺來呼吸,而是他呼吸均衡細長,緩慢深沉能透過毛巾的細微縫隙仍能呼吸。由於功力高深所以還能打拳。就和帶瞭三層棉口罩一樣還能呼吸打拳。也就是說經過練氣能有很好的深呼吸和肺活量。
我和壽先生討論:如用膠帶或不透氣的塑料薄膜把口鼻全封緊而不透氣,那就不能呼吸瞭,絕對是要悶昏過去的。
所以,胎息功是養身之功,也是練孫式拳的呼吸方法。孫門愛好者不必誤入彆途。
但是孫門的抻筋拔骨功法和真人呼吸法到真正是絕門好功法。壽先生說他的老師也把此抻筋拔骨功法功法叫伸懶腰功。
現將此功法介紹如下:
第一動
1.兩腳站立,兩臂手心嚮下嚮兩側平舉,盡量伸展。特彆是用肩部嚮兩側緩緩伸展,一邊深呼吸,一邊伸,盡可能伸去。到受不瞭時再鬆下來。兩臂仍平舉。
兩腳用腳尖腳跟轉動嚮兩側同時開步,直到比肩寬一些停住。兩腳尖外展成外八形。寬度與自己肩寬相等或稍寬即可。兩腳尖朝外成外八字。兩腿微麯不可過於下蹲。
2.兩臂上舉手心嚮上朝天,上舉之手臂和和兩腿成一樣的角度。成X型。身子由雙臂帶動嚮後彎腰,頭嚮後仰看天再看身後。形同伸懶腰。盡量伸展。隻到完全不能再伸時再迴復原形站立。可反復做多次。所有動作都要氣沉丹田腹式呼吸,舌頂上鄂閉口扣齒。
第二動
1.由沙地立竿開始,兩腳以腳尖和腳跟鏇轉而成開步,兩腳嚮外成外八字。兩膝微麯,兩手在小肚前提起內翻手心嚮上,緊握手成拳,嚮腰兩側拉到成抱拳。抽緊兩肋腹式丹田呼吸。兩肩盡力嚮後拉抻。至不能忍受時再鬆下來。兩手變拳為掌,立掌麯腕,五指嚮上,掌心嚮前。
2.由上動開始,兩手立掌自腰間緩緩嚮前推齣,五指分開。兩臂高與肩平。手心嚮前。然後兩臂嚮兩側分開,伸直後手心仍嚮兩側立掌,平直嚮兩邊抻拉。盡力抻拉。直至不能忍受再鬆下來。抽緊兩肋氣沉丹田腹式呼吸舌頂上顎閉口扣齒。
3.慢慢放下兩臂至兩腿兩側,翻手變掌,掌心嚮上,再握拳重復動作。
關於腳尖和腳跟鏇轉開步
站立時是腳跟靠攏腳尖分開成90度;此時以雙腳尖為圓心不動,雙腳跟嚮外開展成雙腳尖嚮內,成內八字;雙腳的開度就是原來雙腳尖的距離再以雙腳跟為圓心不動以雙腳尖嚮外開展再成為外八字雙腳開度90度。
如此兩三次開閤就能將雙腿開到所需寬度。
第三動
1.接第二動之開步,兩腳不動,雙手抱拳在腰間嚮後抻拉結束後,反麯兩掌,五指嚮下,手心嚮前,緩緩嚮前推齣。盡力抻拉。
2.嚮裏麯腕,雙手中指與大拇指捏緊成鈎手。雙手鈎尖朝上。盡力抻拉。
3.雙臂內鏇使雙手鈎尖朝下,嚮前用鈎盡力抻拉。
4.分開兩臂緩緩嚮身兩邊打開,鈎尖朝下,至雙臂在身兩邊平舉時,盡力麯腕同時盡力抻拉雙肩。同時用腹式呼吸,抽緊雙肋。隻至不能忍受為止再緩緩鬆下。
5.平舉雙鈎反手嚮後鏇轉,逆時針方嚮鏇轉。盡力反手至不能忍受再由原路緩緩鏇迴,平舉雙鈎,鈎尖朝下,再抻拉。
6.打開雙鈎,手心鏇至嚮上,五指盡量伸直打開,嚮身兩邊盡力抻拉雙肩雙手。配閤腹式呼吸抽緊雙肋。至不能忍受為止。緩緩鬆下來。雙臂伸直不彎內鏇成手心嚮下再嚮身兩�絨永�,至不能忍受再鬆下緩緩直臂垂落雙手於身前,再重復。
抻筋拔骨,不是硬性拉伸,要有意識地放長,鬆開關節,壽老師示範瞭好多次我纔有些明白
抻筋拔骨功法第四動 (抻拉脊椎)
1.由沙地立竿開始,兩手緩緩交叉於腹前,先以左手握右手手腕,(重復動作時再以右手握左手手腕)手心朝裏。
2.緩緩提雙手嚮上舉,舉過臉前後,再嚮上舉過頭,成反掌手心嚮上,再嚮上推。此時將脊椎緩緩嚮上抻拉,配閤呼吸。抬頭嚮上看。
3.盡力緩緩嚮上抻拉,將下腰處到頸椎處之骨節盡量拉長。至不可忍受時再緩緩鬆下來。抻拉應配閤呼吸一伸一伸地嚮上抻拉,吸時抻拉呼時停下。
4.再緩緩將兩手放下,左手仍握右手,迴復到先前。換手互握後再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