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5/2022, 11:37:05 PM
央廣網北京3月15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3月8日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刊登瞭中國“祝融號”火星車的最新研究成果。
“祝融號”在最初的60個火星日作業期間,在散落著小岩石的平原上行進瞭450.9米,同時收集數據以研究火星的地質構造和錶麵成分,包括采集土壤和塵埃樣本,以及用導航與地形相機拍照。
研究人員初步分析結果發現,“祝融號”著陸點相較其他火星著陸點有更強地貌的明顯證據,以及由風或可能由水塑造的地錶。這些發現錶明,“祝融號”火星車這個著陸位置有利於未來探索。
截至2021年8月30日,環繞器拍攝火星車行駛軌跡(圖片來源:國傢航天局官網)
“祝融號”火星車著陸的烏托邦平原是一處火山地區,估計錶麵年齡超過30億年,可能曾擁有過大量液態水體或冰。
“祝融號”依靠哪些設備進行觀測?相比於同樣著陸於烏托邦平原的“海盜二號”,“祝融號”有哪些新的發現?火星上確實存在海洋嗎?
“祝融號”火星車上攜帶瞭哪些研究設備?
“祝融號”火星車所獲得的種種觀測結果離不開“祝融號”攜帶的多項“秘密武器”。
“祝融號”火星車的車頂有一個平台,平台上裝載瞭一些科學儀器。火星車的頭部有一個像柱子一樣的白色桅杆,桅杆頂部安裝有一對主相機,主相機負責導航和地形判斷,因此這一對主相機被稱作導航與地形相機。在這一對主相機的中間有一台多光譜相機,多光譜相機不僅拍攝可見光,還可以拍攝其他波段,通過研究物質的光譜可以判斷物質的構成。在“祝融號”下方接近輪子的地方還有一對避障相機。
除瞭相機設備外,火星車上還安裝有不少探測器。避障相機旁邊和火星車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台次錶麵探測雷達;還有錶麵磁場探測器,即磁力計,用於測量火星的錶麵磁場;在火星車的右側還有一個柱狀的圓筒形設備,用於判斷火星錶麵的氣候。此外,“祝融號”還攜帶有用以探測火星錶麵物質成分的探測器。除瞭這些探測觀察設備,火星車上還有一個很大的太陽能電池闆。
中國科普作傢協會會員、牧夫天文論壇創辦人解仁江錶示,比較有意思的是,在火星車的輪子附近還有一個岩石錘,用來敲擊岩石,是火星車取樣的秘密武器。
火星車行駛車轍圖(圖片來源:國傢航天局官網)
相比於美國的“海盜二號”,“祝融號”有哪些新發現?
“祝融號”在火星的登陸地點與1976年美國“海盜二號”在火星的登陸地點相近,都是位於火星上的烏托邦平原,烏托邦平原是中美共同看好的著陸點,研究者們普遍認為烏托邦平原曾經是一片海洋,曆史可以追溯到33.2億到33.6億年前。
“海盜二號”在著陸後不能隨意移動,導緻它隻能就近觀測周圍的環境,無法對一些細節展開近距離觀測。與1976年各項技術設備都比較落後的“海盜二號”不同,“祝融號”可以進行大範圍的移動,可以根據需要對感興趣的目標進行近距離觀測,能夠取得更多的物質分析信息。“海盜二號”的著陸點周圍都是玄武岩,無法移動的“海盜二號”也隻能觀測這些玄武岩。而“祝融號”發現瞭很多的巨波痕,“祝融號”發現一些比較大的岩石上麵存在波浪的痕跡,類似沉積岩的紋路,發現瞭寬達數米的由鬆散沉積物構成的風雕地貌。
巨波痕的發現錶示“祝融號”的著陸點周圍環境比“海盜二號”更復雜,通過沉積岩可以進一步尋找火星曾經有海洋或者琥珀的證據。根據“海盜二號”的觀測結果,可以得齣火星是一大塊玄武岩的結論。但“祝融號”發現的沉積岩則證明火星的地層或地質演化要比我們想象的更復雜。
火星上確實存在海洋嗎?
解仁江錶示,可以肯定的是,火星的地錶普遍有流水的痕跡。無論是拍攝的各種照片還是登陸火星觀測的結果都顯示火星上曾經存在液態水。火星上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礦物――赤鐵礦,赤鐵礦要在有水的環境下纔能形成。另一個關於火星上有水存在的直接證據是2008年6月20日美國“鳳凰號”火星探測器發現的,“鳳凰號”在火星上挖齣瞭某種白色的物質,這些白色物質幾天之後消失瞭。而隻有水冰在這種情況下纔能産生升華現象,因此研究者確定挖齣的物質是水冰。此次“祝融號”對火星上沉積岩的發現也佐證瞭火星上曾經存在液態水,甚至是海洋。
目前的研究認為,可能在41億-38億年前,1/3的火星錶麵都被液態水所覆蓋。基本上火星北半球海拔4韆-5韆米以下的平原盆地都是海洋所覆蓋的部分,包括“祝融號”登陸的烏托邦平原也是在海洋的覆蓋之下。目前有一種說法認為烏托邦平原的含水層能達到1-10米的厚度,火星上含水冰的沉積層的麵積比美國新墨西哥州的麵積還大。研究者們認為,火星上的原始海洋麵積應該超過地球的北冰洋,但由於撞擊破壞瞭火星的內核,火星的磁場因此消失,水便也和空氣一起流失掉瞭。
研究火星的目的不僅在於認知火星本身,更重要的是通過研究火星來深化對地球的認識。火星與地球相似,對火星的研究實際上也是對地球進行研究,火星相當於一個活化石,為我們預測地球的未來發展提供參考價值。
監製:白中華
記者:劉鶴佳 楊揚
編輯:潘雨薇 楊冉 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