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10:06:48 AM
在國軍眾多的抗日名將中,有這樣一位人物,他在長沙會戰中一舉殲滅瞭6萬日寇,還被授予瞭青天白日勛章。可就是這樣一位得到蔣介石信任的將軍,卻在台北死於非命,蔣介石更是親自下令處決他全傢,這是為何?其中有怎樣的隱情呢?
青天白日勛章
報考黃埔初顯神威
棄筆從戎,李玉堂初期做瞭什麼?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展開瞭對中國的大肆侵略,自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算起,這場抗戰中國人民足足進行瞭十四年。
在西安事變後,國共兩黨閤作抗日,一緻對外,初步形成瞭抗日民族統一戰綫。不得不說的是,在麵對外來侵略時,全體軍民能夠�哿ν�心,共同抵禦外敵,這是非常不易的,同時也是大勢所趨。
國民黨方麵在其中發揮瞭相當大的作用,當時蔣介石還在軍事政治以及經濟方麵都做瞭各種準備,包括在上海至南京一帶修築瞭三道國防工事,還進口瞭大量的德國武器裝備,國軍的戰鬥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國民黨內部,有個“三李一王”的美稱,他們在抗戰期間多次立下大功,打消瞭日軍的囂張氣焰。顧名思義一王指的是王耀武,而這三李就是李延年、李仙洲以及李玉堂。
我們今天說到的這個人物就是李玉堂,他齣生於山東省廣饒縣的一個富裕傢庭,算是大地主階級。雖然當時傢裏兄弟姐妹較多,但是傢境殷實的他也接受到瞭良好的教育,從小就是一位思想進步的文化青年。而且他也絲毫沒有富貴人傢公子哥的不良習氣,成績各方麵都是拔尖的。
本來李玉堂想著能夠在文化方麵有一番作為,但是在讀書的同時,他看到瞭社會的混亂不堪,軍閥混戰更是使得民不聊生。尤其是在五四運動之後,他深覺手中的書根本救不瞭國民,全國各地發生的災難性事件也深深地刺痛瞭他的心,此時的李玉堂就決定要不斷完善自己,中國纔會有救,於是他就毅然決然地投筆從戎,決定參軍保護自己的傢人和國傢。
李玉堂
1921年,李玉堂在朋友的介紹下去到瞭閻锡山的部下,當瞭一名普通士兵。但是閻锡山大傢都知道,被稱為土皇帝,內部更是勾心鬥角,腐敗現象叢生,這不是他嚮往中的部隊,李玉堂實在是待不下去,僅僅半年的時間就逃迴瞭老傢。
1923年3月,李玉堂和同鄉人一起參加瞭黃埔軍校的考試,在路途中遇到瞭同樣要報考黃埔軍校的李仙洲等人,於是便就此結識瞭。李玉堂由於從小就接受瞭良好的教育,再加上之前在軍隊裏受到瞭嚴格的鍛煉,所以體能各方麵都順利通過瞭考試,和他一起的就有5人都被淘汰瞭。
1924年25的歲李玉堂被黃埔軍校錄取,成為瞭黃埔一期生。後來的李玉堂、李延年、李仙洲三人成為瞭國民革命軍中的高級將領,還被同學們譽為“山東三李”而聞名全軍。畢業後李玉堂跟隨蔣介石南徵北戰,而且在北伐戰爭的時候率部馳援,協助主力部隊取得瞭決定性的勝利。
李仙洲
中原大戰中,李玉堂率領部下作戰,因其作戰勇猛,阻擊敵人於關鍵時刻,還被授予瞭四等寶鼎章。後來他跟隨著蔣介石幾度與紅軍交戰,在幾次圍剿失利的情況下,他就宛如一個槍手一樣,指哪打哪。1932年5月,李玉堂被升任為中將師長,這在當時算得上是不小的官瞭,說明蔣介石對他還是給予瞭重用。
作為蔣介石的皇埔傢族嫡係,李玉堂對蔣介石是絕對的忠誠,1936年他因為在圍剿紅軍時立瞭大功,被晉升為陸軍中將,獲得四等雲麾勛章。但是李玉堂這個人其實並不在意自己的官位有多大,因為他知道最重要的是蔣介石的信任,他在意的是自己手上的軍權到底有多少。
職務被撤負氣當起瞭甩手掌櫃
第10軍立功卻被罰,李玉堂還被撤職瞭是為何?
再到後來就是著名的抗日戰爭瞭,全麵抗戰爆發後李玉堂所在的第三師奉命前往上海參戰。李玉堂和眾多的愛國將士一樣,身上都有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對待日本鬼子更是深惡痛絕。
抗日戰爭
由於東北當局的不抵抗政策,很快東三省就淪陷瞭,李玉堂看到日軍在東三省快速擴軍和發動戰爭,對此他很是憤怒,發誓要給日軍最沉痛的打擊。然而,他的這種想法很快就應驗瞭,他的一腔熱血也有瞭用武之地。1939年3月20日,日軍第6師團一部對第8軍陣地發起瞭猛烈進攻,李玉堂所在的指揮部奉命抵抗。但是第八軍當時和敵人的差距實在是太大瞭,傷亡慘重。
29日,武寜淪陷後,李玉堂指揮第八軍與日軍展開瞭長達一年之久的對峙,雙方各不相讓。後來第一次長沙會戰時,李玉堂指揮第8軍配閤戰區主力部隊投入瞭反攻。
但是此時又齣現瞭一個問題,就是在1940年4月的時候,第十軍被整編後將要派入緬甸作戰,此時閤並後的第十軍軍長就是李玉堂。也就是說差一點他就被派到緬甸作戰去瞭,後來還是因為遠徵軍在緬甸失利,這一任務纔沒有被落實。其實想想也是,如果李玉堂被派瞭齣去,也就不會有此後的一戰成名瞭。
東北淪陷
雖然第一次長沙會戰中,李玉堂還沒有被人熟知,後來的第二次長沙會戰中,他就變成瞭一個讓敵人聞風喪膽的中國人。1941年9月,第二次長沙會戰爆發,當時第十軍奉命歸第9戰區管轄,並且負擔長沙的防務工作。當時第9戰區的司令官是薛嶽將軍,他命令第十軍開赴高橋、金井一帶建築防禦工事,李玉堂的作用就來瞭。
他帶領著第10軍的將士們英勇作戰,遇見日本鬼子就是乾,但是無奈日軍部隊裝備精良,而且日軍第3、6、40師齊上陣,這真的招架不住啊。在敵軍的重火力攻擊之下,也不能做白白的犧牲,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所以李玉堂就丟瞭兩處陣地,190師副師長賴傳湘也殉國,所以纔不得已被迫撤退瞭。
雖然在後來李玉堂根據地勢反擊日軍,激戰瞭四天四夜,終於等到瞭援軍,這纔沒落得個全被殲滅的下場。但是李玉堂還是因為丟瞭金井等地被撤銷瞭軍長的職務,還遭受瞭處分。
薛嶽
這讓他部下的士兵都很氣憤,自己的這個長官拼死纔保住瞭部隊,現在卻因為不得已的錯誤受到瞭處分,他們都為李玉堂感到冤屈。他們一緻認為第10軍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是最有功的部隊,不賞就罷瞭,還遭此無端責難,更不應該把軍長撤職,這一下子就成瞭群龍無首瞭。
此時的李玉堂內心也是特彆憋屈,他對此很不服氣,就開始賭氣不問戰事,整日遊手好閑,故意找茬,還每日睡到日上三竿纔起床。第10軍內部一下子變得烏煙瘴氣,連新被任命的軍長在看到此情況的時候也不好做瞭,再加上他和李玉堂之前有同期之誼,就故意推遲上任時間。
直至1941年12月,日軍集結兵力再次發動瞭第三次長沙會戰。第10軍長時間沒有軍長,這讓薛嶽很是頭疼,李玉堂深得人心,而且纔能也是真實擺在那的。所以薛嶽就想讓李玉堂重新齣山,擔任軍長再次帶領第10軍作戰。
長沙會戰
但是李玉堂這個人很傲嬌,雖然過瞭很長一段時間,但是他氣還沒有消,之前被撤職的事情他一直耿耿於懷,就沒有答應薛嶽的請求。而且第10軍雖然在剛上戰場的時候被日軍打擊瞭一下,但是後來還是在長沙外圍抵擋住瞭日軍的進攻,所以怎麼都不應該受到懲罰,李玉堂深感不公。
但是眼看著日軍就要打到傢門口來瞭,戰況緊急,不得已之下薛嶽直接請蔣介石齣馬來勸說李玉堂。
抗日泰山軍長沙大捷
一戰殲滅6萬日軍,中流砥柱李玉堂
蔣介石當時也是內心很焦灼,一聽此事立馬就一通電話打給瞭李玉堂,據當時第10軍的人員迴憶說,李玉堂接到電話後,對麵就問瞭一句“你是第10軍軍長嗎?”李玉堂迴答是,然後蔣介石隨即就問“你是黃埔第一期的學生嗎?”李玉堂又答是,於是蔣介石直接就說到“那麼長沙就交給你瞭”,沒等他再說話,電話就掛斷瞭。
蔣介石
蔣介石簡單的幾句話,就讓李玉堂心裏重拾瞭對自己的信任,雖然自己被處分瞭,但是蔣校長仍舊如此信任自己。所以這不僅堅定瞭李玉堂守城的決心,也是意味著之前的恩怨一筆勾銷瞭,纔成就瞭此後抗日戰場上的名將李玉堂。
其實李玉堂心裏也知道,再拖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可能産生他自己都無法預料到的結果,到時候可就晚瞭。所以1941年12月30日,李玉堂就重返職位,開始製定長沙保衛戰的戰略部署,還特意召開瞭發布會錶示自己要與長沙城共存亡的決心。
1942年元旦之際,日軍集結大量優勢兵力,對長沙發起瞭進攻,在李玉堂的帶領下,第10軍殺入瞭戰場。而且在李玉堂的攻勢之下,日本人一點優勢都沒有,更彆說是想要攻進長沙瞭。
進攻長沙的日軍在我方的抵抗之下,逐漸抵擋不住瞭,不得已嚮後撤退,一路上又遭到瞭各路國軍的阻擊,真是進退兩難瞭。李玉堂率領第10軍英勇作戰,擊斃瞭眾多日軍將領,他們的多名高級軍官都負傷,我們取得瞭第三次長沙大捷,也是中國抗戰史上一次聞名中外的勝利。
在這一戰中,光是李玉堂帶領下的部隊就足足消滅瞭6萬日軍,打齣瞭中國軍隊的氣勢。李玉堂本人也因此名聲大噪,被授予青天白日勛章,而他帶領的第10軍也得到瞭一個“泰山軍”的稱號,無疑是軍心大振。而這也算得上是李玉堂軍事生涯中的頂峰瞭。
在此後的長衡會戰中,李玉堂率領部下參加戰鬥,但是這場戰役到最後卻是丟瞭衡陽,李玉堂為此痛心不已。還想要自己承擔責任,在戰後主動請辭,但是沒有得到批準。抗戰勝利後,李玉堂率部駐守廣西,因為其在抗日戰爭中的卓越錶現,被授予瞭忠勤勛章以及勝利勛章。
長衡會戰
但是李玉堂對蔣介石忠誠也就意味著和正確的道路分道揚鑣瞭,尤其是國共內戰時期,解放戰爭中,驍勇善戰的他也無疑是蔣介石的一個傀儡。國民黨方麵盡失人心,解放戰爭中他們也不是共産黨的對手,所以再怎麼負隅頑抗也是隻能失敗。
不過要說的是,李玉堂雖然抵抗得瞭一時,麵對百萬解放軍他也是沒有一點辦法。在獨自捍衛兗州的時候,他隻能假裝士兵,後來化裝成農民纔得以逃脫。不過等待他的卻是國防部的審查,直到後來李宗仁上台後,李玉堂纔得以迴來。縱使李玉堂再怎麼能打,他擁有數萬之眾,軍隊在國民黨也算得上是一流的瞭,但是解放軍百萬之眾勢不可擋。國民黨軍隊接連潰敗,最終李玉堂也隻能跟隨薛嶽退守海南島。
雖然在眾多國軍將領中,李玉堂不是最傑齣的一個,但是薛嶽賞識他,還曾經是高級參議院,最後成為瞭薛嶽的副司令趕赴海南。
李宗仁
所以由此可見,李玉堂最初發跡於黃埔,又是蔣介石的學生,對這個蔣校長可謂是忠心耿耿。當時李玉堂的妻子陳伯蘭以及他的大舅哥陳石清規勸他加入我黨,但是由於局勢緊張,他一時之間也轉不過來這個彎,於是就錯過瞭大好時機。而李玉堂後來還繼續指揮著32軍負隅頑抗,在國共問題上沒有找到一個好的齣路,也就在一個側麵上昭示瞭他最後的結局。
含冤被殺死於非命
李玉堂“通共”?蔣介石下令槍決
1950年4月,解放海南的戰役打響瞭,李玉堂剛剛到任,還沒有完全掌握軍隊,所以他自己當時內心也十分糾結。
因為此前他的妻子就已經說過支持他起義,他在駐海南期間,也不想錯失這樣一位人纔,所以就想要策反,但是由於通訊中斷,李玉堂最終沒能如願。而且當時如果輕易地發動起義,很有可能一損俱損,於是他沒有下定決心,這也成為瞭他此後最遺憾的一件事。
解放海南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壓力之下,海南很快就守不住瞭,4月19日,李玉堂在增援的途中被解放軍三個師圍殲。32軍的其餘部隊也於4月25日在萬寜遭到重創,28日殘部跟隨國民黨撤往台灣。無奈李玉堂也隻能跟隨部隊撤退到台灣,後來海南島正式解放。
蔣介石此時年紀也大瞭,一次一次的失敗搞得他疑心很重,而且他這個人本來就容易脾氣暴躁,專權擅斷。所以當時很多部下都遭到瞭他的懷疑,李玉堂就是其中的一個,他來到台灣新竹之後沒多久,就被蔣介石撤瞭軍職,軍權也被沒收瞭。同時,李玉堂的妻子陳伯蘭和姐夫同時被捕,原因是通敵,也就是抓到瞭他們和共産黨聯係的把柄。
妻子和的地下黨有聯係,蔣介石怎麼會放過李玉堂,於是他也被逮捕瞭,理由就是通共。據之前在李玉堂手下共事的一個副營長迴憶,是因為他的隨從副官暴露瞭,還主動說齣瞭李玉堂之前在海南就被策反瞭。而李玉堂得知自己這個副官被捕之後,就寫信給他的大舅哥陳石清,讓他趕緊逃命,不料這封信沒到陳石清的手上,反倒被保密局截獲瞭,這也成瞭李玉堂的催命符。
其實李玉堂也沒有背叛蔣介石,他對妻子通共的情況也是一概不知的,但是蔣介石哪裏會管這些。本來根據條例,李玉堂被判處七年有期徒刑,後來增加為十五年。蔣介石在看到這一決議時,在判決書上親自寫下瞭一個“恥”字,也就是親自宣告瞭李玉堂的死亡。
雖然李玉堂為人正直,也的確沒有做什麼對不起蔣介石的事情,但是當時沒有人敢給他求情,生怕哪天這樣的禍事也落到自己頭上瞭。1951年2月5日,李玉堂和夫人被執行槍決,死於台北碧潭,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碧潭
在這之前,李玉堂還留下瞭一封遺書,上麵極言自己悲痛之情,“我命已矣,但事與我無關”,他一生為瞭國傢,為瞭蔣介石做事,死不足惜,但是這樣的下場實在是心有不甘。李玉堂還寫到希望和平之後,自己能夠葬於徐州雲龍山,令人惋惜。當時這封遺書被公示於眾的時候,大傢都驚訝不已,蔣介石也是沉默瞭很久,還有人說他後來痛哭流涕,不過是不是真的就不得而知瞭。
直至1983年7月20日,國務院批準瞭李玉堂為革命烈士,值得深思的是,在2004年,國民黨當局公開發錶瞭一則李玉堂及其夫人沉冤昭雪的啓事,還頒布瞭恢復名譽的證書。
無論如何,李玉堂是中國抗日名將,他所做齣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也是值得敬佩的英雄。感謝您的長久陪伴,原創不易,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點個贊,這將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