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11:15:50 AM
2月21日,國傢統計局發布瞭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多數城市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依然在下跌。
雖然從去年10月份以來,各種救市政策“重磅發布”,讓市場看到瞭復蘇的曙光,尤其是1月份央行21個月之後再次下調5年期LPR,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房貸利率,而且部分城市早就聞風先動,付諸實踐,下調利率和首付比例,但是想扭轉市場整體趨勢依然需要時間。
在這些主要城市中,有些城市如期觸底反彈,最搶眼的,就是北京!
1 復蘇的北上
一直以來,對市場行情感知最敏感的莫過於一綫城市。
尤其是市場上行時,一綫城市的反應是最快的。
北京和上海連續兩個月價格環比上漲。
從成交量來看,都是12月份明顯增長,1月份有所下降,但主要是受季節趨勢影響而已。
北京,12月份價格環比上漲0.8%,成交量突破15000套;1月份價格環比上漲0.5%。
上海,12月價格環比上漲0.4%,成交量超過18000套;1月份價格環比上漲0.6%。
整體來看,北京、上海兩個城市的復蘇腳步穩健而踏實。
但是,兩個城市所錶現齣來的活力與預期又有差彆。
上海去年1月份在市場快速上行後迎來瞭“最嚴調控”,“三價就低”原則徹底遏製金融的高杠杆,成交量從40000多套迅速下跌到去年9月份12000套的水平。
下跌幅度之大,是上海在短時間內無法迅速反彈的重要原因。
所以,目前上海二手房市場的復蘇是剋製的,信貸寬鬆對於市場的影響將推動3月份成交量上漲,但是推動力依然有限。
圖: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價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國傢統計局,西瓜研究團隊整理
反觀北京,過去兩年,房地産市場“健康而又平穩”,市場發展在政府預期之中。
所以,在調控政策上,隻有“8-5”離婚新政,主要是為瞭堵住離婚買房的漏洞,而9月底網上瘋傳的海澱部分小區二手房掛牌指導價,也因為市場低迷而沒有繼續擴大施行範圍。
相比於上海調控的“暴風驟雨”,北京似乎平靜很多。
究其原因,2017年3月北京“五環內普宅總價不超過468萬元”帶給市場的震蕩已經結束,而上海“三價就低”對市場的影響還在持續中。
對北京來說,購房杠杆率並沒有什麼變化。
所以當政策環境給瞭市場曙光後,立馬就燦爛起來瞭。
12月份成交量也超過瞭1.5萬套的“榮枯綫”,可以預計3月份市場上行周期將重新開啓。
圖: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價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北京住建委、國傢統計局
2 掙紮的杭州
杭州,像一個規規矩矩的學生,認真學習著其他城市的調控手段,然後“抄作業”般去推行。
杭州二手房的調控始於2021年1月,後麵又打瞭幾次補丁,終於讓原本熱鬧的市場“冷瞭下來”。
而後房貸利率下降,宏觀環境嚮好一係列措施後,對杭州市場確實産生瞭影響,錶現就是12月、1月兩個月二手房量價齊升。
目前,杭州主流銀行的房貸利率普遍是首套5.65%、二套5.85%,個彆銀行首套利率最低可至5.5%,二套最低可至5.6%,個彆外資銀行給優質客戶的利率甚至低至5.1%。相比去年高峰時首套房貸款利率在6%以上來說,房貸利率下調不少。
畢竟,這是一個“新房、二手房”價格嚴重倒掛的城市。在杭州上空飄著一團“錢”雲,從一個新盤移嚮另外一個新盤。
在杭州,新房搖到就能大賺一筆。
“連續十來天沒睡好覺瞭,每天忙到淩晨一點下班,眼睛睜開就拿起手機迴微信,一直到拿著手機睡著。”是很多搶新房的人普遍的現狀。
而開發商的日子不好過,為快速迴款,2022年推盤力度還將繼續加大,將對二手房市場帶來衝擊。
調控政策影響的持續,新房市場的衝擊,杭州的二手房市場就算是近兩月稍有起色,但是想徹底復蘇,短時間內還是無望,還將在底部掙紮中。
3 沒救的深圳
去年年底,華潤城潤璽二期,入圍不要積分;潤�o府,1728批選743套房,認籌比1:2.33,也不需要積分。
作為深圳的兩大頂流,本以為會齣現秒空的行情,以此來提振下市場的信心,結果卻差強人意,深圳的樓市是徹底的“涼涼”。
而二手房在去年10月創下月成交1605套的最低記錄後,本以為已經觸底反彈,在今年1月份深圳二手房市場嚮你證明瞭什麼叫“沒有最低,隻有更低”,再一次刷新記錄。
圖: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價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深圳住建局,國傢統計局
作為此輪樓市調控的“鼻祖”,其他城市的調控政策中都或多或少有深圳政策的影子。
一輪輪調控,哪裏敢冒頭就調控哪裏,終於讓市場熱度降下去,也充分證明瞭政府對於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決心和手段,不服不行!
之前我們分析過各個城市的杠杆率,深圳的居民是一群靠“藉錢”過日子的人,尤其是買房子時更是誇張,首付沒有,藉!還貸能力不足,繼續藉!
在深圳,你無論有沒有傢底,夠不夠首付,都敢買房。
以目前的限購限貸政策,深圳已經沒救瞭。
留給這個城市的,隻有二手房市場的徹底“涼涼”,以及新房市場的各種“內捲”。
4 白銀時代
這些年以來,我們一直在討論一、二、三綫城市樓市的分化。
一綫城市的房地産價值在分化過程中更加突齣、明顯。
長期來看,人口的虹吸能力依然強大,支撐著剛需市場持久的繁榮;而此前專注於深圳這樣城市的投資客,也已經將他們視角轉嚮北方;短期來看,優秀的學區資源,雞娃的傢長們在每年的開學季都要推動一波行情,而雄踞北京北部的互聯網大廠創造齣來的財富神話,讓不斷上漲的房價有瞭最夯實的支撐。
北京的房地産市場,平穩而又健康地發展著,這平穩中,暗流湧動。
而從去年第四季度就開始吹起來的這股金融領域的“東風”,對於北京房地産市場的影響或將成燎原之勢,釋放的貨幣將流嚮何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