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2:03:29 PM
黃埔軍校開先河
1917年-1918年的《西原藉款》簽訂後,由於給瞭段祺瑞的皖係政府巨大的貸款,為瞭保證貸款不會打水漂,日本政府全麵支持段祺瑞,禁絕國內給予中國當時非皖係的政治勢力匯款。
從清末以來,就是國民黨(含之前的同盟會)的最主要外援的日本民間匯款,就這麼被日本政府強行掐斷瞭。受此影響,在南方廣州建立臨時政府的國民黨,亟需找到新的外援。
而這時新生的蘇聯政權為瞭打破外交孤立,所以也在中國積極尋找閤作夥伴。當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後,孫中山先生主動嚮當時新成立的蘇維埃政府錶示瞭祝賀,這讓蘇聯對於孫中山先生頗為在意。兩者間接觸後,都感覺對方是一個可以結交的對象。
越飛
蘇聯當時在中國尋找閤作夥伴的代錶叫做越飛,他當時中意的是吳佩孚、孫中山、陳炯明。因此,越飛遊走與三方之間,試探他們與蘇聯閤作的可能性。
吳佩孚這人跟誰都不願意太深入閤作,對於蘇聯伸齣的橄欖枝他一直不願意接,其後在五卅運動中他血腥鎮壓工人,於是蘇聯徹底放棄瞭他。而陳炯明這人的眼界太窄,他眼裏隻有廣東那一畝三分地,自然蘇聯在與孫中山接觸後便放棄瞭他。
對於蘇聯伸齣的橄欖枝,三人中也隻有孫中山錶現得最為積極,因此蘇聯的目光集中到瞭孫中山先生的身上。
在蘇聯齣人齣錢之下,廣州軍政府得以在廣州市郊黃埔的原水師學堂和陸軍小學舊址,建立起一所新的軍校,這就是著名的黃埔軍校。隨著黃埔軍校建立,國民黨開始有瞭真正屬於它的獨立軍事力量。
而蘇聯對國民黨建立軍事力量的幫助,可不僅僅隻是一個黃埔軍校。
據黃埔軍校教授部主任王伯齡迴憶,軍校尚未開始教學前,孫中山先生曾經批示廣州兵工廠,嚮黃埔軍校提供300支粵造水連珠步槍(既俄國的莫辛納甘步槍)以作軍事訓練之用。可廣州兵工廠對孫中山這個大元帥的命令卻陽奉陰違,僅僅隻撥給瞭黃埔軍校30支步槍!
廖仲愷為此與廣州兵工廠多次交涉,然而有陳炯明在背後撐腰的廣州兵工廠,對於廣州臨時政府的指令置若罔聞。
眼看黃埔軍校就要開始教學,可是連學員使用的槍械都沒有,就在黃埔軍校教職員對此感到一籌莫展之時,突然蘇聯代錶通知黃埔軍校校方到碼頭去接收貨物。
黃埔師生到瞭碼頭一看貨輪上的貨物,一下子都歡呼雀躍起來。
蘇聯一次給黃埔軍校運來瞭全部配備瞭刺刀的水連珠步槍8000支!每一支槍備彈500發!另外同船運到的還有15挺機槍、10支手槍、2門火炮、兩輛裝甲汽車,另外還有炮彈若乾發!
原本隻有一個警衛排武裝的黃埔軍校學生軍,一轉眼便擁兵一個師,一夜之間成瞭廣東地區裝備最精良兵力最雄厚的武裝力量。正是有賴於蘇聯的大力支持,纔使得後來黃埔學生軍先是掃平瞭廣州商團的叛亂,接著收拾瞭一直在一邊虎視眈眈的陳炯明。
黃埔學生軍是日後國共兩軍的母體,中國大地其後三十年間呼風喚雨的人物,多齣自於此軍。據不完全統計,蘇聯在北伐開始前,一共嚮國民黨提供瞭步槍26000支,子彈1600萬發,機槍90挺,火炮24門。
除瞭軍事援助,蘇聯還積極為廣州軍政府提供經濟援助,正是有賴於蘇聯提供的保證金,廣州臨時政府纔得以發行自己的貨幣。蘇聯不但每月定時給廣州臨時政府提供財政支持,還為廣州大小報社提供財政支持。而且所有的蘇聯顧問和人員工資都是由蘇聯政府發的,沒花廣州軍政府一分錢。
蘇聯在三年間,纍計援助瞭國民黨價值2700萬大洋的裝備和現金!一手扶持國民黨從珠江流域打到瞭長江流域!
蘇聯不但援助瞭在廣州的國民黨,還援助瞭西北的馮玉祥。
1925年4月起,蘇聯先後嚮馮玉祥提供瞭大概價值1500萬大洋的武器裝備和資金。而得到蘇聯大力援助的馮玉祥西北軍,在北方成功地拖住瞭吳佩孚軍隊,為北伐軍勢如破竹一路北上立下瞭汗馬功勞。
國軍之所以能建立起來,無疑得感謝蘇聯早期對國民黨的經濟和軍事援助。
毫不誇張地說,蘇聯是民國之母,國軍之父。
隨著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叛變革命,蘇聯與國民黨之間關係進入瞭一個低潮期。但是,蘇聯對國民黨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情結,雖然國民黨在蔣介石的帶領下,走上瞭蘇聯所不願見的道路,兩者關係卻並沒有徹底決裂。
蔣介石也沒把事情做絕,對於蘇方顧問隻是驅逐瞭事,因此雙方私下依舊保持著一定的聯係,1932年蘇聯還與民國確立瞭正式的外交關係。
抗戰危難見真情
到瞭1937年,隨著七七事變爆發,蘇聯與國民黨的關係又再一次熱絡起來。
全麵抗戰剛爆發,美國就‘大公無私’地宣布中日兩國違反瞭國際法,因此對兩國都采取運輸限製措施。措施規定中日兩國不得租用第三方船隻到美國港口運載貨物,兩國隻能是用注冊地在兩國的商船到美國進口物資!美國公布的限製措施還特彆強調,任何第三方船隻從美國運走的貨物,都不得以中日兩國為最終目的地!
美國的這個運輸限製措施顯然隻針對中國,日本是當時世界上除英國之外,民用商船注冊噸位第二大的海運大國;而日本占據瞭中國的沿海,封鎖瞭中國的港口,中國的商船根本沒法齣海,所以當時中國從外國進口的物資必須通過中南半島轉運。而美國的限製措施,徹底斷絕瞭中國從美國進口物資的渠道。
美國的行為說明,投靠英美的民國蔣政府,在全麵抗戰爆發後卻被英美所拋棄瞭。
走投無路的蔣介石這時又想起瞭老大哥蘇聯,於是他嚮蘇聯發齣瞭求救信號,而接到蔣介石求救信號的老大哥蘇聯,不計前嫌立即行動起來。
全麵抗戰爆發的第二個月,既1937年8月蘇聯首批援助物資便送到瞭民國政府手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1月蘇聯在還沒有與民國簽訂正式協議時,便組織起瞭一支由500輛吉斯5型卡車組成的龐大車隊,浩浩蕩蕩地從新疆的陸路口岸駛入中國境內。這些卡車上滿載著民國政府從蘇聯賒購的1500噸汽油,而這500輛卡車在進入中國境內後便沒有再返迴蘇聯,它們全部被贈送給瞭民國政府!
蘇聯在1941年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行動前,共計嚮民國政府提供瞭價值至少3億美元(當時一美元等價0.89剋黃金)的裝備和資金!而且蘇聯還給民國政府采購的物資,全部按市價打瞭八摺!
正是有賴於蘇聯的大力支持,民國政府纔能在武漢會戰中堅持五個月,也纔能在1939年年中到1940年期間,接連對日軍發起多次反攻。
由於納粹德國發起瞭巴巴羅薩行動,蘇聯對民國抗戰的援助纔中斷。而其後嚮民國提供幫助的美國,根據《劍橋民國史》所記錄,一直要到1941年下半年纔開始嚮民國提供武器裝備。而西方國傢在抗戰時期嚮民國提供的援助,直到1943年下半年纔超過蘇聯提供的援助。
解放戰爭選邊站
而其後的解放戰爭中,本該作為天然支持者的蘇聯,卻對民國繼續情有獨鍾。在國共和談中,蘇聯一直敦促對國民黨做齣讓步,還直言不具備統治國傢的能力。
在1946年1月16日,民國與蘇聯在莫斯科簽署瞭《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後,隨即蘇聯便履行條約義務,從東北各地大規模迅速撤軍,為國民黨軍搶占東北大開方便之門。而且蘇軍還將日軍遺留在東北的武器裝備盡可能運迴國,這使得進入東北的部隊槍支彈藥嚴重匱乏,在早期與國民黨軍的交鋒中吃瞭不少虧。
到1949年1月10日,陳官莊戰役塵埃落定,杜聿明集團26萬餘人全軍覆滅,國民黨在長江以北的統治也宣告瓦解。眼見解放軍渡江已經是箭在弦上,民國政府企圖玩和談把戲苟延殘喘,還白日做夢地提齣瞭劃江而治的提案。
這種提案當然是不會同意的,可蘇聯卻建議接受民國提齣的劃江而治的提案,這當然遭到瞭一心統一中華的領導人的斷然拒絕。
1949年1月18日,行政院長孫科通知駐南京的各國使領館,民國政府機構將南遷廣州,要求這些使領館隨民國政府遷往廣州。然而此時眼見民國大廈將傾,以美國大使司徒雷登為代錶的各國大使,對於民國政府的遷移使館照會都視若無睹,最多也就是派齣一些低級外交人員到廣州去做做樣子。
不過,這些使館裏麵卻有一個例外。
在接到民國遷館通知後,蘇聯大使羅申嚮莫斯科徵求意見。隨後發生的事情,驚掉瞭在南京的外交使節們的下巴,蘇聯大使羅申帶領主要使館人員遷往瞭廣州!僅留下少數外交人員繼續留駐南京的使館!
蘇聯為何會在西方國傢集體都不理睬民國遷移通知的情況下,卻將使館遷往廣州?
對此蘇聯政府派往西柏坡的特使米高揚,也有沒給齣閤理的解釋,使得這件事至今都是一個外交界的未解之謎。
這件事雖然領導人們沒有深究,但是無疑在他們的心中對老大哥留下瞭陰影。
蔣公日記載謎案
蔣介石退往台灣島後,蘇聯和國民黨的聯係並沒有就此終結。
1969年3月,中蘇兩國在珍寶島發生瞭衝突,這使得兩國關係急劇惡化,甚至一度到瞭全麵戰爭的邊緣。而在珍寶島衝突發生前,中蘇之間的關係就已經十分緊張,所以蘇聯這時又一次將目光投嚮瞭蝸居台灣島上的國民黨。
1968年10月,《倫敦晚報》記者路易斯躥訪台灣,在他秘密訪問台灣的10天中,他見到瞭蔣經國。蔣經國與路易斯接觸後發現,路易斯這次到訪台灣是為他背後老闆跟國民黨談閤作來的,這令蔣經國怦然心動立即匯報給瞭蔣介石。
聽瞭蔣經國的匯報後,蔣介石陷入瞭沉思,他指示自己的大公子:暫時不與路易斯深入接觸,蘇聯很明顯隻是想利用我們。
沒錯,路易斯正是蘇聯方麵派來的密使,蘇聯通過路易斯嚮蔣介石傳話,可以為反攻大陸的國軍提供武器裝備。蘇聯錶示武器裝備可以由蘇聯秘密運到登陸點交給國軍,並且國軍發起登陸的同時,蘇聯會在中蘇邊境製造事端掩護國軍登陸!
然而就在蔣介石還在試探路易斯所言真實性時,1969年9月11日,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與我國的周恩來總理在北京會麵後,中蘇兩國關係迅速緩和。蔣介石眼見與這種情況,認為再和蘇聯談閤作已經沒有基礎瞭,最後蘇聯多半會賣瞭國軍,所以這次蘇聯與國民黨的接觸無疾而終。
這件事隻記載在蔣介石的日記當中,其真實性尚待考證。
縱觀曆史事件,蘇聯對於國民黨一直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特彆情結,中蘇交惡或多或少和蘇聯的這種情結有所關聯。
覺得碼字的文章還行,走過路過看過請贊個粉個轉個。
謝謝大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