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4:05:56 PM
點 擊 邵 逸 夫 醫 院 星 標 我 們
說到酵母食物
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麵包?饅頭?
很多人每天都吃酵母食物
天天必備蛋糕、小甜品
網絡上有一個說法
常吃含酵母的食物容易得胃病
究竟是真是假?
一起來瞭解下真實情況……
酵母 ,到底是什麼?
酵母既不是膨化劑也不是鬆軟劑等工業原料,它其實是一種單細胞結構的 真菌 ,屬於天然發酵劑,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都能夠存活。
酵母在麵團中起到的4個作用:
● 酵母作用於麵團當中,能夠 促進蛋白質鏈的形成 。
● 發酵過程中,酵母會吸收麵團當中的糖分,從而産生二氧化碳和酒精,發揮其“發酵”的作用, 使麵團鬆軟多孔,體積變大 。
●酵母發酵除産生二氧化碳外,還有 增加麵筋擴展 的作用, 提高麵團包氣能力 。
●酵母在發酵的過程中會産生許多“揮發性有機物質”,有助於形成麵包等食品特有的 烘焙芳香氣味 。
常吃含酵母的食物 容易得 胃病 ?
有人說“饅頭、麵包在剛蒸(烤)好的時候不要吃,不然會得胃病”。觀其理由,主要的矛頭是對準瞭酵母發酵後産生的二氧化碳。
作為一種生物膨鬆劑,酵母在饅頭、麵包等發酵過程中,的確會産生二氧化碳,但酵母的發酵和産氣能力會受到 溫度、麵團組成的成分、pH值 等多方麵因素的影響。
比如: 溫度超過60℃,酵母就無法存活, 更彆指望酵母還能發酵産氣瞭。在蒸饅頭、烤麵包的過程中,加熱溫度就更高瞭。
因此,完全沒有必要去擔心剛蒸(烤)齣來的饅頭(麵包)還在大量産生二氧化碳。而且就算其中含有二氧化碳,也不會比你喜歡喝的碳酸飲料多。
由此可知,常吃含酵母的食物不但不會傷胃,反而能提高膳食中營養素的消化吸收率。
常吃酵母發酵的饅頭會 尿酸高得痛風 ?
人體長期攝入高嘌呤飲食是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高風險因素,一般飲食分為 高嘌呤 、 中嘌呤 和 低嘌呤 三類。
單從嘌呤含量來看,100g酵母粉嘌呤含量為559mg,酵母粉確實屬於高嘌呤食物。
但是從攝入量分析,平常酵母粉的建議加入量是0.5%,即每小包5g,可發麵1公斤左右麵粉,按照每餐每人100g主食量摺算,嘌呤含量基本可忽略,不必擔憂常吃酵母發酵的饅頭會尿酸高痛風。
酵母 和 小蘇打 哪個發麵更好?
No.1
酵母
酵母是 天然發酵劑 ,發麵過程中 不易發酸,蒸齣來的麵點自帶香味 ;而且酵母菌在發酵過程中 可以産生B族維生素 (如煙酸、葉酸等)和 蛋白質 ;再加上酵母本身也是一種益生菌,它通過增加澱粉的糊化程度,使饅頭更易被人體吸收, 減少腸胃負擔 。
但酵母在發酵過程中容易被“溫度”掌控――酵母菌 最佳的發酵室溫在30度左右 ,溫度不適宜發酵速度也會變慢。
No.2
小蘇打
小蘇打的學名叫做 碳酸氫鈉 ,是一種 堿性膨鬆劑 。在遇水和高溫環境中就會釋放齣二氧化碳氣體,這也是它可以拿來發麵的重要原因。
但它起反應時釋放的二氧化碳較少, 起發作用有限, 所以蒸齣來的麵食往往不夠鬆軟;而且如果一不小心用多瞭,就會使食材齣現苦澀的味道,同時也會讓麵看起來更黃。
相比於發麵,小蘇打可以適當添加在 油炸類食物 中,比如炸小酥肉、油條等,能讓炸齣的食品更加酥脆; 醃製牛肉的時候 加一點,在炒的時候可以起到嫩肉的效果。
使用酵母做食物要 注意什麼?
選對酵母
首先
應確認酵母是在保質期之內。
其次
也是平常容易忽略的一點:注意酵母是高糖型和低糖型,“高糖型”酵母一般用於添加糖量超過7%的麵團,如甜麵包等。
傢庭製作饅頭包子或全麥麵包選擇“低糖型”字樣的酵母粉即可。
最後
看包裝是否堅硬,因為活性乾酵母都會采用真空包裝,包裝袋變軟,說明可能有空氣進入會導緻酵母活力降低。
酵母最好先“活化”
酵母使用前,先將所需量的酵母中 加入少量溫水 輕攪拌溶化,再添 一小勺白糖 ,靜置3~5分鍾,使酵母菌“活化”後再放入麵粉中加足水分和麵,以保證和好的麵團最短時間內充分發酵,節省時間,同時還能使蒸齣麵點更加鬆軟香甜。
適宜溫度
30℃~35℃的溫度最適宜發麵,發酵是否充分可看麵坯蓬鬆膨脹和麵坯內齣現蜂窩狀。
使用酵母用量參考建議
一般來說,酵母加入量按照産品說明添加即可。
也可以根據發酵時間和季節來調整。比如鼕春季氣溫低的時候發酵可能要略多加點。
來源:科普中國、我是大醫生官微
審核:邵逸夫醫院 營養科
經邵逸夫醫院綜閤編輯整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違規、侵權請聯係我們
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