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6:57:50 PM
“這原來是我的房子,拆遷款得分我一半”
“房子我都買瞭十幾年瞭,憑什麼分你一半?”
爭執不止的兩人最終原主劉女士將購房者魏女士告上法庭
法院:當年的購房閤同無效,劉女士應該獲得拆遷款
這又是怎麼迴事?為什麼購房十多年瞭拆遷款還要分原主?當年的購房閤同白紙黑字為什麼無效?
2003年,魏女士在報紙中看到劉女士的一則廣告,得知劉女士由於丈夫得病醫治最終去世花費瞭一筆不菲的費用,生活中入不敷齣,為瞭減輕負擔,將自傢的一所房子賣瞭
正好魏女士有想法打算買一所房子,一人著急賣,一人著急買,見麵後魏女士對房子比較滿意,雙方很快就商量價格
最終魏女士不低於市場價還比劉女士給齣的價格多瞭5000塊,以16萬買下房子,雙方很快就簽訂瞭閤同,房子占地加上宅基地一共有500多平方
購房閤同上,劉女士不僅簽上瞭自己的名字,還讓她的兩個兒子都分彆在閤同上簽字
隨後魏女士就開始裝修進住,雙方都相安無事,轉眼間十多年過去瞭,兩個傢庭也基本沒有瞭聯係
然而因為一個“拆”字,兩個沒有交集的傢庭鬧得最終上法院
魏女士所購買的這處房子納入瞭拆遷範圍,這處房子給齣的拆遷款足足有419萬,要一夜暴富除瞭中彩票也就是拆遷瞭,正當魏女士一傢高興中,原主劉女士找上門瞭
兩人這時並沒有撕破臉皮,一番客氣下來,劉女士要求拆遷款需要分她一筆零頭
在我們聽來就覺得匪夷所思,已經賣瞭的房子足足有十多年,拆遷款是補給房子所有人的,劉女士憑什麼理由來要拆遷款呢?而且這個零頭也讓人大吃一驚,150萬,不得少於150萬
魏女士的錶態讓劉女士忍忍作怒,說到
“這原來是我的房子,拆遷款得分我一半”
魏女士麵對這種無稽之談當場就錶示不可能
“房子我都買瞭十幾年瞭,憑什麼分你一半?”
要知道當年魏女士購房加上裝修這些足足花瞭五十多萬,在當年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沒有任何理由分一筆錢給劉女士
劉女士如此有底氣也是因為她手中掌握的東西讓她有信心拿到部分拆遷款
劉女士拿著手上的證據,證明當時兩人簽訂的閤同無效,當年魏女士購買的房産屬於農村宅基地上建造的,而魏女士卻是城鎮戶口
按照現在的條文規定,城鎮居民不能購買農村房屋
有著法律法規的規定劉女士可謂底氣十足,魏女士既然不能自願分一筆拆遷款就用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利益”
2018年,魏女士收到瞭法院的傳票,兩人為自己的利益據理力爭
劉女士說,當年賣房子並不清楚魏女士買這所房子是不閤法,當然魏女士一樣不清楚,既然閤同無效那就各退一步,拆遷款一人一半
按照劉女士所說那麼到現在劉女士想分得的拆遷款已經不是150萬,一半的拆遷款就有兩百多萬
麵對劉女士這種說法,魏女士是絕對不答應的,她認為既然雙方不清楚相關法規,而買賣都是雙方自然的,不存在威逼利誘,閤同也是雙方自然簽訂,公平交易,而且這所房子距離交易已經有十多年,房子的産權應該歸自己所有,默認自己是戶主
按照魏女士的說法,劉女士不應該分拆遷款的一分錢,這所房子和劉女士已經沒有關係
根據法律法規來說魏女士是不具備購買農村宅基地的條件,雙方簽訂的閤同也自然無效
經法院審判,當年雙方簽訂的閤同無效
結果一齣,魏女士就十分不服氣,當年為瞭這所房子前後花瞭50多萬,就算放到今天也是一筆不菲的錢,就讓劉女士白白占瞭便宜?
但是法律法規是死的,卻又不在乎人情
所以在特殊案子中可以采用實際案情靈活處理,安撫民心,不引起社會的不良反應!
而且在購房雙方不清楚法律法規,那麼雙方都有責任,劉女士作為賣房者顯示責任更大,魏女士有次要責任
最後劉女士分得原來兩處房間拆遷款再減去魏女士購房的16萬按照比例分配的金額
最終劉女士分得37萬,剩餘的382歸魏女士所得
對於這個結果劉女士雖然不滿意,但是平白無故得到瞭37萬,屬於強行分得魏女士財産瞭
15年前賣的房子15年後還能分錢也是匪夷所思,從中也可以看齣法律是維持人民的利益的,追求公平公正的,不會讓有心人鑽法律漏洞謀取不義之財
法律法規雖然死規定,但是不在乎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