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1/2022, 9:44:23 PM
無論是互聯網、電視上、地鐵內、路邊亦或是商場裏,各大運動品牌的跑步用品廣告隨處可見。比如這樣的:
這樣的:
和這樣的:
但大多數人可能並不知道,為瞭突齣視覺效果,體現所謂的“運動範兒”,這些廣告海報上的跑步動作往往有很多錯誤。
換句話說, 如果照著廣告上那些俊男靚女的樣子去跑步,你離傷痛就不遠瞭。
下麵我們列齣幾種常見且高風險的錯誤動作,以及正確跑姿建議,供各位跑友們參考。
錯誤動作1
大跨步前進
受傷指數:★★★★★
▲ 錯誤海報實例
>> 跨步受傷原因分析
首先,“大步流星”的動作影響瞭跑步的經濟性。大跨步動作的腳步落點相對身體位置比較靠前,會給跑步帶來“製動”的效果。
可以體驗一下――按照海報上的這種動作落地,前腳觸地後會頂住地麵,導緻身體很難繼續前進,讓你辛辛苦苦加起來的速度歸零。開車時候踩一腳油門,又立馬踩刹車,必然又慢又費油。跑步同理,大跨步會直接影響跑步的“經濟性”,浪費瞭太多的體力,也影響速度和成績。
其次,大跨步動作容易導緻腰部、膝蓋和腳踝的傷痛。如果僅僅是跑得慢一點、纍一點,對於健身的跑友來說倒也不算大問題――“反正我也沒打算破世界紀錄”。
但大跨步給身體帶來的受傷風險,就沒有人可以無視瞭。一方麵,大跨步的製動效果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瞬間衝擊力(剪應力),由於此時身體處於僵直狀態,缺少緩衝姿態,所以這些衝擊力會直接作用到身體的脆弱點:關節上,包括踝關節、膝蓋等。
另一方麵,跨步時前送大腿的動作,對髖部的靈活性要求較高,對於沒有做過專項訓練的大多數跑友而言,髖部靈活度不足,勢必會導緻腰部的代償動作,也就是靠“扭腰”來“送胯”。腰畢竟不是麻花,扭啊扭啊就自然容易腰疼瞭。
>> 跨步,如何改正
跑步時,前腳的落地位置應該盡可能靠近身體中心的垂直點。這樣可以提高兩腿轉換的效率,減少不必要的發力和受傷風險。就像下麵這張照片中的一樣:
不要刻意“邁腿”,而是讓身體保持一定的前傾,前腿保持放鬆,身體帶大腿、大腿帶小腿,自然前移,就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步伐落點。
錯誤動作2
腳後跟落地
受傷指數:★★★★
▲ 錯誤海報實例
>> 腳後跟落地受傷原因分析
人體的腳後跟部位,本身沒有任何緩衝的部分,因此後跟著地會令衝擊力直接傳遞到腿部和膝關節,讓膝關節承受更大的壓力,也就帶來瞭更大的膝蓋傷痛風險。
有些跑友會覺得,後腳跟著地有問題,那我們就用前腳掌著地好瞭。可是,以筆者身為跑步教練和跑步論壇傷痛版版主所遇到的大量案例來看,許多跑友自以為是“前掌著地”,到受傷後纔發現其實自己一直是在“踮著腳跑”。這樣的“前掌跑法”同樣容易導緻腳踝和小腿的傷痛。
>> 腳後跟落地,如何改正
腳後跟著地也不對,腳前掌著地也不對,到底應該怎麼做呢?專業的建議是:
・ 落地時候,保持腳踝放鬆;
・ 控製落腳點的位置(參見第一條)和閤理的身體前傾;
・ 讓腳掌自然著地。
錯誤動作3
後腿拖在身體後麵
受傷指數:★★★
▲ 錯誤海報實例
>> 後腿拖在身體後麵, 受傷原因分析
正如上圖中看到的,很多跑友的後腿會拖在身體很後麵的位置。這個動作看上去似乎沒有大問題,但實際上有很多負麵影響:
由於後腿前移需要較多時間,導緻步頻無法提高,影響瞭跑步速度;
此時的支撐腿需要有一個“蹬地”的動作纔能後腿超前。這個動作會給腿部和腳部帶來額外的壓力,所以容易導緻好幾個部位的疼痛:膝蓋、小腿脛骨、腳踝、足底。
>> 後腿拖在身體後麵,改善建議
在跑步過程中,有意識的把後腳拉起到臀部下方,越早越好!如下圖的兩位領先選手,他們在前腳落地的同時,就已經開始拉起後腳瞭。
注意,拉起的動作,不需要刻意的往前送後腿的大腿,而更接近於“摺疊”的動作,讓後腿的小腿垂直嚮上靠近臀部即可。
摺疊的幅度根據跑步速度自然調整,一般長跑的速度下,下圖中的摺疊幅度已經足夠。
錯誤動作4
彎著腰跑
受傷指數:★★★
▲ 錯誤海報實例
>> 彎著腰跑,受傷原因分析
上圖中的這位模特是效力於MLB的台灣著名棒球手,身材魁梧健壯,衝擊力十足。
但如果你學他的跑步動作……那恭喜你,用不瞭多久就要來傷痛版報道瞭……除瞭後腿拖後,這張照片最大的問題是肩膀往前傾,但臀部卻留在後麵,也就是俗稱的“彎著腰跑”。
如果接受過工廠安全教育或健身私教的指導,應該聽說過“絕對不要彎著腰搬重物/提杠鈴”的講法,因為如果彎著腰發力,很大部分的力量會聚集在腰椎上,容易“閃腰”。
同理,彎著腰跑步,一樣會導緻腰部過度負擔,引發腰部疼痛。
>> 如何不再“彎著腰”跑
跑步過程中,應盡量保持頭部、肩部、臀部和支撐腳在一條直綫上。這樣身體受到的應力會均勻散布,不容易引發傷痛。
大牌産品人人愛,但大牌廣告卻不能來者不拒。身為跑者,忘掉廣告、影視劇裏那些浮誇的形象,踏踏實實學習和實踐跑姿纔是王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