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8:39:49 AM
前言
《僞裝者》是一部非常精彩的諜戰劇,有不少人都對其中大哥明樓這個角色印象深刻。其實在民國時期,間諜想要竊取情報,所麵臨的狀況會更加復雜,鬥爭也更加驚險。那些間諜錶麵上是一種身份,背後卻變幻莫測。
甚至有時候為瞭組織利益,他們還要深入敵人內部,僞裝潛伏多年纔能達到目的。
《僞裝者》中,明樓這個角色並非沒有原型,他的原型就叫做袁殊。袁殊是非常不得瞭的五重間諜,他究竟有怎樣的人生經曆呢?
對國民黨失望
袁殊齣生在一個富裕的傢庭,父親是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作為父親最得意的兒子,袁殊從小受到瞭很好的培養。但是他卻沒有長成一個紈絝子弟,而是對當時中國的國情,有著自己的思考。
他知道自己正處於一個時代變化之中,為中國找到將來的齣路,是每一個國民應盡的義務。後來他果斷地參加瞭北伐戰爭,在袁殊心裏,隻要北伐能夠勝利,中國就能迎來光明的前途。可是之後的事情,卻讓袁殊意識到,自己還是太天真。
在北伐馬上就要勝利的時候,蔣介石卻派國民黨製造瞭“四一二事變”,大肆捕殺共産黨人。
袁殊對於蔣介石的行為非常失望,所以他積極營救瞭很多共産黨人,而且還創辦瞭刊物。他希望喚醒更多讀者的覺醒,共同為瞭中國命運而奮鬥。
通過這件事情,袁殊的進步思想引起瞭中央的重視,雙方通過機緣建立瞭聯係。
袁殊在前期的迷茫之後,終於找到瞭自己的信仰,他堅信共産主義纔是救亡圖存的道路,於是堅定瞭加入組織的決心。經過考察,中央將袁殊發展成為地下黨人,並交給他很多特殊的任務。
我黨告訴袁殊,讓他不動聲色繼續潛伏在國民黨內部,方便我方獲取更多機密的情報,找到閤適的時機裏應外閤。
根據我黨的指示,袁殊想方設法進入瞭軍統,還混成瞭軍統的高層,在這裏有著各種的一手情報,方便為我黨提供信息。
而軍統的身份也是秘密的,袁殊對外的形象還是一名記者。上海新聞界沒有人不認識袁殊,他消息靈通八麵玲瓏,是上海灘具有影響的人物。
在三重身份之中,袁殊並沒有迷失自我,他的心依舊是偏嚮共産黨的,他套取的大量情報送到我黨手中,避免瞭很多危險情況的發生。不少共産黨人因為袁殊的情報,在被陷害之前就提前逃生瞭。
結交黑白兩道
袁殊在活動的過程中認識瞭杜月笙,杜月笙是上海的黑幫人物,在上海呼風喚雨,他在和袁殊聊天時發現非常投緣,馬上就和對方結為好友。
而袁殊也是來者不拒,有意利用他,畢竟有時候需要用到江湖勢力,而杜月笙就是最適閤的人選。於是,錶麵上袁殊故意迎閤杜月笙,甚至還加入瞭青幫。
人人都知道,他和杜月笙、黃金榮成為瞭把兄弟,因此在很多場閤都會給他一分薄麵,袁殊因此在社會上越來越吃得開。到現在為止,他已經有四重身份,共産黨,國民黨,記者,青幫人物。
袁殊曾經在日本留學過一段時間,他的日語非常流利。這為他深入日本人內部,提供瞭很好的條件。
所以,袁殊與日本人也相處得如魚得水,有一個日本人名叫岩井英一,他非常看重袁殊的記者身份,又知道袁殊在黑白兩道都非常有地位,於是便有意招攬。
袁殊憑藉著智慧,很快取得瞭日本人的信任,甚至還為日本人提供我黨的過時情報,得到上級的重任。
有一次,他還利用從日本人那裏套取的情報,炸掉瞭日軍的軍火庫。日本人怎麼也想不到,眼前這個溫文爾雅的男人,竟然是個深不可測的間諜。
當時日本投降之後,有很多財物都無法帶走,袁殊便利用和日本人的交情,將這些財物收編過來,偷偷地交給瞭共産黨。
捲入冤案
雖然袁殊一直隱蔽得很好,但是沒有不透風的牆,1946年時,還是有人暴露齣瞭他間諜的信息,袁殊得知消息之後,為瞭避免被追殺,馬上逃往瞭蘇區。
從此之後,袁殊不能再用本名,他隱姓埋名,把自己當成普通人。就這樣流浪瞭幾年,讓袁殊身心疲憊,但是想到自己曾經做的大量間諜工作,為我黨的最終勝利作齣貢獻,袁殊心裏還是稍有安慰。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袁殊終於可以安下心來。不用再過動蕩不安的生活,他在中央情報部門,繼續負責情報收集。但是好景不長,袁殊牽連到瞭一件冤案當中,被投入瞭大獄。
在獄中袁殊迴顧瞭自己動蕩的前半生,他並沒有放棄追求,而是利用這個時間,翻譯瞭很多外國書籍。
過瞭很多年,袁殊終於被證明瞭清白,但齣獄後的他,整個人也滄桑瞭很多。唯一沒變的大概隻有他那顆追求進步的精神,此後就投入到瞭學術研究當中。
結語
如果問袁殊是不是後悔,想必他一定不會。雖然前半生帶給他很多驚險,但是追求乾一番事業的他,是不會讓自己碌碌無為的。在時代的洪流中堅定信念,不盲從,不依附,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他是真正內心強大的人。
周鏇在國共兩黨和黑白兩道之中遊刃有餘,還得到瞭自己想要的情報,他的能力不是普通人所能及的。
也許曾經和他打過交道的人,直到最後纔發現,原來眼前的袁殊並不是那麼簡單。
他曾經受到誘惑,也曾經受到威脅,這一切都沒有辦法改變他的原則。即使發生瞭冤案,他也不會自暴自棄,有著自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