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1/2022, 8:12:51 PM
在近期的A股市場上,長安汽車絕對是最受關注的整車企業之一。當美股上市的造車新勢力們股價大跌,國內整車廠受缺芯缺電影響普遍錶現不佳時,長安汽車在4月29日和5月5日以連續兩個漲停重新成為一眾投資者們的關注重點。
如果從4月26日收盤價計起,截至5月6日,長安汽車在5個交易日內漲幅高達30.17%。在如今這種市場下,長安汽車這波股價變化,屬實引人注目。
長安汽車股價的大漲,源於其在4月底發布的2021年年報和2022年一季報。尤其是在一季報中,長安汽車實現淨利潤45.36億元,同比增長431.45%,一季度淨利潤甚至超過瞭長安汽車2021年全年的淨利潤。
正是這份超齣預期的一季報,引發市場對長安汽車的熱捧。長安汽車一季度淨利潤暴漲,一方麵是阿維塔科技增資為長安汽車貢獻瞭21.3億元淨利潤。另一方麵,今年一季度原材料成本上升,“缺芯”“缺電”情況顯著,長安汽車加強各環節資源配置優化,強化資源配置與産齣匹配,將資源聚焦於高價值車型,穩定企業收益。
從目前看,長安汽車正在迎來兩大邏輯的改變:自主品牌車型從中低端市場嚮中高端市場邁進,以及長安汽車從傳統燃油車企業嚮新能源車企的轉型正在加速。這意味著,以往在自主品牌提升和電動汽車布局上顯得緩慢的長安汽車開始逐漸發力,迎來瞭企業發展的新拐點。
/ 01 /
長安汽車或迎來拐點?
長安汽車曾經有過無比的輝煌。2010至2016年間,長安汽車一直處於自主品牌頭部位置。最巔峰時期,長安汽車做到瞭自主品牌第一,也成為第一個年産銷超過100萬輛的自主品牌。
但隨後,作為長安汽車核心利潤來源的閤資品牌長安福特銷量開始下滑,其他閤資品牌長安馬自達、長安鈴木、長安PSA也頹勢明顯。與此同時,長安自主品牌汽車雖然銷量仍然極高,但習慣於走“價格戰”路子的長安汽車,單車利潤水平遠遠不及長城汽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等企業。
核心利潤來源閤資品牌不再受到市場認可,自主品牌升級遙遙無期,同時伴隨著燃油車市場的逐漸萎縮,長安汽車進入瞭漫漫尋底路。
數據來看,2016年長安汽車扣非後淨利潤為94.49億元,接近100億的水平。在2017年,長安汽車扣非後淨利潤仍有57.16億元。但2018年,長安汽車遭遇瞭巨大的滑鐵盧,營收下滑17.14%,扣非淨虧損達到31.65億元。
2019年,長安汽車營收大幅提升,漲幅接近20%,但扣非淨虧損規模再次擴大,達到47.62億元。
到2020年,雖有疫情影響,但長安汽車營收已經基本迴升至2017年的水平,不過局麵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當年長安汽車淨虧損依然高達32.50億元。
隻有在經曆連續三年的巨額虧損之後,長安汽車2021年報和2022年一季報纔能引發這麼大的轟動。
2021年,長安汽車迎來瞭全麵的突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達到1051.42億元,同比增長24.33%。同時,長安汽車終於再次盈利,扣非後淨利潤達到16.53億元。
進入2022年,長安汽車的大反轉依然持續。在第一季度,長安汽車整體營收水平並沒有太大增長,僅同比增長7.96%,但淨利潤大幅增長,扣非後淨利潤達到22.70億元,同比增長215.24%,這一單季度淨利潤甚至超過瞭長安汽車去年全年淨利潤。
市場最為追捧“睏境反轉股”。如此顯著的反轉趨勢以及突破性的業績爆發,也反映在長安汽車近期的股價變化上。2021年報發布後,長安汽車小幅增長,而2022一季報齣來之後,長安汽車已經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
業績和股價的變化,似乎預示著,長安汽車終於迎來瞭拐點。
/ 02 /
開啓自主品牌嚮上之路
在行業內,長安汽車和吉利汽車、長城汽車一起被稱為“自主車企三傑”。但相比於吉利和長城的純粹性,長安汽車有著閤資品牌業務,且這部分業務依然是主要的利潤來源。
從長安汽車2021年報中可以看到,長安福特在2021年貢獻瞭22.84億元的淨利潤,而長安馬自達則貢獻瞭8.60億元淨利潤,兩大閤資品牌閤計占到瞭接近9成。
可以說,正是兩大閤資品牌尤其是長安福特的銷量改善,讓長安汽車可以扭虧為盈。但在閤資品牌恢復增長背後,長安汽車最被關注的依然是“姍姍來遲”的自主品牌提升。
在自主品牌車企中,吉利最早啓動品牌提升。通過收購沃爾沃,吉利成功打造齣中高端品牌領剋,並帶動吉利旗下星越、博越等其他車型整體升級。相比於吉利汽車,長安在自主品牌提升上動作緩慢,直至近年來開始産齣一定成果。
在2021年,長安自主品牌汽車銷量175.5萬輛,同比增長16.7%,其中長安乘用車全年銷量為96.6萬輛,同比增長20.0%。歐尚品牌全年銷量22.8萬輛,同比增長49.0%。據東方證券數據,2021年長安自主品牌預計已經實現盈利。
從2018年開始,長安汽車自主品牌單車均價持續嚮上,在2020年,長安自主品牌整體單車均價突破9萬元,達到9.71萬元,提升顯著。
這得益於長安自主品牌車型的不斷升級。CS係列是長安自主銷售的主力車型,從整體來看,長安CS係列車型相對偏中低端,銷量較高的車型是CS75、CS55PLUS,銷售指導起步價分彆為10.39萬和9.29萬元。
與此同時,長安汽車更是通過UNI係列車型探索中高端市場。2020年長安汽車推齣UNI係列産品,兩年以來UNI係列已經成為長安汽車自主品牌車型的最大亮點。UNI-T指導價在11.59-14.99萬元,UNI-K定價14.59-18.49萬元,均有相對不錯的銷量錶現。
目前來看,長安旗下走量的歐尚、長安逸動和長安CS係列,支撐起瞭長安自主品牌車型的均價提升,而探索中高端市場的UNI係列,則開啓瞭長安汽車品牌嚮上之路。
/ 03 /
“短闆”新能源,未來更看阿維塔
這份超預期的年報和一季報,讓投資者看到瞭長安汽車的兩大核心變化:第一即是已經啓動的自主品牌提升,第二則是即將發力的電動汽車布局。
在今年的一季報裏,長安汽車實現淨利潤實際為45.36億元,其中21.28億元即是因阿維塔科技增資帶來的齣錶收益。在這輪增資後,長安汽車在阿維塔持股比例下降至39.02%,而動力電池巨頭寜德時代則以23.99%的持股比例,正式成為阿維塔科技的第二大股東。
據長安汽車官方介紹,阿維塔將在2022年推齣首款高端智能電動SUV,並實現量産和首批用戶交付。這代錶著長安汽車在新能源汽車上的多年耕耘即將迎來市場檢驗。
如自主品牌提升一樣,長安的新能源汽車布局也啓動得較為緩慢。截止目前,長城汽車已經形成瞭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鏈布局,廣汽集團也藉助廣汽埃安以及豐田、本田兩大閤資品牌的混動實力在新能源市場上取得極佳錶現,吉利汽車的中高端電動汽車品牌極氪也在今年開始交付,目前有著尚佳的交付量水平。
目前來看,長安新能源旗下僅有微型車奔奔E-Star取得不錯的銷量錶現,但對於長安汽車集團來說,奔奔E-Star的暢銷對集團整體發展並無太大戰略價值。在新能源浪潮麵前,長安汽車的電動汽車布局還是要看阿維塔。
阿維塔是長安汽車布局純電領域的高端品牌,也是長安汽車聯手華為和寜德時代共同打造的智能電動網聯汽車平台。
對長安汽車來說,阿維塔這一高端智能電動品牌的意義無比重大。阿維塔高舉高打,直接聯手華為和寜德時代布局高端純電市場,一旦成功將極大地拓展長安汽車的品牌提升空間。更重要的是,可以預計,阿維塔011將是長安汽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以來推齣的第一款戰略級車型,這款車型隻要在銷量或口碑上取得一定成績,長安汽車就能夠重新獲得資本市場的價值審視。
從2021年報和一季報不難發現,長安汽車正處於企業發展的拐點。閤資品牌恢復,自主品牌燃油車嚮上提升,在短期內貢獻瞭長安汽車業績反轉的核心驅動力。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的布局和實際成果,纔是驅動長安汽車邁入新發展周期的關鍵。
對於長安汽車接下來的發展,以及阿維塔011的銷量錶現,我們無從判斷。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在傳統燃油車和智能汽車的分野,正迎來企業發展拐點的長安汽車,可能有機會重新站到舞台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