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1/2022, 8:32:27 PM
來源:觀網財經
聲稱“必須開掉陶琳”的項立剛近日被特斯拉起訴瞭,
5月11日,天眼查顯示,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與項立剛等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一案新增開庭公告,原告為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案件將於5月24日在北京互聯網法院開庭。
對此,項立剛今日在個人微博賬號迴應稱,“特斯拉起訴我的事由,是2020年4月19日(該處時間錶述錯誤,應為2021年),上海車展有車主維權……兩年後特斯拉對我起訴,是利用自己的經濟實力,利用司法資源,對於批評進行打擊報復,再次顯示瞭這個公司的傲慢。”
項立剛錶示,“我僅是對新聞事件進行多角度的評價,沒有任何編造、誹謗的內容。會在不影響工作和心情的情況下,積極應訴。”
項立剛和特斯拉的恩怨錄
項立剛為飛象網創始人、《通信世界》創始人,曾在個人微博賬號數次就特斯拉發錶評論。
2021年4月19日,上海國際車展媒體日首日,河南安陽維權車主張女士身穿印有特斯拉商標及“刹車失靈”字樣的T恤,站上特斯拉展台的車頂高呼“特斯拉刹車失靈”,迅速引起現場圍觀。隨後該車主被保安強行帶離現場。
當日下午,特斯拉副總裁陶琳接受采訪時錶示,“近期的負麵都是她貢獻的,我覺得她也很專業,背後應該是有(人)的。”
在談到對特斯拉品牌影響時,陶琳錶示,“這個可能是很多企業發展都會麵臨的問題。我們沒有辦法妥協,就是一個新産品發展必經的一個過程。”
針對特斯拉維權事件,項立剛於4月20日至4月22日連續3天發錶個人評論。“陶琳必須要開掉的。”在項立剛看來,上海車展維權事件的結果是特斯拉大輸,而陶琳沒有協調好媒體和社會的關係,而是引起二者的反感。
4月21日,項立剛轉載特斯拉道歉聲明,並認為陶琳會被解職,“對特斯拉她並不重要。正好可以換一個人。”
4月22日,項立剛錶示,“上海車展特斯拉事件就是一場公關災難。特斯拉找陶琳也給眾多企業提供一個教訓,一個做媒體齣身的人,可能會和媒體很熟悉,但是她一定會有天然的問題,就是不理解服務。”
項立剛的一些列發言最終也被特斯拉告上法庭。而對於特斯拉的訴訟,項立剛認為“對於特斯拉我評價不是特彆多,對於特斯拉進入中國我也錶達瞭支持態度,集中的幾條評論就是特斯拉對中國消費者傲慢態度,錶達瞭不滿。我不什麼特斯拉黑,更不是代錶任何企業和力量的立場。兩年後特斯拉對我起訴,是利用自己的經濟實力,利用司法資源,對於批評進行打擊報復,再次顯示瞭這個公司的傲慢。”
有律師告訴觀察者網,媒體人對於事件的不同評論和看法更多是職務行為,不構成網絡侵權責任。但其評論看法要以事實基礎為依據,不能隨意捏造歪麯。“我個人認為特斯拉勝訴的幾率不大,本身就是媒體人對事件發錶的個人看法。”
另一位律師告訴觀察者網,“即便(特斯拉)能勝訴也不可能支持那麼高的賠償,特斯拉可能隻是擺個姿態。”
該律師並未透露具體賠付金額,錶示“隻是聽說”。
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維權事件本質上對品牌形象是一種損害,而中國市場對於特斯拉而言愈發重要。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剋本周二錶示,“從長遠來看,中國市場將占特斯拉銷量的25%至30%。”
據特斯拉公布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實現瞭48.41萬輛的年度交付量,占特斯拉總交付量的51.7%。同時,上海超級工廠還貢獻瞭超過16萬輛的海市場外交付數據,覆蓋瞭歐洲、亞洲等10多個國傢。
馬斯剋錶示,特斯拉將繼續擴建其上海工廠。中國有很多“有趣的”公司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工人們會非常努力推進和完成工作。“不僅僅是熬到半夜,他們可以熬到淩晨三點。而美國的工人們卻想方設法不去上班。”
不過,特斯拉維權事件頻發會讓消費者産生疑惑,特斯拉是否安全?
與此同時,國內造車新勢力以及自主品牌在智能輔助駕駛上的“軍備競賽”,在一定程度上也搶占瞭特斯拉一部分的市場份額。
乘聯會數據顯示,4月特斯拉中國共生産10757輛,批發1512輛,齣口0輛。相比於3月特斯拉中國銷量達到65184輛,4月環比跌幅達97.68%。
特斯拉告訴觀察者網,不同於傳統廠商大量堆積庫存車的方式,特斯拉的直營模式讓車輛從生産綫直接被送到用戶手中,真正實現瞭汽車産業零庫存。4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受到疫情影響,生産端直接影響交付端。
但相較於其他國內廠商,特斯拉交付數據下滑嚴重。除瞭恢復生産,維持品牌形象也是提振銷量的重要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5月9日,溫州特斯拉車主陳先生在微博發布“道歉聲明”,承認自己明知錯把油門當作刹車造成事故,卻持續捏造“自動加速,刹車失靈”等詆毀特斯拉公司,為此嚮特斯拉公司和受其言論誤導的人們道歉。
2020年8月,該車主在溫州某小區內駕駛特斯拉Model 3衝撞攔截杆,衝入停車場,造成10餘輛汽車受損,陳某本人受傷,經搶救脫離危險,被鑒定為9級傷殘。在後續采訪中,陳先生錶示,車輛在距停車場約百米時突然加速、刹車失靈,並稱自己駕齡十餘年,不會犯踩錯刹車、油門的錯誤。
該封道歉信還提及特斯拉維權的三位車主,“上海車主封先生主動聯係我,並給我介紹瞭某平台,平台給我安排瞭律師,一審律師的所有費用都是這個平台所齣,我自己未支付任何一審律師的費用。河南車主張女士和天津車主韓先生,也有聯係我。”陳先生信中透露的某平台,並未交代其具體名稱。
“天津韓先生”此前勝訴特斯拉,後者被要求“退一賠三”。一審判決書顯示,特斯拉公司構成欺詐,應嚮韓某(韓先生)退還379700元購車款,並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賠償1139100元。
但據韓先生爆齣和溫州陳先生的聊天記錄,陳先生聲稱,“道歉信是特斯拉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