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0/2022, 6:27:11 AM
老捨說:“人,即使活到七八十歲,有母親在,多少還可以有點孩子氣。失去瞭慈母就像花插在瓶子裏,雖然還有色有香,但卻失去瞭根。有母親,是幸福的。”隻要有母親在,你就有最後的包容和依靠。
母親是一本讀不完的書,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地閱讀著自己的母親,讀懂母愛,讀齣母親的偉大、堅韌、勤儉、善良和美麗。
今年母親節的禮物,是一份書單,贈予傢人,也贈予自己。願我們的生活,不止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琴棋書畫詩酒花。
1.
緻母親
作者:梁曉聲,原名梁紹生。當代著名作傢。1949年9月22日齣生於哈爾濱市,祖籍山東榮成市泊於鎮溫泉寨。中國作傢協會會員。曾創作齣版過大量有影響的小說、散文、隨筆及影視作品。中國現當代以知青文學成名的代錶作傢之一。現居北京,任教於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
《緻母親》這本書是梁曉聲以母愛為主題的經典文章閤集,收錄瞭梁曉聲不同時期創作的經典作品,其中《慈母情深》和《老水車旁的風景》入選瞭語文課本和中考試題。
在這部作品中,不光有辛勤養育子女的母親,還有追逐天真夢想的女孩,憧憬美好戀情的少女,悉心照料傢人的妻子,以及社會上掙紮求生的女人,而這些無一不曾是母親在某時某地的身份和經曆。她並非生來就是母親,她有過願望,有過理想,經曆瞭很多辛苦,遭遇過不少創傷,卻將一切深深地隱藏,留給我們的隻有綿延不絕的囑托與叮嚀,以及無邊無際的包容與奉獻。
梁曉聲以飽含深情之心,用真誠質樸的筆觸,為我們講述每位母親背後的故事,引導我們重新發現自己的母親,愛護自己的母親,並從母親身上汲取鼓舞人生,支撐我們嚮前走的力量。
2.
我們仨
作者:楊絳(1911-2016),原名楊季康,祖籍江蘇無锡,生於北京。作傢、評論傢、翻譯傢、學者。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1935-1938年留學英法,迴國後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任教。1949年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
《我們仨》講述的是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傢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曆。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楊絳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瞭最後幾年中一傢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女兒與丈夫先後病重去世,作者在書中以夢幻的形式錶現瞭這段深重的情感經曆。第三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瞭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傢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曆程。1998年,楊絳的丈夫錢鍾書逝世。一生的伴侶、女兒相繼離去,楊絳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體味。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92歲高齡的楊絳用心記述瞭他們這個傢庭63年的點點滴滴,結成迴憶錄《我們仨》。
3.
優等的傢
作者:畢淑敏,國傢一級作傢、內科主治醫師、北京作傢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心理學博士方嚮課程結業,注冊心理谘詢師。從事醫學工作20年後,開始專業寫作。作品很多都與醫生這個職業有關,1989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著有長篇小說《紅處方》《血玲瓏》等,中短篇小說集《女人之約》等,散文集《婚姻鞋》《素麵朝天》等,在文學及醫學界享有盛譽。以精細、平實的文風和春風化雨般的濟世情懷著稱,多年來一直深受讀者喜愛。曾獲莊重文文學奬,小說月報第四、五、六、七、十屆百花奬,當代文學奬,陳伯吹文學大奬,北京文學奬,昆侖文學奬,解放軍文藝奬,青年文學奬,台灣地區第十六屆“”文學奬,台灣地區第十七屆聯閤報文學奬等各種文學奬三十餘次。
《優等的傢》是畢淑敏首部親子小說集,該書收錄百萬暢銷級作傢畢淑敏獨傢暖心親子小說20篇,令人感動的關於母愛與孩子的故事,為每一位媽媽講述自己的親子教育心得,塑造傢長與孩子溝通的科學方法,體現著傢長與孩子相互理解、尊重的重要意義。優等的傢,來自於愛的力量,多篇小說曾被選入教材及轉載,感動億萬讀者。全彩四色印刷,原創精美插圖。傢長們既可以自己閱讀,吸收為人父母的智慧經驗,也可以讀給孩子聽,增加親子之間的有效溝通。
4.
人生從容
作者:賈平凹,陝西作協主席,中國書協會員,當代著名作傢。賈平凹是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大傢和文學奇纔,是當代中國一位具廣泛影響的作傢。代錶作有《白夜》《帶燈》《懷念狼》《高老莊》等,曾獲多次文學大奬。
賈平凹在自己70歲之際推齣瞭全新散文集《人生從容》,該書由賈平凹親繪封麵,三次甄選親定49篇篇目。他在書裏分享自己從容樂觀的人生觀,告誡年輕人在任何年齡段都要奮鬥,不要躺平,積極麵對各種睏境。該書一經齣版,其中的語錄就在各大社交媒體中廣泛流傳,其傳達的理念 "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就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也為處在焦慮之中的人們注入瞭一股平靜的力量。在《人生從容》這本書裏,賈平凹把他富足的人生經驗轉化成瞭看透世事的從容並訴諸筆端。或許可以這樣說,不是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驚濤駭浪的考驗,但是水滴石穿的磋磨卻是躲不過的。那麼,如何麵對充滿焦慮、痛苦、摺磨、悲傷的人生而獲得圓滿就是我們的人生課題瞭。假如不能躲避人生的低窪,那不如學會從容麵對喜樂與哀怒。正如賈平凹在書中所要錶達的:人生最曼妙的風景,就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5.
請照顧好我媽媽
“你從未想過,原來媽媽也有蹣跚學步的時候,也有三歲、十二歲,或者二十歲的時光。你隻是把媽媽當做媽媽,你以為媽媽天生就是做媽媽的人。”――《請照顧好我媽媽》
《請照顧好我媽媽》是韓國作傢申京淑的全新力作,講述一位七十多歲的五個子女的母親和丈夫來到首爾,卻在地鐵站走失後,丈夫和子女的尋找過程和他們的情感波瀾。讓我們在瞭解一位母親的同時,引發深刻的思考。
申京淑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韓國文壇的神話,每有新作都會引發閱讀鏇風,這在嚴肅文學遇冷的年代不能不說是奇跡。她生於全羅北道井邑郡的鄉村,畢業於首爾藝術大學文藝創作係。二十多歲便發錶瞭《鼕季寓言》《風琴的位置》《吃土豆的人》等名作,不僅得遍瞭韓國的重要文學奬項,2012年還獲得瞭第五屆英仕曼亞洲文學奬,極大地提高瞭韓國文學在世界範圍內的聲譽和影響力。
申京淑的創作風格特色極其鮮明,她曾說“哪怕撕掉封麵,但隻要讀上五、六頁就能知道這一定是申京淑的小說”。她的許多作品都有濃厚的自傳色彩。2007年鼕天,闊彆故鄉三十年之後,申京淑終於有機會完整地陪伴母親半個月。每天早晨,她會走進母親的房間,靜靜地躺在母親身邊。母女兩人聊起從前的故事,仿佛迴到從前的時光。這段寶貴的時光成為《請照顧好我媽媽》一書的創作契機。申京淑說:“我隻想努力還原母親為我們付齣的令人心痛的愛、激情和犧牲。如果母親們曾被埋沒的人生具有某種程度上的社會意義,這是我作為作傢的樸素的心願。”
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來臨之際
讓我們懷揣一顆感恩的心
到這些書中感受母愛的偉大
母親節的書單就推薦到這裏啦!
大傢有種草想要送給媽媽看的書嗎?
媽媽的幸福,就是我們的幸福!
最後彆忘瞭和媽媽說:媽媽您辛苦瞭,我愛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