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5/2022, 8:54:58 AM
作者: 盧章(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得瞭高血壓,很多人會問醫生“以後我的飲食如何調節啊,有沒有什麼忌口呢?”
一、高血壓,須限鹽
嚴格講,“忌口”原本是我國傳統醫學的說法,西醫領域並沒有這一概念,然而,我們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財富實在是令人驚嘆,對於高血壓的防治其實早有先見之明。
早在公元前 2600 年的《黃帝內經》中,就有“鹹者,脈玄也”的論斷,在這裏,“脈玄”就是高血壓。經典食療書《食憲鴻秘》開門見山談論飲食宜忌,“五味淡泊,令人神爽氣清少病。務須潔。酸多傷脾,鹹多傷心,苦多傷肺,辛多傷肝,甘多傷腎”。
古人從五行學說推及“鹹(鹽)多傷心(心血管)”的現代醫學理念。所以說,高血壓患者要“忌口”,要少吃鹽。尤其是醃製、鹽漬的食品,都要以少吃或不吃為好。
現代西醫持相同觀點。西醫最高級彆的專業建議是臨床指南。指南推薦高血壓患者應限鹽。世界衛生組織 (WHO)/聯閤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發錶聲明,認為鈉鹽攝入必須控製到每天少於 5 剋,纔能獲得血壓的降低。
美國心髒協會 (AHA) 推薦,高血壓患者鈉攝入量理想目標為每天 1500mg(3.8 剋鈉鹽);如果不能降低到這個目標,至少也應每天減少 1000 毫剋鈉攝入量(2.5g 鈉鹽)以實現降壓作用。
2018 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限鹽建議是,每人每日攝入少於 6g 鈉鹽。可見,關於高血壓需限鹽,古今中外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雖然“限鹽”在醫學專業屆早就深入人心,但我國居民的鈉鹽攝入量仍然普遍超標。
2016 年 2 月的一項調查顯示,2009~2012 年,我國人均每天鈉鹽攝入量 9.1 剋,遠遠超齣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天 5 剋。所以限鹽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二、高血壓患者怎樣纔能“少吃鹽”?
高血壓的患者應該如何做到“少吃鹽”呢?我國居民“吃”的鹽大多數來自烹調食物過程中加入的鹽,也包括醬油和鹹菜。此外,還包括常見的下列食物。
老年人常常抱怨飯菜太淡,沒什麼味道,這可能會誤導做飯的人加更多鹽,但這其實是一種生理性現象,老年人身體機能日益減退,不僅僅錶現在行動遲緩、視力聽力下降,味覺也會慢慢減退。明明已經放瞭很多鹽的菜,老人依然覺得口味淡。
傢人要理解這一點,在適當的情況嚮老人說明原委,讓老人逐漸適應偏淡的飲食方式。類似情況也常見於煙民,長期吸煙會損害人的味覺,讓“老煙槍”來掌勺的傢庭往往會攝入大量“超標”的鹽。
另一方麵,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兒童的鈉攝入需求相對要減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應該在每天鈉攝入量 2 剋(相當於 5 剋鹽)的基礎上適度減少。
另外,不同國傢地區的地理環境等情況不同,推薦因地製宜調整青少年兒童的鈉攝入量。總體上,鈉需求量與熱量消耗呈正相關,熱量消耗越大,鈉需求量也越大。
三、我們究竟如何減少日常生活的膳食鈉鹽攝入呢?
以下幾點建議可能有幫助。
首先,減少烹飪鈉鹽量。每人每餐放鹽不超 2 剋,即一個標準鹽勺的量,每人每天攝入鹽不超過 6 剋,相當於一個普通啤酒瓶蓋的量。對於味覺減退的老人,可以額外添加小碟的醋或者辣椒作為調味品。
其次,盡量避免醬油、黃豆醬等調味品,少吃含鹽量高的榨菜、鹹菜、醃肉、鹹魚等傳統醃製品。建議多食用新鮮蔬菜,在烹調過程可利用各種酸味汁來增添食物味道,如醋、番茄汁或檸檬汁等。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另外,推薦攝入富含鉀的食物 ,這類食物包括豆類、鼕菇、黑棗、杏仁、核桃、花生、土豆、竹筍、瘦肉、魚、禽肉類,根莖類蔬菜如莧菜、油菜及大蔥等,水果如香蕉、棗、桃、橘子等。推薦的高鉀水果和蔬菜如下圖所示。
當然,任何食物都以適度為宜,不可多食。“過猶不及”,是 2000 多年前孔子給我們的古訓,至今依然受用無窮。
低鉀 :
水果:蘋果、鴨梨、紫葡萄;
蔬菜:鼕瓜、南瓜、綠豆芽、黃豆芽、白蘿蔔、洋蔥、西葫蘆、絲瓜
中鉀:
水果:橙子、橘子、杏、桃、枇杷;
蔬菜:白菜、蒜苗、空心菜、扁豆、番茄、芹菜、香椿、茄子、青椒、黃瓜、菜花、鬍蘿蔔、藕、荷蘭豆、青蔥、圓白菜、塘蒿、生菜
高鉀:
水果:香蕉、芭蕉、椰子、榴蓮、乾果類(杏脯、杏乾、西梅、紅棗、無花果乾、提子乾)
蔬菜:苦瓜、土豆、莧菜、油菜、萵筍、菠菜、西蘭花、雪裏蕻、芥菜、大蒜、芋頭、番薯、薑、紅辣椒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共同作者: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黃慧玲醫生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麵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