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5:18:40 PM
5G、AI、大數據、物聯網……當下,我國新基建領域發展已進入關鍵階段。兩會期間,有關數字基建行業趨勢與發展方嚮等話題再度升溫加熱。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已連續七年在全國兩會提案中聚焦“智能交通”、“自動駕駛”相關領域,而今年,“AI”人工智能依然是他提案中的關鍵詞。其中, 三份提案分彆突齣自動駕駛政策創新、促進智能交通普及緩解交通擁堵、助力碳減排和發展“綠色AI”主題。憑藉多年來積纍的行業經驗,一是提齣瞭目前AI領域在縱深發展及落地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並以企業與社會視角及自身與行業理解;二是提齣瞭眾多具有可行性、創新性的建議與方案。
加快自動駕駛無人化政策創新
提案:
一是引導並支持地方政府齣台政策,明確支持無安全員的無人車上路,打造全無人自動駕駛汽車的載人運營政策先行區。
二是加快《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訂和發布實施,從國傢層麵為加快自動駕駛汽車規模化商用、無人化奠定法律基礎。
三是適度超前建設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發揮5G的遠程控製優勢,通過車路協同促進交通效率和安全性的大幅提升,帶動汽車産業嚮智能化和網聯化的轉型升級,讓真正無人的智能網聯汽車盡早行駛在中國道路上。
北京亦莊街頭
解讀:
作為AI技術應用重要集成者,自動化無人駕駛領域發展與落地,象徵著我國對於AI技術等數字基建的理解、認知、深挖及活用等多項水平,同樣也是我國科技軟實力的集中展示。在以無人化為全球自動駕駛技術、産業競爭製高點的國際形勢下,我國長期處於並跑甚至領跑位置。
李彥宏認為,下一階段,要想實現無人駕駛領域發展新突破,政策創新是首要著眼點。哪個國傢能齣台更具突破力的創新政策,率先實現規模化商用,就能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
建設智慧燈杆,提升道路智能化程度
事實上,2021年,國傢便部署瞭一係列政策創新工作,工信部、交通部等也圍繞産品準入、應用試點等齣台政策,公安部起草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訂建議稿便是其中代錶。受益於政策創新,地方政府探索自動駕駛“中國模式”的積極性更高、步伐更快。無人駕駛技術在北京亦莊等全國各地試點有序展開。
不過,李彥宏錶示,政策創新環節仍有部分問題需要進一步優化。像是我國高等級自動駕駛汽車發展仍麵臨不能入市、不能上牌、不能完全無人化、不能運營收費、事故責任難認定等情況。因此仍需政策、法案進一步完善與引領。
推動城市交通綠色高質量發展
提案:
一是加快推廣智能交通運營商模式。支持和鼓勵地方政府部門發揮主導作用,統籌智能交通項目規劃建設和運營,推動一次性集成商嚮持續性運營商模式轉型。引導政府主管部門的國有企業或平台公司加速構建智能交通運營商功能或成立專門公司,支持科技企業以技術和運營經驗等賦能智能交通運營商。鼓勵地方政府部門適度超前部署智能交通新型基礎設施,加強車聯網先導區和“雙智試點”覆蓋區域,通過規模化探索應用價值。
二是建立智能交通助力碳減排效益評估標準。聯閤行業協會、高校機構、科研機構和行業領軍企業,加快開展碳減排效益評估標準研究,製定智能交通助力碳減排的量化計算規則,讓原本難以評價的智能交通助力碳減排效益,變得可量化、可統計、可評估,探索自動駕駛運營商等新主體的碳減排效果評估,認定其減碳價值。
三是開展個人碳積分激勵製度試點。支持地方政府齣台激勵政策,構建公眾碳排放相關數據平台,探索個人綠色齣行碳積分與公共服務優惠政策掛鈎機製,提升公眾綠色低碳齣行獲得感。
解讀:
國際數據公司IDC數據顯示,交通運輸業二氧化碳排放約占全國總量的9%,其中道路交通排放占比超80%。由此可見,助推城市交通綠色高質量發展是實現國傢“雙碳”目標的關鍵環節之一。
近年來,智能交通對於緩解交通運輸碳排放作用日益彰顯。例如,在河北保定,100多個路口部署瞭百度智能信控係統後,車輛行程時間平均縮短20%,每個路口平均碳減排量達138.6噸/年。
“雖然在智能交通領域政策持續落地,測試區交通運輸碳排放緩解效果顯著,但部分地區仍存在建設缺乏協同、碳減排效益評估缺少統一標準等情況,製約瞭智能交通助力碳減排的全麵發揮。”李彥宏說道。
因此,李彥宏建議,為進一步提高智能交通節能減排效果,應盡快推廣智能交通運營商模式,從而提高地鐵、公交等交通網絡運營效率。此外,讓智能交通助力碳減排效益標準可量化,探索個人綠色齣行碳積分與公共服務優惠政策掛鈎機製,也可進一步激發企業與個人參與智能交通、齣行減排的行動中來。
加快發展“綠色AI”
提案:
一是探索碳排放雙控在數據中心率先落地。根據國傢信息中心測算,數據中心僅用約占全社會2%的用電量,支撐瞭占全國GDP約36.2%的數字經濟規模。建議有關部門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加大政策創新力度,對數據中心使用綠電部分的額度不計入能耗考核。
二是建立兼顧性能和能耗的綠色算法度量標準,倡導領軍人工智能企業構建能效高、性能優的預訓練大模型,並嚮行業開放。
三是加快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係,開啓國傢核證自願減排量簽發。加快建立科技減排的方法庫和行業標準,強化綠色AI在降低碳排放領域的技術供給。
陽泉數據中心頂樓光伏發電係統
解讀:
2021年10月24日,中央、國務院印發瞭《關於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根據意見,到2030年,經濟社會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重點耗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到2060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係和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係全麵建立,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
在“3060雙碳”目標引領下,發展對環境更友好的綠色AI將會成為莫大推力。李彥宏認為,助力綠色AI發展,一方麵,要發展綠色算力。而其中,數據中心是算力的重要載體。為縮短數據中心能源效率與預期目標的差距,以百度為代錶的眾多頭部科技企業通過使用綠電、利用技術優化流程,降低數據中心能耗。
百度陽泉數據中心
據瞭解,百度智能雲的綠色算力底座包含瞭百度自主研發的AI芯片“昆侖芯”、高性能極緻彈性的AI異構計算平台“百舸”以及綠色節能的數據中心,為AI技術研發及大規模應用提供高效、穩定的算力支持。目前,百度單體數據中心年均PUE低至1.08,遠低於1.59的全球平均水平。
另一方麵,是發展更綠色的算法,優化策略和參數設置,降低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的能耗,從而構建綠色集約的大模型,提升基礎設施能效比。
此外,綠色AI發展在評價考核、效果評估等方麵還存在“數據中心使用綠電仍麵臨能耗雙控考核”“綠色算法衡量標準體係尚未建立”“缺少健全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係”三大主要問題。因此,李彥宏建議,要加強政策引導,完善標準體係,加快先進技術賦能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