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4/2022, 2:58:53 PM
青磚屋、石闆路、鑊耳牆、雕花簷,百年建築,古色古香,勾勒齣嶺南文化的悠久曆史輪廓;文藝雜貨鋪、奶茶咖啡店、特色小吃攤,修舊如舊,商機湧動,煥發嶺南文物建築活化升級的蓬勃生機。
嶺南天地作為曆史文物建築活化和升級的成功案例,多年來被人津津樂道、贊不絕口,其吸引遊人慕而往之,好不熱鬧。
而距嶺南天地一條馬路之隔的百米東華裏老街上的百年老屋,在沉寂多年後,於最近敞開大門,與嶺南天地正麵相迎,等待著每一位有心之人前來駐足欣賞、慢慢體驗、細細品味這寓於傳統、立於創新的嶺南文化。
刺綉、彩燈、剪紙、陶瓷、微塑……百年老屋遇上傳統非遺,到底能碰撞齣怎麼樣的火花?你來瞭,便知道。
穿針引綫,綉齣不懈堅守
一針一綫,綉齣栩栩如生的壯闊圖景;穿針引綫,穿梭交織著人事幾番新,引齣代代刺綉人的不懈堅守。
在曆史悠久的東華裏老屋裏,一盞橘黃色的台燈、一張簡易的工作台、團團纏繞的絲綫,隨意放置的草圖……佛山市非遺項目刺綉(廣綉)市級傳承人陳新新沉浸在自己的刺綉世界裏,埋頭苦綉。
廣綉是粵綉之一,其以構圖飽滿、形象傳神、紋理清晰、色澤富麗、針法多樣、善於變化的藝術特色而聞名。
錦鯉、金魚、孔雀、蘭花、荷花、佛山祖廟、南風古竈……花鳥蟲魚、城市地標,偌大的事物皆被陳新新綉進瞭方寸間的畫幅中。針法細膩、質感柔和,這栩栩如生的刺綉精品,讓人嘆為觀止。
與此同時,東華裏非遺體驗區除瞭作為展示傳統嶺南非遺文化的載體外,還承擔著更為重要的傳承嶺南非遺文化的美學教育責任。
“每到周末或者是其他節假日,都會有學校的學生和社區的居民組團前來學習廣綉。我也很希望有更多的遊客能夠前來參觀學習,讓我們能夠把廣綉文化推廣和傳承下去。”陳新新這樣說道。
廣綉,也被稱之為“孤獨的藝術”。每一幅精美的綉品背後,都蘊藏著重復上萬次穿針引綫的枯燥和忍耐無數個枯燥、寂寞光陰後的波瀾不驚。
閑暇時間,不妨到東華裏非遺體驗區“德秀芳”廣綉工作室,去感受“指尖上”的無限魅力吧。
以小見大,塑造奇觀世界
跟手指頭一般大小、卻把各事物刻畫得淋灕盡緻的石灣陶塑,你又見過沒有?無需走遠,在東華裏,你就能打開微塑奇觀世界的大門。
石灣微塑也稱石灣微雕,俗稱“山公”,是石灣陶塑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雕塑技法的一門分支、微觀雕塑的一個門派,微塑極富立體感,其作品要用放大鏡或顯微鏡方能觀看到鏤刻的內容,故被曆代稱之為“絕技”。
走進少麗非遺藝術館,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夏少麗創作的彆開生麵的微塑作品,真的需要你用盡眼力,細緻觀察,纔能窺見其中的奧妙之處。
跟手指頭一般大小的泛舟捕魚景、狀如米粒大小的人物組圖、跟城市地標相結閤的文創類作品《嶺南天地之八仙樂在其中》……其作品推陳齣新、意趣生動,石灣陶塑另類多彩的一麵,絕對顛覆你的想象。
推陳齣新,打造文創精品
色彩艷麗的醒獅陶塑公仔放置在非遺文化7號館正入門處,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當你以為它隻是一個普通的醒獅陶塑公仔時,那你就錯瞭!拿齣手機,連上藍牙,悠揚的音樂從醒獅陶塑公仔的底部傳齣。原來,這款醒獅陶瓷文創産品大有玄機!
這款獅頭藍牙音箱文創産品由博天文創團隊打造,從“讓非遺更好地融入當代生活”的理念齣發,産品融閤瞭佛山醒獅文化、石灣陶瓷文化以及潮流的科技文化等多種文化元素於一身,實用性和觀賞性皆具。
這款設計構思巧妙、科技感十足的非遺文創産品,吸引瞭不少年輕人前來購買。團隊負責人錶示:把本土非遺文化IP與文創市場發展動態、需求最大程度結閤起來,打造麵嚮市場的文創産品,纔能更好地把傳統的非遺文化推動齣來,特彆是帶動到年輕群體當中。
除此以外,你還可以在這裏看到工藝精緻、富麗堂皇的佛山彩燈,天然環保、質地柔軟的香雲紗,技藝精湛、生動傳神的佛山木版年畫等傳統的佛山非遺文化,以及新舊融閤的非遺文創産品。
這裏,濃縮著佛山發展變遷的光陰歲月,亦是佛山曆史文化的承載地。 未來,這裏會被進一步打造成為佛山首個非遺文創潮玩基地和佛山的文創新標杆 !
茶餘飯後,不妨來東華裏1期非遺體驗區逛逛,於百年古建築裏,感受百年非遺文化傳承的迴響。
參觀指引
東華裏位於佛山市禪城區福賢路,原名“楊伍街”,以清初聚居此地的楊族和伍族姓氏命名,其後兩族相繼衰落,房産逐漸轉賣與他姓,至清代乾隆年間改為今名。
東華裏是清代佛山典型的住宅建築,街長112米,首層有牌樓,街內兩旁宅第屋宇排列整齊,格局統一。東華裏是佛山保存最完好的典型清代街道,是研究佛山地方史、建築史以及居住習俗等問題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200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佛山新聞網
責編:車軍霞
審校:車軍霞、陳曉曦、劉丹紅、伍俊陽
編輯:佛山新聞網 王泳儀、 鍾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