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7/2022, 11:34:50 AM
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中,唐僧師徒四人一路西行,斬妖除魔,曆盡磨難,終取真經的故事給無數孩子的內心種下瞭“西遊”夢;
絲路駝鈴,齣陽關,進西域,長長的西行路上,留下瞭一個個偉大的奇跡,也留下瞭一個個未解的謎團,神秘西域至今仍吸引著人們走進探索;
幾十年前,西部大開發的號召下,無數有誌青年投入時代的洪流中,沙漠變綠洲,天塹變通途,中國西北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留下一串串令人熱血沸騰的故事……
大西北的魅力持續散發,屬於這裏的故事還在延續。這個曾被諸多全國性房企拋之腦後的區域,正磁吸著“黑鐵時代”中的房企,成為“兵傢”必爭之地。
進入2022年以來,房企組織架構調整動作頻頻,其中,在一眾戰略“瘦身”的操作之下,融創洗牌西南區域,成立西北區域尤為吸睛。按照融創的解釋,區域管理半徑的縮小,更有利於城市的聚焦深耕。
其實不止融創,再往前看,萬科、保利、龍湖、越秀等規模房企,均在不約而同布局大西北,或成立區域集團,或攜手本土房企小試牛刀,或乾脆在土拍市場大舉拿地,這些曾在華南、華東市場激烈廝殺的老對手們,已經在西北新戰場排兵布陣。
隨著熱點城市房地産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房企將目光鎖定西北或是不錯的嘗試,但這片投資熱土真的能成為滋養房企的沃土嗎?
到西部去!
融創與西北的故事始於2015年,融創通過與西安本土龍頭房企天朗的閤作,麯綫進入西安市場,迅速在西安城南、�哄薄⒊ぐ駁勸蹇椴季侄喔魷钅俊K婧螅�融創又通過與科為、中登、華僑城等房企的閤作,以及通過産業勾地、收購等形式,迅速布局瞭西安全城。
截至2021年,融創在西安已經處於遙遙領先地位,以189.8億元位居西安房企銷售額排行榜首位,以絕對優勢領先其他房企。除西安之外,融創在陝西還進入到瞭延安、鹹陽、渭南。在鹹陽,融創也處於領跑地位,其銷售額比榜單上第2名至第5名之和還要多。
同樣,在強省會的大西北,房企紮堆進駐的太原、蘭州、銀川等省會城市也是融創的布局重點。2021年,融創在太原實現銷售額76.3億元,位列太原房企銷售業績TOP4,在銀川的銷售額為15.8億元,位列銀川房企銷售業績TOP6。
以此來看,2021年,融創僅在西北區域的西安、銀川、太原的銷售額約280億元,與中指院公布的2021年中國房企銷售額榜單上第109位實地地産集團體量相當。
實際上,除瞭此次新成立西北區域的融創,不少房企也正在西北區域“如火如荼”地擴張:
綠地,2004年成立瞭綠地集團西北房地産事業部,2016年12月起,綠地集團西北事業部升格為綠地集團西北區域管理總部。
龍湖,自2007年進入西安後便逐步將觸角延展至鹹陽、蘭州等城市,2021年國慶前夕,更是一口氣收購瞭4傢位於陝西西安的房地産企業,以滿足龍湖在西安的擴張,隨後的集中供地中,龍湖以29.5億元競得西安3宗居住用地,成為本輪土拍最大贏傢。
龍湖在西北的野心並不局限在西安,據其2021年半年報,龍湖在西北部已布局西安、鹹陽、蘭州3城。根據最新公布的銷售數據,1月龍湖實現權益簽約額69.9億元,其中,西部區域權益簽約額14.3億元,僅次於長三角區域和環渤海區域。
萬科,2008年進入西安,2020年8月新成立西北區域事業集團,覆蓋陝西、甘肅、新疆、青海與寜夏五地,打破瞭10年不變的區域架構。彼時,萬科成立西北事業部的初心與融創一緻,也認為西北幅員遼闊,接近全國1/3麵積,管理半徑大,成立區域集團可以更好地深耕和發展。
2012年,保利進入陝西。2021年1月,保利在蘭州文創城拿下瞭11宗地,共計698畝。3月27日,保利在蘭州地標黃河樓召開西北城市群戰略發布會。
旭輝,2017年進入西安,隨後進入銀川、烏魯木齊等城市,2021年3月旭輝宣布太原公司並入西北事業部,並將西北事業部更名為西北區域事業部,負責陝西、山西、寜夏、甘肅、青海五個省市的開拓和業務經營與管理工作。
2021年1月,正榮營銷公司首個試點西北大區揭牌,4月,營銷公司中西部大區正式落地成立。
2021年7月,一嚮深耕粵港澳的越秀地産攜手西安本地房企紫薇地産落子西安,邁齣布局西北的關鍵一步。
毋庸置疑,黑鐵時代房企還能將步子堅定地邁嚮大西北,這背後,必然是房企掌舵者的看好。2017年,鬱亮曾錶示,“萬科將用全集團資源培育銀川和西寜市場。”2020年,萬科分拆中西部成立西北區域時,鬱亮更是豪情萬丈地錶示看中西部的戰略發展前景,西部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熱土≠沃土
那麼,吸引房企前赴後繼的大西北樓市究竟怎樣呢?
迴顧2021年,上半年全國樓市頻繁調控、下半年市場活躍度下滑的大背景下,西北樓市的“晴雨錶”西安、鹹陽、蘭州、銀川和烏魯木齊樓市均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三季度開始,隨著中央加大調控力度,疊加信貸收緊及房企戰綫收縮,購房者觀望情緒提升,房地産市場明顯降溫。西安、蘭州更是遭遇疫情反復,房地産行業尤其受到衝擊,市場低溫運行,規模仍在繼續探底。
作為西北的戰略重鎮,隨著近幾年隨著落戶政策的逐步寬鬆,西安人口吸附力不容小覷,“七普”數據顯示,西安常住人口1295.29萬,十年增長448.5萬人,人口規模占全省的33%,這也是此輪進入下行通道前西安樓市熱度一路飆高的重要支撐。
2021年下半年以來,受多輪政策調控影響,疊加年末疫情突發,西安樓市嚴重受挫,緻使全年成交量和企業業績均不及2020年。
不過,自解封後至春節假期前,西安連續公示23個項目價格,共計9165套房源,推盤意願明顯,或將帶動西安樓市短期成交。
但中指院研究認為,長期來看,西安不論經濟還是樓市,都需要新的增長支撐。“西安的兩輪樓市周期輪動,除全國大環境影響外,也分彆得益於棚改提速和大型會事帶來的投資擴張紅利。隨著大型會事的結束,西安增長動力便開始顯現不足。”數據顯示,2021年,西安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下降僅次於2015年,降幅達11.6%。
此外,房企集中的蘭州、鹹陽、銀川、烏魯木齊也錶現齣瞭明顯的下滑趨勢。例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銀川全市商品房銷售麵積641.57萬平方米,實現銷售額490.67億元,同比下降14.7%和9.8%。其中,住宅銷售528.20萬平方米,銷售額430.11億元,同比下降21.7%和13.2%。隨著加強版“銀八條”政策的齣台,銀川商品住宅銷售麵積經過14個月持續增長後,從2021年1-7月份開始下降,並呈逐步擴大趨勢,降幅由2021年1-7月份的0.5%擴大到全年21.7%。
盡管都處於下行通道,但中指院認為,長期看,烏魯木齊的市場需求仍有空間,“當下各地州縣市購房者持續進入烏魯木齊,而未來新增人口的引進將助推烏市持續發展。”根據七普數據,烏魯木齊人口規模實現正增長,十年人口增量94.4萬,位列全疆第一。
“整體來看,2022年,西北區域麵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樓市的復蘇之路道阻且長。”中指院錶示。
調頭轉嚮意欲何為?
或許對於亟待補血的房企來說,西北並非絕佳沃土,那麼房企爭相恐後布局西北意欲何在?這片廣袤自由的土地上,房企真的能肆意“生長”嗎?
此前,西北區域因經濟發展相對欠佳等原因,造成購買力有限、房地産市場化程度較低,一直鮮有全國性房企的布局,相較之下,房企普遍活躍在東部熱點城市。
如今,東部房地産市場被套上沉重的調控枷鎖,土地、建安成本不斷飆升,房企利潤空間受到嚴重壓縮,在此背景下,西北區域進入房企視野。房企布局也從僅限於省會、首府性城市,不斷嚮鹹陽、渭南、銅川、韓城等能級較低的城市下沉。
據剋而瑞統計,截止至2021年上半年末,百強房企在一二綫城市的土儲建麵占比降至49%,較2020年末迴落6個百分點。相較之下,百強房企在中西部土儲占比高達38%,較2020年末增加5個百分點。
在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看來,西北市場土地成本較低,人口相對集中,是房企集體“掘金”西北的主因,此外,近幾年,西北區域基建力度加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瞭投資機會。“根據易居研究院監測的百城成交數據,2022年1月,拉薩住宅成交環比漲32%,同比上漲11%,漲幅均居前列,這也說明曾不被看好的西北市場還是具備發展潛力的。”
在東部市場發展受限的情況下,嚴躍進認為,房企加速搶灘西北市場有利於拉動業績的增長。
已經進入西北市場的某房企內部人士直言,由於此前全國性品牌重視程度相對較低,西北內部的競爭壓力相對較小,這也成為一些注重市場機會研究的企業提升關注度的原因。
但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傢柏文喜也提到,西北市場相對來講市場容量較小,溢價能力較低,可供房企調整試錯的機會少,這就加劇瞭企業的經營風險,考驗每個項目對客群的研究、産品類型的精準定位等。
同時,本地無知名房企或許也是品牌房企加速布局西北增添瞭契機。例如,在河北有華夏幸福(600340)、榮盛;在浙江有實力強勁的濱江、祥生;而華南則雲集瞭碧桂園、雅居樂、富力等企業,相較之下,西北這片遼闊的土地為新進駐房企留下瞭無數想象空間。
但柏文喜也提醒,房地産市場發展幾十年,全國百強房企中,包括發傢重慶、成都在內的眾多地方性企業均榜上有名,但難找一傢從西北走齣來的房企,可見,若想在西北打開市場,拓展規模,也絕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