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8/2022, 8:17:35 PM
華為收購奇瑞或江淮對雙方都是最好的歸宿,打造萬億美金市值車企
有詩為證:
江淮奇瑞苦掙紮,華為汽車羞答答。
天作之閤誰來配,全球爭霸獨一傢。
文章摘要:華為若收購奇瑞或者江淮汽車,未來展望:可以迅速打造成為年銷量超百萬,3年左右甚至500萬的巨大銷售量,銷售額可以直奔1萬億人民幣,若把收購後的公司獨立上市可以達到萬億美元市值(對標特拉斯),對雙方來說都是巨大的收益。
雙贏! 何樂而不為呢?
華為牽手江淮和奇瑞是天作之閤
目前我們國傢汽車産業的大緻現狀:
現在中國汽車的現狀是“多而不強”,我們是汽車品牌最多的國傢,中國是汽車大國,産銷都是全球第一!卻唯獨沒有一傢世界級的汽車品牌。日本、美國、德國、這幾個傳統的汽車大國更是汽車強國!有銷量更有品牌,名利雙收!所以我們必須要整閤資源,把更多的傳統小品牌廠商閤並,並且做大做強,這樣在全球纔有競爭力!
一:先看看江淮汽車
1:江淮汽車2021年産銷量都是52萬左右。
2:根據江淮2021年年度財務報告,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02.13億元,同比下降6.11%,2021年度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億元,同比增長40.24%。五十多萬淨利潤2億元,確實有點看不下去,平均一台車400元的利潤。
3:江淮汽車和蔚來閤資,這對江淮汽車來說,是一個利好,可以提高江淮的品控。但是這種性質畢竟屬於代工,不能靠代工去解決江淮所麵臨的內外各種睏難。
4:江淮目前的市值是173億人民幣
二:再看看奇瑞汽車
1:2021年奇瑞集團全年汽車銷量超96萬輛,但是主要是以中低端的車輛為主,在消費市場找幾乎沒有一款爆款。單品塑造能力和産品打造能力,都一般。
2:2021年利潤沒有公布,奇瑞汽車2020年淨利潤僅737.18萬元,盈利能力如此之差,可見經營的水平,令人想象空間之大。平均一輛車接近10元的,太尷尬瞭!
3:再看股權關係,奇瑞控股、奇瑞汽車、奇瑞商用車、奇瑞新能源,四個公司,主要是以奇瑞控股為主,立訊精密日前發布的公告顯示,斥資100.54億元入股奇瑞集團,買瞭下瞭奇瑞控股最大股東青島五道口手中19.88%奇瑞控股股權、7.87%奇瑞股份、6.24%奇瑞新能源股權,基本上籠統看,要是買下來,基本上就價值500-600億元!(對比江淮汽車,可能奇瑞的市值還稍微有點高)
相對比,比亞迪、長城等汽車的市值,奇瑞價值太低,但是畢竟這幾傢和奇瑞、江淮、不是一個段位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號召力完全不可同日而遠。
原因大緻幾點:
第一點。盈利能力太差
第二點:沒有核心單品;
第三點:經營不好,負債太多
這也是為什麼奇瑞一直想上市,而始終無法上市的原因的一部分所在吧。
二:再看看華為
1:華為聯閤北汽打造的極狐,現在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節奏,具體閤作內幕我們無從知曉。
2:華為和小康股份打造的塞力斯,也就是去年剛發布還行,目前有點沉寂瞭。
3:華為和小康股份打造的問界,現在勢頭不錯,但是還是閤作。銷量也並非一飛衝天。
4:華為具有什麼,這個很重要:
一句話總結:華為除瞭沒有工廠,汽車的所有核心部件都具備瞭!
第一種閤作,屬於純軟件閤作的,安裝華為HiCar,安裝華為HMS套件,車載可以安裝APP ,支持汽車網頁上網等。目前這個模式有幾十個傢國內國際廠傢閤作,目的是和手機高效互動等。這一種對華為的意義目前來看意義不大,畢竟這個量太少瞭,而且車廠選擇華為的可能性很低。第二種閤作,整車非自動駕駛的電子閤作,包括華為三電的閤作,無綫車載模塊,車載影音係統和HiCar等。電動汽車或者混電汽車,三電屬於最核心部件瞭,這種閤作當前有賽力斯等。想賣給其他汽車廠商,太難瞭,畢竟這個是心髒,就好比手機CPU。第三種,華為自動駕駛係統,Huawei Inside 有HI 商標的,算目前最深入閤作一種。包括各種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超聲波雷達、AI處理器,無綫模塊和鴻濛車載操作係統等,也包括影音。其中還有華為獨特的快充技術,充電10分鍾,續航197公裏。目前有北汽的極狐在閤作。這是華為優勢,可能是目前傳統廠商都不具備的優勢!第四種,全部用華為:既可以用華為的華為自動駕駛係統,Huawei Inside和鴻濛車載係統;還可以用華為三電,無綫車載模塊,車載影音係統。也就是說,這種模式下,汽車廠傢除瞭外殼、加底盤、加輪子和座椅,其他基本上都可以用華為的。比如一些沒有智能汽車積纍的傳統油車廠傢,用這種模式可以快速的切入智能汽車,是一條靠譜的解決路徑。(這種模式基本上就是現在的打造的問界M5)
華為一直都說,自己堅決不造車,否定瞭很多遍!(多重否定就是肯定?答案交給時間來說吧,就好比曾經說不做手機一樣)
華為想做汽車新能源時代的博世,幫助汽車廠商做好汽車,起碼目前來看,沒有一絲絲可能!
為什麼呢?
1:華為提供的不是簡簡單單的配件,而是汽車的核心,很多汽車廠商想自己研究和開發,但是呢,又沒有這能力。
2:像去年上汽的一個老總說,不能把靈魂交給華為,但是如果這些汽車的核心部件是博世或者是國外其他廠商提供呢,可能就是另外一種情況瞭吧。LGX(你懂得)
3:都擔心華為最後把自己取代瞭,自己就是一個代工廠瞭。
4:華為過往強大的團隊研發能力,團隊營銷能力,都是這些傳統廠商,不能匹配的,說白瞭就是不能門當戶對,不會幸福,除非從一開始就認華為為大哥。現在幾乎沒有廠商站齣來,可能就是小康股份吧,畢竟小康股份在中國汽車市場的版圖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華為已經具備瞭生産汽車的能力,可能就是缺少一個工廠而已,自己建共産,耗時耗力,與其這樣,購買一傢汽車廠商正當時,快速解決汽車生産問題。隻要品控完全按照華為的要求生産即可。
奇瑞汽車
以下有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華為為什麼要收購現成的汽車廠商?
1:現實的需要,華為的總收入在不停的下降,去年因為消費者業務收到美國製裁,已經下降瞭,快三韆億人民幣的收入瞭,沒有大的收入,就沒有辦法有更多的資金投入研發。2022年第一季度,銷售額又下降瞭13%左右。令人擔憂啊!
2:購買華為的核心部件太少。華為的汽車核心部件(三電)再好,用的汽車廠商不多,關鍵量也不大,還是做不起來。
3:留給華為的時間不多瞭,華為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爭取時間,擴大收入,這也為什麼因為要成立那麼多軍團的原因,但是僅僅依靠軍團,還是太慢瞭。
第二個問題,華為有哪些汽車廠商值得收購?
1:奇瑞汽車,
2:江淮汽車
3:收購以上兩傢汽車,花費少的錢,最多五百億人民幣,華為還是有這個資金的,可以快速變現,給公司提供巨大應收,提供資金流,加快研發。
第三個問題 ,奇瑞、江淮為什麼願意被收購?
1:傳統汽車廠商自己完全經營不好,為什麼不交給更有能力的公司來經營呢
2:交給華為,隻會讓這兩傢公司越來越好!隻有雙贏,纔能持久!纔能成為現實,並非華為一廂情願!當然江淮和奇瑞也要有這個魄力纔行,有這個遠見,遠見者遠鑒!
華為測試的自動駕駛技術
未來展望,如果收購奇瑞或者江淮,會發生什麼?
1:銷量迅速提升到年産銷量:300-500萬輛
在保持現有的銷量基礎上,奇瑞或者江淮,一定銷量暴增,畢竟有華為加持,華為就是品質和科技創新的代名詞!3-5年內,可預測銷量在300-500萬量左右。
2:單值增加,整車銷售單值在20-30萬左右
現在奇瑞和江淮的單值太低,10萬左右客單值,甚至更低,如果用華為的核心零部件,就會讓整車的價值迅速提高,整車單值翻倍甚至都不止!
3:銷售額
一年內銷售額,可能達到2000億人民幣,如果沒有特殊情況,3年內可以達到5000億甚至一萬億人民幣的可能!
4: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公司
經營幾年後,汽車可以獨立上市,市值10000億美金指日可待,說的可不是人民幣,是美金,而且有可能會更多,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廠商,甚至是全球第一汽車!
我們為什麼要支持華為收購奇瑞或江淮呢?
1:我們太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國品牌汽車,中高端汽車,在全球幾乎沒有一個能打的,像中國這樣的大國,必須有自己的強大品牌車企,華為必須擔起這個責任!
2:收購的時候,奇瑞或者江淮,特彆是奇瑞,他有相當一部分是國資,可以保留部分股份,一旦上市,就相當於為國傢創造巨大價值,大傢知道國資的意義吧,讓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3:看到背後的價值,如果我們的汽車隻能在國內討生活,不能在國外馳騁,怎麼賺國外的錢,我們要把目光看遠一點。不能汽車廠商多,但是不強,大而不強,這很可怕!
4:稅收,像華為這樣的企業,一旦入局,就可以交更多的稅收,很多人會說,這些小企業不是也一樣嗎?真不一樣,很多小企業一定沒有大企業交稅多,具體就不在這裏闡述瞭!交稅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稅收可以更多的惠及更多老百姓!
5:齣口帶動就業,如果華為汽車齣口,一定會像華為手機一樣,當華為汽車整體的銷量上去瞭,工廠就會擴大,帶動更多的就業,背後都是每一個傢庭啊!
6:更大的産業鏈,形成自主的産業鏈,讓更多的中國廠商受益!帶動民族品牌發展。
7:如果我們的汽車市場都讓國外品牌占有瞭,最後我們就淪為打雜的,高額利潤就被國外廠商拿去瞭,那不就是以前的“賣襯衫換飛機”嗎,我們隻能走嚮高端,纔有希望!
總結:時不我待,失不再來,期待華為打破固有思維,勇敢邁齣這一步!因為中國的崛起,民族的復興,一定就是更多的“華為們”站齣來,這是我們的根基,隻有這樣,我們的未來纔有希望!
你有酒,我有故事,為何不開創一番偉大事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