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8:15:47 PM
《水滸傳》的故事發生在北宋年間,所以其中涉及到很多宋朝官職,這與明清時期官職叫法區彆不小。
今天就來解釋一下,幾位梁山好漢上山前的官職,看看究竟誰的官最大。
先來看看
林衝,他有一個非常響亮的名號
――八十萬禁軍教頭!
聽上去很拉風,林衝好像能指揮
80萬人一樣,說齣去能唬倒江湖上一大波好漢。
然而這裏麵的誤解,就比較大瞭。
禁軍,我們通常理解為保衛皇城的禁衛軍,一般也就三五萬人頂多瞭,頂級裝備、優厚待遇,編製太多瞭財政養不起,怎麼北宋能有
80萬這麼多呢?
其實宋朝的禁軍不是這麼迴事。
宋朝有鑒於唐朝後期到五代十國藩鎮割據的亂象,齣身於後周禁軍將領的趙匡胤當上皇帝後,決定收兵權歸於中央,將各地的正規軍幾乎都納入瞭禁軍範疇。
趙匡胤時期,北宋全國軍人總數
37.8萬,其中禁軍便有19.4萬人,比例超過瞭一半。
此後北宋曆代皇帝不斷加強禁軍規模,將地方軍隊一一收編,到宋仁宗時,全國禁軍達到瞭
82.6萬。
這就是所謂
“八十萬禁軍”概念的由來。
由此我們可以看齣,這
80萬人馬除瞭套用著“禁軍”的名頭外,戰鬥力、編製模式等方麵,跟漢朝的羽林衛、唐朝的神策軍、明朝的錦衣衛,壓根不是同一迴事。
說白瞭,就是老趙傢迫害妄想癥泛濫,不信任底下的將領,所以把地方軍區統統取消,所有大頭兵全部劃歸
“首都汴梁軍區”。
不過,由於軍隊開支實在太大,後來的神宗、哲宗就有意無意地縮減軍隊規模。
再加上北宋後期軍政兩界普遍腐敗,吃空餉問題嚴重,全國的禁軍可能
60萬都不到瞭。而駐紮在京師的,大體不到10萬人,稱在京禁軍。
這就是林衝的工作單位瞭。
那林衝是能管將近
10萬人嗎?
當然不可能啦!
林衝的官職是
“教頭”,指的是禁軍中操練士兵武藝的軍官。
林衝是
“槍棒教頭”,就是教禁軍士兵練習槍法、棒法的,管理、指揮這件事跟他沒半毛錢關係,本質上,他就是一個武術教練。
而且,與林衝類似編製的教頭,數量非常多。多瞭就不吃香、不值錢。
宋神宗時期,在京禁軍大概有教頭
270人,上麵還有都教頭30人。
注意!王安石變法後有過一個大裁軍,當時在京禁軍也就
3萬多人,所以大概100比1的比例,那北宋後期接近10萬的禁軍大概能有將近1000個教頭。
即使教頭還是隻有兩三百人,那也不過是
1比300的關係。
從比例上來說,一個禁軍教頭大概也就是個連長到營長。
實際上比連長、營長都不如,因為他沒有指揮權,所以我們可以說,林衝就是個中央軍連級到副營級軍官
……
不過林衝的情況又比較迷,因為他好像跟太尉高俅挺熟的。
一個連級乾部跟軍中數一數二的大人物很熟,有可能說明他其實是都教頭,但是報官名的時候又隻說瞭教頭。
又或許林衝業務能力比較突齣,武藝實在高強,在軍中比較有名,並不見得他的官位就是高齣一級的都教頭。
說完瞭林衝,我們再來看看武鬆。
武鬆自從在景陽岡打死老虎,陽榖縣令看中他的一身本領,任命他為步兵都頭。
都頭是個什麼官呢?
宋朝軍隊馬兵是軍使和副兵馬使,步兵是都頭和副都頭,在副兵馬使和副都頭之下,尚有軍頭、十將、將虞候、承局和押官。
可見這官還不算很小,可是部隊在編的軍事長官。
那都頭管多少人呢?
按照宋朝製度,一都應有
100人。也就是說,都頭是正兒八經的連長,有指揮權的那種,比禁軍教頭這種教官要強一點。
但問題來瞭,都頭是正規軍的軍官,在北宋軍隊體係是獨立的,不歸地方管,那陽榖縣令怎麼還能任命都頭呢?
況且,武鬆做瞭都頭之後,每天都到縣衙上班,管的是大街上的治安,這哪裏是正經軍官做的事情?
細細追究,施耐庵筆下這個都頭,其實不是宋朝真正的都頭,而是藉鑒瞭元朝時候的都頭。元朝的都頭就很泛濫瞭,幾乎每個村都能有一個都頭,負責的是村裏的治安。
不過鑒於
武鬆是在縣裏做事,肯定不是村裏那種都頭,大概他的職務其實是縣裏管治安的,也就可以理解為縣公安局治安大隊隊長,股級乾部吧。
一定要對應軍職的話,地方連級軍官,這就比林衝那種中央軍連級要差瞭。
最後是拳打鎮關西的魯達魯提轄。
這個提轄又是什麼官呢?
他的官位,還真比前麵的林衝和武鬆大齣不少!
提轄,在宋代州郡中很常見,負責一州統轄軍隊,訓練教閱、督捕盜賊。很多時候都直接由知州兼任,可見地位重要,可以說提轄就是一州治安長官。
不僅如此,魯達本人還擔任過老種經略相公,也就是抵抗西夏和金國的名將種師道麾下的五路廉訪使,也就是做種師道的
“特派員”,查訪五路官員的品行,權力大到嚇死人。
鑒於宋朝知州是五品,提轄很多時候都由知州兼任,怎麼也有六七品,所以
魯達這個提轄至少屬於團級軍官。
好瞭,三人的官職大小就這麼排齣來瞭:
魯達(地方團級)>大於林衝(中央軍連級到副營級)>大於武鬆(地方連級)。
不過,擱在整個北宋的軍隊係統裏,其實這三位官職都不大。
梁山好漢中,官職最高的是呼延灼和秦明。
呼延灼是汝寜郡都統製,而秦明是青州指揮司統製,他們都是大地方的軍隊最高長官,屬於正軍級乾部,比前文說到的那三位高齣太多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