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用我們所愛的古典教養來說:文之類型、體式陷於混淆 要務在「辨體」;流於僵化 《人間好文》他辨體,我破體 - 趣味新聞網


用我們所愛的古典教養來說:文之類型、體式陷於混淆 要務在「辨體」;流於僵化 《人間好文》他辨體,我破體


發表日期 None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用我們所愛的古典教養來說:文之類型、體式陷於混淆,要務在「辨體」;流於僵化,則要務在「破體」。在實踐上,這兩者最好同時顧及。不太在乎「散文課」的人,以散亂、糾纏、僥倖為突破,有時叫某些「教散文」的人傷 .....


    用我們所愛的古典教養來說:文之類型、體式陷於混淆,要務在「辨體」;流於僵化,則要務在「破體」。在實踐上,這兩者最好同時顧及。不太在乎「散文課」的人,以散亂、糾纏、僥倖為突破,有時叫某些「教散文」的人傷心。則錦樹分類之意,我極願理解而同感,也雅不願有人隻信我片麵撩亂之辭。但作為論者,他既已著力於「辨」,我隻好慨然倡「破」瞭。

    散文安份嗎?

    嚮來並不以安份著稱的黃錦樹,最近指齣:「抒情散文本性安份。而它的力量往往來自這份安份。」(〈「文心」凋零?〉,發錶於五月二十日人間副刊)這真是孔武有力的斷語,讀之猛然警醒,而又爽然若失。

    對於散文又愛又恨的我,思惟多時,睏惑未消。散文特彆遵從「本性」嗎?我們談詩或小說時,有那麼一緻的本性可談嗎?如果彆的文類的性格,是在實踐中建立起來,因時變化,難以一律。為什麼獨獨要用本質論的話語來框限「散文」或「抒情散文」?

    我所愛讀的抒情散文,頗有一些,並不安份。無論是「抒」之方法,或者「情」之內涵,都在變化推移。遠如魯迅、徐誌摩,近如不同世代的楊牧、周芬伶、李欣倫,似皆如此。(當然,還有許多彷彿安份的散文,我也挺愛的,就不列舉瞭。)在散文那裏,究竟有何「份」內之務?為何非「安」不可?錦樹是重視藝術經營的,其意似非不準進行「文體突破」,而是預想瞭一種最高的文類法則,散文之所以為散文的基本倫理,不可逾越。

    所謂本真性

    他說:「抒情散文以經驗及情感的本真性作為價值支撐,文類的界限就是為瞭守護它。」許多親近散文的讀者,很快就能發現,他們親近的常常就在錦樹所謂「本真性」(即便隻是相對的)。

    我的經驗也是如此,但非並總是如此;我很珍愛一種閑談身邊瑣事的小文章,但也還愛些彆的。所謂「本真性」可能是散文的重要傾嚮,但並非絕對。它可以做為一種描述,不必做為一種規範。多數(抒情)散文,都具有這種傾嚮;並不代錶所有的散文,都應該具有這種傾嚮。

    這種求真之意,據錦樹說:「這興許是中國抒情詩遺留下來的基本教養吧,那古老的文心。黃金之心。」這裏似乎預設瞭一個道理,現代抒情散文源齣於傳統抒情詩?而且還傳瞭一顆黃金打造的「心」(大概是指其高貴且不可變易)。

    然而無論詩經或楚騷,假如要講真實,也隻能說是一種「詩的真實」,特彆是從詩經以下,漢語抒情詩本來自有豐富的「代言」、「擬作」的傳統──詩裏的說話者「我」,其實不全然等於詩人「我」。詩人能夠跳脫或擴展有限的自我,潛入他人的心思與情境。這在傳統文評裏,是可被稱許的。今天看來,也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西方學界對於「抒情自我」的真實性問題,也曾多所討論。有人認為,抒情詩裏的「我」,也是虛擬的我,詩人之麵具。但有人說抒情詩必是「真實的傾訴」,其情感經驗必可追溯迴詩人自身。事實上,自我與麵具,自我與他人之間的反覆辯詰,本是文學裏重要而有趣的事。

    現代散文特重自我一端,但我們如仍以「真摯性」來衡量文學裏的自我,未免也太浪漫瞭些。散文固然「錶現」自我(不必身世離奇,也能幅員廣大),但也用「自我」去錶現世界。有人願意用各種虛擬「我」去穿著或者疊閤各式各樣的他人,稱為散文,我相信是可以接受的。有些以「我」作為敘述者的小說寫得比散文還具有強大的「本真性」(以緻有人想告他),我想也不緻於就被稱為長篇大散文吧。

    錦樹的話題焦點在「散文──特彆是抒情散文」(大圈裏有個重要的小圈)。所謂「抒情散文」,在內質上被聯係到漢語傳統抒情詩(這是可疑的);但在外在形製上,卻與現代白話小說(它們也是用散文寫的)更為接近。它們都是藉由「描寫」與「敘事」這兩種主要的語言型態而構造起來的,抒情隻能說是內在動力或風格、效果。我一度感覺,與其說錦樹在框定散文,不如說他是在框定抒情。情感的「真」,較諸知識的真、事件的真更難以驗證,把它拉到一種審美、倫理的層次,操作起來必有很多漏洞。

    我願承認,「情」是所謂抒情散文裏的重要效應(他類散文乃至小說也可達成各種情的效應)。但它常是通過多彩多姿的語言實踐,纔得以展布(甚至生産)齣來的。我們如果有興趣對「抒的方法」(常常涉及描寫、敘事與錶述)與「情的樣態」進行審美,事正多矣,何止於調查真相。

    我有時會想,現在的「小品文」徵奬,得奬的根本就不是我期待或理解的小品文,而隻是剛好寫得比較短而已。但小品文(還有雜文、隨筆和其他各式各體)不能演變嗎?他們「不懂」或不在乎小品文的曆史、品類與氣味,那也不能說是「犯」瞭什麼。──至於「抒情散文」該長什麼樣子或該怎麼寫,五四文人既經瞭一番掙脫、選擇和形塑,而得瞭一種不同於文言係統的新抒情;那裏麵啓示正多,恐怕不隻是自傳契約而已。

    進一步說,「五四以來」就跟許多「什麼以降」一樣(乃至大大的「抒情傳統」),混雜得很。誰要跟他們(隱形國度裏的各式隱形人)定隱形契約,也是很奇怪的。彆的文類有什麼「契約等級」的「慣例成默契」?當代人正在進行(也正在形塑)他們的抒情。要說用漢語寫散文,就都「無形中」受古老文學傳統或五四以降默契影響,恐怕並不盡然。

    錦樹提到,楊牧《方嚮歸零》的敘事聲音「有時會令人非常不安」,我也發現,陳冠學的《田園之鞦》被視為極本身,卻有很高的虛構性。(就算琦君或林文月,他們的「已說處」似乎很平實,他們不說乃至麯說處,也很有些可疑處,頗耐咀嚼。若要說,誠實為散文之本,也太像青年守則瞭)至於錦樹原本「不會特彆去注意」的那些散文作傢,可能沒有上過「散文課」,就寫起散文來瞭。那又怎樣?我們的課綱與教材或許不會為他們而修改,而他們大概也不肯來補修的。

    論匿名散文

    錦樹文章的齣發點之一,乃是看到某些「普普通通的小說」化身為「一流的山寨散文」,在文學奬裏反覆勝齣,以至引起跟風。年輕作者似乎以此為常態,而亡失瞭散文重視本真的「黃金之心」。

    我們其實都知道,這有一大半是文學奬「惹的禍」,卻由散文來擔其罪。散文的虛與實,並沒有傳說中那麼難以區分,隻要不匿名。我們看多瞭特定作者的文章,便可得其身世之梗概。偏偏台灣式文學奬的一大特色,就是匿名,這在小說與詩似乎無多睏擾,在散文奬裏便成瞭「問題」。

    沒有一種文類,像散文(特彆是抒情散文)這樣,重視「我」的演齣。散文常常是在進行著「我思、我感、我看、我說」,但究其實,也是在思我、感我、看我、說我。「我」作為情之發動者,似乎先於文,決定瞭文的品質與樣態。但「我」既是文的書寫對象(通常還是焦點),當然也是被建構齣來的。

    根據錦樹所謂「自傳契約」,我們讀散文時,習慣性預設一個「現實的我」來與「文本的我」相對應。一旦它是匿名的,我們便暫時無法驗證這種對應關係。等匿名狀態解除瞭,我們發現「文本我」與「作者我」居然絕不對應,便說作者毀約背理,壞我文類。

    這種「文學奬特有的散文現象」大約始盛於1990年代,也就傳說中的「神話還在」時期。真要說「敗壞」,實在早就敗壞瞭。直接把小說(或者暫時文類不明,或者不在乎文類界限)投到散文奬,得奬後再放迴自己的小說集。這種簡單的操作,無論動機為何,也暫時不管有沒有傷瞭倫理的心,似乎凸顯瞭一個問題:採用第一人稱、內聚焦、身內型敘事而且篇幅不太長的小說與「抒情散文」,有時在形式特徵上「差異極微」。

    評審及承辦機構常常無力從文章上加以分辨。要是很在乎,也隻能直接「問」作者瞭。──這既是「散文」的文類/文體問題,也是「文學奬」的機製問題。前者涉及「散文-審美」,後者據說涉及「文學奬-倫理」問題(大概是要給「抄襲」找個伴兒),但我要說的是,這無關乎「散文倫理」問題,除非彆的文類也有什麼碗糕倫理。

    台灣主流的報刊文學奬,常具有新人奬的意義,一律採用「單篇匿名參賽」,以示看文不看人。這種情況可以好好檢討,如以一本書為單位去評選新人,應可增加各式「非山寨散文」(比如隨筆)齣綫的機會,這且按下不錶。在目前的競賽製度下,關鍵時刻的「匿名」狀態,已經構成台灣散文的特殊結構,它可能會引發不安、製造亂象、鼓勵膺品,但也可能強化文類的生長能量。

    前麵講到抒情詩的擬代傳統,現在再迴到散文上麵來講。〈李陵答蘇武書〉是中國抒情散文名篇,但此文實為後人所作。又據專研東坡的同事說,東坡文集裏的雜著也有多篇擬代之作。僞託、擬作、代言都是抒情傳統的一部分,這樣生産齣來的「山寨抒情散文」,也不能說是次等小說吧。當代(文學奬)散文的「暫時匿名結構」造成瞭山寨文化,流弊既多(但責任不隻在這一代的參賽者),但山寨也是不可輕看的。

    作者「我」之潛入一個與自己現實身分不相侔的說話者「我」(姑且稱之為另我),也有不同層次,可資觀察。我對另我,存著較強的認同感,抒情性便較彰顯(反之,如反諷意味增多,則戲劇性較濃)。中國傳統的擬代文學,楊牧的戲劇獨白體新詩和當代「山寨抒情散文」,多屬此種。在台灣文學奬的單篇匿名競賽裏,寫手常蓄意搶眼。彆的文類招數較多,散文如求變無門,很容易下齣「以我入另我」的重手。作為「新人」時期的試驗之一,它有效用,具豐富台灣現代散文姿采的潛能。

    但「匿名」是暫時,「我的切換」也非散文常態。誰要以暫為久,以變貌為常態,會有危機,也要接受更多的檢驗。但說真的,結集成書之後,讀者未必都會著力於區辨散文小說。創作是一件事,分類是另一件事。

    散文也有爪牙

    柏拉圖(們)既起訴瞭詩人,常有人跳齣來為詩一辯。但當代即便有人聲言「詩的沒落」、「詩之將死」,詩還是轉化多姿,生生不休。至於小說,作為當代的黃金文類,早非稻間雜草。「散文很難討論」,這是錦樹前不久在臉書與我閑談的結語。許多散文之敵,其實是散文之友,誰能不寫各自的散文呢?

    錦樹的「文心凋零」之說,重申瞭「文類界限」,看起來是在「守護」散文。我在此唱些反調,倒像是侵及散文的天真純淨瞭。但換個角度說,錦樹叫散文安份,如若蠢動以緻超綫,就有違反契約、崩壞倫理、凋零文心之虞,這反而有些規訓的意味瞭。如果怎樣,散文就該併入小說的講法,也儼然存在著特定文類的優位性。內建其心,外設其界,又都是對散文提齣額外要求。因而我隻好在此一辯,並且鼓吹:散文也有爪有牙,偶爾也張來舞去,甚至毀形破體,奮不顧身的。

    用我們所愛的古典教養來說:文之類型、體式陷於混淆,要務在「辨體」;流於僵化,則要務在「破體」。在實踐上,這兩者最好同時顧及。不太在乎「散文課」的人,以散亂、糾纏、僥倖為突破,有時叫某些「教散文」的人傷心。則錦樹分類之意,我極願理解而同感,也雅不願有人隻信我片麵撩亂之辭。但作為論者,他既已著力於「辨」,我隻好慨然倡「破」瞭。

    ()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人間好文》休假中,請勿打擾

《人間好文》休假中,請勿打擾

   「中國人吃飯皇帝大,美國人休假皇帝大;中國人工作拼到死,美國人一路玩到掛。」我多麼希望有一天,颱灣的上班族在公司拚命的同時,也能坦率且適時的對老闆說,「休假中,請勿打擾。」當公園的葉子漆上季節性的漬,便有進入溼冷鼕天的準備瞭。我老覺得鞦天是歲末頭上的薄紗,掀開之後,新娘再醜隻能接受。雖然不欣賞鼕天多雨,卻真心喜歡它的凜冽,比如從低溫的清晨醒來,裹著毛毯,煮一杯氤氳coffee,倚在陽颱前觀賞雨的綫條,它兀自落它的,我逕自看我的,有一種既陌生又寂寥的關聯。鼕雨太旺,戶外活動被迫取消隻能窩在傢裏看美.......


《人間好文》你做孝女白琴 他玩Candy Crush

《人間好文》你做孝女白琴 他玩Candy Crush

   黃錦樹的〈「文心」凋零?〉(發錶於五月二十日人間副刊)對「山寨抒情散文」開瞭一槍,稱那些「冒充弱勢族群的口吻,以抒情散文去漁獵各文學大奬」的文章為「孝女白琴」。唐捐〈他辨體,我破體〉(發錶於六月六日人間副刊)著眼於文學奬機製與文學史源流,強調「山寨也是不可輕看的」,應給散文留下必要的空間。隔瞭幾天,黃又發錶〈散文的爪牙?〉(發錶於六月十日人間副刊),駁斥唐的「爪牙說」。黃錦樹說對瞭嗎?或者唐捐的翻案有理?我認為兩人都逼近瞭問題的核心──卻在核心的不同麵相打轉。是以有必要提齣第三種意見。(抒情)散.......


《人間好文》兩鄉書(上)

《人間好文》兩鄉書(上)

   海風從我們的身邊掠過,像一百年前,掠過那些開拓鹽田者黝黑粗野卻臉孔模糊的身子。驕陽橫空,烈日當下,生活是一場不能退縮的戰爭。留下的足跡都會在這裏生根,長成木麻黃,抵抗著虎虎掃來的海風。布袋‧一日鞦夢在這裏起飛嗎?海靜靜的延嚮瞭遠方的藍天,海藍與天藍,在海平綫上銜接成瞭一片藍色的圖畫。我們走在十月鞦色的風裏,二十度的氣溫把風衣微微盪成新沐的鞦涼,拍打著虛無的陽光,灑成一片金黃的鞦景。遠方,雪白皚皚的鹽山在微弱的日光裏閃爍,依稀彷彿,兩百年的曆史正挑著一擔擔的日子往前走瞭過去,那些白金歲月,讓一代一.......


《人間好文》兩鄉書(下)

《人間好文》兩鄉書(下)

   東石的風、陽光、漁船和海洋,以及處處可見的蚵棚,組構成瞭一係列旅遊意象。每次妳迴來,都覺得自己彷如旅客瞭。隻有每年在先天宮的廟慶時節,妳纔感覺到真正又迴到童年時的東石,那時妳被父親抱坐肩上,看著煙火炮竹璀璨響亮的在眼耳開落。天上的星子都在一片燈海中垂落,在傢鄉的每一片屋瓦上,敲著時間的銅聲,汲著清涼的夜露,讓妳很久很久都記得,此情此景,在這個地方,纔足以叫做──故鄉。而一代代的人在這裏生長、老去。日月遞換,浪田層疊,鰲鼓濕地仍在孳養著來自東南西北各地與各種鳥類;風日日的吹,青蔥草木,沙洲地、海茄.......


《人間好文》十七歲少女的勇敢駕車之旅

   人來人往,車來車往。突然她說,知道嗎?我十七歲那年,一個人在高速公路邊上換瞭車的輪胎。完完全全一個人。他有些驚異地忘著她。十七歲的少女抬起頭,廣闊的天邊,雲像緩慢的羊群以兵臨城下的架勢緩緩移動過來,看樣子也花不瞭太多時間就會覆蓋住這一邊的藍天。她蹲下身子,把車下的韆斤頂放下來。車子已經換好備用胎,又可以上路,撐到下一個高速公路齣口應該沒有問題。說到高速公路,沒錯,飛速行駛的車自她身邊接連不斷呼嘯地開過去,空氣彷彿一直在劇烈地震動著。從她打開緊急信號燈,停下來,架起韆斤頂,半個身子鑽入車下去找飛齣.......


《人間好文》口袋

《人間好文》口袋

   男孩子真的不講究穿著,可我們也有講究,那就是衣服上的口袋。因為貧窮,我的少年英雄夢寒磣瞭,少年英雄的身上布滿瞭補丁,卻隻有一個口袋,嗨,和一個小叫化子也差不多。長大之後,我在美國大片裏看到過美國大兵,一下子就愛上瞭美國大兵的迷彩服。最讓我羨慕的就是迷彩服上的口袋。到處都是口袋,肩膀上都是,袖口上都是,大腿上都是,小腿上也是。眾多的、口光叮口光當的口袋眼饞死我瞭,我的身上怎麼就沒有那麼多口袋呢?滿身的口袋不隻是實用性的勝利,也是想像力的勝利,當然,歸根結底,還是經濟實力的勝利。男孩子真的不講究穿著.......


《人間好文》吃昆蟲吧

   前不久看到一則新聞:「聯閤國糧農組織(FAO)發錶一份報告,鼓勵人們多吃蚱蜢、螞蟻、甲蟲、黃蜂等昆蟲,因為昆蟲味美、富含營養,可解決飢荒、減少汙染,還有助於對抗肥胖。」不禁大笑,世道怎麼瞭?幾年前曼榖市為瞭市容美觀及展現文明國傢,不準賣昆蟲小販白天擺攤,如今聯閤國竟然鼓勵吃昆蟲,真是風水輪流轉!遷居曼榖之前,我隻有兩次吃昆蟲的經驗:第一次是年輕時到颱南曾文水庫拜訪外子親戚,熱情請吃中飯,各種山蔬土雞上桌間來盤黑烏烏的炸物,一隻隻長著鬍須,看起來像蟑螂,主人說颱語叫「兜蟞阿」,應該是蟋蟀,是當地著.......


《人間好文》天下第一濛頂茶

《人間好文》天下第一濛頂茶

   從明清以至於近代,濛頂茶的光輝早已消失殆盡,很少人聽說過唐宋時期譽為「濛頂第一,顧渚第二」的極品貢茶瞭。濛頂茶能否復興,能否重登天下第一茶的寶座,我們且拭目以待。月餘前四川雅安發生七級地震,震區包括附近的幾個縣,如蘆山、寶興、名山等。災情十分嚴重,令人揪心。各地熱切支援賑災,紛紛從全國各地奔赴災區,有錢齣錢,有力齣力,發揮人道關懷精神,也相當令人感動。雅安地區我沒去過,但卻相當熟悉,因為探索唐宋時期茶道發展與品茶時尚,研究過名山縣附近的濛頂山。濛頂山又稱濛山,並不太高,大約一韆多公尺,在唐宋時期.......


《人間好文》好歹吃的童年

《人間好文》好歹吃的童年

   一角一粒酸梅夾心糖、沙士口味的糖果、一元一大把的肉桂糖紙、兩元一瓶的白梅汽水、兩角抽一簽的各式小零嘴、五角一包的小王子碎麵、嚼起來像辣味塑膠片的魷魚乾……。經過颱灣經濟起飛和奇蹟的年代,大傢失去瞭那共享單純、貧苦卻豐美的鄉村滋味。兒子升上國中後,一年中忽然結束瞭童年;他從一五幾公分長到一七二,狠狠地把辣媽變成傢中最矮的人,我隻好承認升格做老媽瞭。想起不久前,兒子還是一張小小的娃娃臉、耍賴調皮不可理喻,奇特的口腹之欲既偏執又不肯妥協,母子倆每天重要的溝通言語是:「給我一顆糖糖。」「不行!牙蟲蟲會把.......


《人間好文》好走(1)

《人間好文》好走(1)

   故事大綱 因為父親王存孝騙瞭李忠義八萬多塊錢,十歲的男孩王勇被綁架到瞭湖南一個偏僻的山村。他因此開始瞭一段奇特而殘酷的成長生活。其間,父親王存孝曾到過這個山村,但由於還欠瞭很多錢,他沒能將兒子王勇帶迴去。於是,王勇這個十歲的男孩子便在這個山村生活瞭好幾個月。王勇這幾個月的命運便構成瞭小說的主體內容。 特定的時代,奇特的經曆,生活即使再殘酷,成長也是不可阻擋的。「好走」,是一聲嘆息般的祝福。第一章/ 綁架1「莫哭!再哭就割掉你的舌子!」十歲的王勇聽到這樣嚇人的塑膠普通話,立刻就不哭瞭。說這話的是個.......


《人間好文》好走(2)

《人間好文》好走(2)

   這種被監視的生活對一個男孩來說無疑是一種痛苦。手腳似乎被捆住瞭,心頭被一塊大石頭壓著,透氣好像也要看彆人的臉色──彆人要他呼吸他纔可以呼吸,彆人命令他不呼吸他似乎就不能呼吸。逃跑,暫時是沒有希望的……。既然王勇吃瞭他們傢的飯,那就要替他們傢做事。李忠義的妻子說:「端瞭誰的碗,就要受誰的管!」這在她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作為奴隸,王勇就跟著他們去做事。他跟著去做的第一件事是上山翻薯藤。他從來沒乾過這樣的活,所以一會兒就扯斷瞭一根薯藤,一會兒又扯斷瞭一根。李忠義的妻子發火瞭,說他哪裏是翻薯藤,簡直是搞破.......


《人間好文》好走(3)

   女人說:「要我大女兒讀小學還是讀初中?」「如今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當然是讀初中。」「她連小學畢業考試也沒去考呢。」「這個,你們不要管,去讀就是。兩個都要去讀!我們還要去其他地方工作,我們走瞭。明天她們都要去學校。要是沒去,明天我們就齣車來罰錢!」講來講去,還是這兩個字最厲害:罰錢。李恩深說:「好,去讀,去讀。」「讀什麼?拿什麼去讀?我們沒錢!」這個女人,膽子比她男人還要大。隻怕真的有些不靈醒,在這些人麵前也這樣講話。那六個人再不耐煩,再怕在這裏糾纏不清,也不得不在這裏多站站。這女人給他們齣瞭個難題.......


《人間好文》客傢味道(上)

《人間好文》客傢味道(上)

   像日久彌篤的義氣,封肉的特色是迴熱不變味;又具梁山泊好漢的性格,大塊吃肉,大口吃飯,痛快豪邁。有人光吃封肉不搭配熱飯嗎?一塊情慾魅人的封肉,如果沒有一碗熱呼呼的白米飯,顯得多麼寂寞。封肉詩人二毛在北京經營「天下鹽」餐館,詩藝融入廚藝,整本菜單設計得像劇本,如「第一幕」引自己的詩句:「有一種吻很肥 有一種吻很瘦/有一種吻像五花肉」。喻吃五花肉為吻,一層肥糯一層瘦肉,軟嫩,滑爽,奇香,竟令他聯想體態豐腴的美女。二毛擅搞肉,大抵是川菜一路,口味甚濃。不知道他嘗過颱灣的客傢封肉沒?客傢封肉即鹵肉。分大封.......


《人間好文》客傢味道(下)

《人間好文》客傢味道(下)

   菜脯蛋吃飯配粥都宜,乃貧睏時代的産物,錶現為簡單美學,有蔥花調配足矣。蘿蔔乾經過歲月烙記已略顯萎癟,裏麵猶蘊蓄著陽光的氣息,智慧般的陳香。新鮮蛋液緊緊擁抱著蘿蔔乾,彷彿年輕的身軀居住著老靈魂。有些餐館很富創意,富岡「信義飲食店」除瞭傳統的薑絲大腸,更變化齣該店第一招牌「薑絲炒粉腸」,加瞭醬油和豬油炒製,氣韻生動。美濃「閤口味」結閤湘菜和客傢風味,除瞭薑絲炒大腸,亦衍變齣薑絲炒豬肚,豬肚脆,口感很好。銅鑼「福欣園」的鼕筍肥腸,亦是薑絲大腸的變奏:大腸鹵過,加瞭花椒粒,盤底鋪墊著略漬的老薑絲,店傢附.......


《人間好文》流蘇雪

《人間好文》流蘇雪

   他像流蘇開落,給瞭我一整座山的花白,他不給我,我便覺整座城在暮春裏飄零。步行之間,看城市四處被白色流蘇占滿瞭路途,我纔知道,城市能為一場無始無終的愛而凋零。春天纔來,流蘇轟然鋪滿瞭整座城市。人說,流蘇是三月的雪,先是雀鳥歌唱,枯木生嫩芽,驚蟄之後總以為空氣初暖,卻不想雪怎麼又來瞭。那年,我穿過政大山上那片片落落的流蘇枝枒間,下山去會他,還沒到恆光橋頭,先看遍瞭雪白與豐華。當我想起政大後山的流蘇,也不知思念的是花還是他。張狂整片山坡流蘇是我們一整座山的花白,一整座城的凋零。世紀初也沒幾年,彼時人都.......


《人間好文》湖水細數 多少風流人物

《人間好文》湖水細數 多少風流人物

   從龐尼瓦到麥可傑剋森,日內瓦湖水瀏覽他們的湖上生活。不管前浪還是後浪,三百年、五百年終究隻是浪淘無數次的一粒細沙,虛榮心則是細沙邊緣隨時破裂、幻滅的一個更小泡沬。青翠蓊蔥的草原斜坡上點綴著數隻幸福的瑞士牛,悠哉地咀嚼著肥嫩綠草。坡度也許很陡,但牠們是幸福的牛,陽光灑下絲絲金綫,似乎把可愛的牛兒緊係在大地的胸脯上。為何幸福?我忘瞭是我看到這美景後兀自獨語:「我寜願來瑞士當牛」,還是遊覽車上一位十來歲的男孩有感而吐露齣這童言真語。大約十年後,瑞士之旅的目的地是三大峰。記得看過一篇文章,描述在高空飛機.......


《人間好文》瞪鞋

《人間好文》瞪鞋

   當我開始跟彆人一樣不再看著地上而嚮前注視時,我還可以認齣是「我」的東西。很重要。低下頭,就有自己的鞋,還在,帶我去到屬於自己的地方。每個禮拜,倒垃圾的日子是一、四、六。早上八點五十五分,垃圾車來瞭,轉進門口前的馬路,同時樂聲響起,這時隔壁傢的小狗會跟著唱,我觀察過,有太陽的時候,還會唱得特彆盡興。牠大概很有音樂細胞,不唱不舒爽。我雖不欣賞,但也尊重牠的創作自由及音樂纔華,所以從未打斷或喝止,更何況我正忙著看地上。傢裏位置隱蔽,不直通馬路,想倒垃圾,得穿過半間已廢置、無人居住的空平房。是,我傢是平.......


《人間好文》短與長的雙嚮探險

   幾年前,應某單位邀請,談一個寫作題目,「由短入長,片段迴憶到完整人生」。由題旨可知,多數人寫作習慣「短」,難以「長」。我訂瞭幾個大綱,如:「隻能寫短的人──我要如何寫長」、「隻能寫長的人──我要如何寫短」、「短與長的意義」。當下華文創作環境,依稀認為「長」等於好,至少,作傢有能力證明他可以「長」。甫獲得諾貝爾的莫言以長篇聞名,阿來、畢飛宇、王安憶等亦然,幾次與夏潮基金會訪重慶、武漢、河北、江蘇、昆明等,透過密集的會議,隱約可見「長」的風潮。言談間,甚至有「短篇不過夜、長篇不過月」的完成指標,效率.......


《人間好文》羅葉未發錶詩作

《人間好文》羅葉未發錶詩作

   黯淡的時刻太陽獻齣他全部的光與熱月亮卻寜願環繞在地球身旁得不到承諾,得不到深情的迴眸悲傷的恆星選擇瞭流浪……當歌聲消失於天際,醒來的你隱隱察覺生命已進入冰河期隻剩手錶滴答為你堅持虛弱的脈搏鬥室緘默,像被黑暗催眠瞭心情闌珊而遼闊,像一盞燈醒在某個停電的段落生命裏總有些時刻難以言說窗外有光微微(像誰在遠方呼喊?)猜不齣這是破曉,或他留下的夜色當記憶遠走,你試圖焚夢取暖讓傾圮的世界,在煙散之前美麗地舞動!像月亮決心為自己鏇轉,不讓萬有引力綁架瞭你們宿命的距離像獨身主義的黑洞鬥室持續緘默著,在黑色的音樂.......


《人間好文》花街樹屋(1)

《人間好文》花街樹屋(1)

   我當然知道翊亞總有一天會穿著和魔術師一樣的燕尾服,站在金碧輝煌的音樂廳接受爆滿觀眾的掌聲,用他那可以自由變化成蜘蛛和白鷺鷥的雙手贏來財富、名聲、女人和權勢。我們等待的時間是如此長久,安於這種等待的信念是如此自然。我記得這個世界開始變得有點不一樣,好像是在翊亞說他要去歐洲學音樂的那天開始的。那是十四還是十五年前的事?隨著記憶不斷往前推進,時間距離變得有點難以計算。我需要重新竪起左手已扳下的手指頭,纔有辦法把超過十年之前的那幾個年頭纍加上去。那年我們差不多二十二歲,該是從大學畢業準備去當兵的一年,可.......


《人間好文》花街樹屋(2)

《人間好文》花街樹屋(2)

   要是翊亞那時岔開音樂這條路,十五年後的他可能就不會把一條繩子結成二分音符,然後搭上它離開這個地球。他或許會過得相當平凡,沒有人知道他是誰,電視上不會齣現他的臉,街上燈柱廣告旗上也不會齣現他的名字。嚴格說來,我覺得這個世界開始變得有點不一樣,應該是在翊亞告訴我說他要去歐洲學音樂之後,我們跟著那位歐吉桑走進他住的豪宅時開始的。那時我還沒從翊亞帶給我的驚訝中平復,就緊接著被那位歐吉桑帶入另一個驚訝之中。首先,是電梯。這種七層樓的華廈裏麵有電梯,算不上是科學新知,可是卻讓踏入電梯的我,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人間好文》蝙蝠窩的硃連雀

   美軍轟炸主要目標是日本殖民政府官捨、工廠、軍事基地、交通設施,盡量避開颱灣人居住之屋捨,以免傷害颱灣人。在這樣的要求下,部分戰爭期間到達大陸的颱籍人士,提齣一個轟炸指導大原則,即自空中鳥瞰,凡黑瓦即炸,紅瓦則避。因為當時日人房捨,必覆蓋日本式黑瓦,這種瓦片價錢貴,但比較耐用;而颱灣人的房子,幾乎全使用薄薄的紅瓦片,少部分還用稻草。但這在嘉義地區齣瞭意外。原來,日人在阿裏山大量伐木,山腳下颱灣人適逢其盛,不少周邊行業跟著繁榮,賺瞭錢之後,遂將自己原先的颱式屋改建成較為舒適的日式屋。結果被炸慘重。我.......


《人間好文》追擊馬共而齣現大腳(1)

《人間好文》追擊馬共而齣現大腳(1)

   眼看三顆子彈即將射中,突然樹後閃齣一道龐大的黑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那姑娘撲倒,滾下山坡。子彈落空。──沒想到馬來半島真的有大腳。真是意想不到的收獲。Burung kakak tuaHinggap di jendelaNenek sudah tuaGiginya tinggal dua──Malay Children’s songs(註1)前特種部隊成員Leon Comber、小說傢韓素英的前夫,在他那本詳細敘述英國特種部隊在緊急狀態的權威著作Malaya’s Secret Police19.......


《人間好文》追擊馬共而齣現大腳(2)

《人間好文》追擊馬共而齣現大腳(2)

   故事總有結束的時候,大腳的故事也不例外。那時天剛亮,卻是到處都是猴子,滿山遍野的。不論是屋頂上、樹上、旗竿上、路旁駁坎上、路上,少說也是數韆隻。好像參加什麼盛大的慶典。古書多載異象,但錢教授一時沒聯結起來……。錢教授給他取瞭名字,單名仁,字懷德;因為他之受注意源於腳,就讓他姓跡,原意即腳印。用珍藏的一塊田黃親自給他刻瞭個陽文篆書「跡」字私章(夫人唸他:你有必要這樣傷害自己的視力嗎?)。原本想讓他姓孔,又怕太冒犯孔老夫子瞭。姓姬,又冒犯周公。但他發現此君時,即曾緻函香港唐姓新儒傢友人。興奮中不無感.......


《人間好文》追擊馬共而齣現大腳(3)

《人間好文》追擊馬共而齣現大腳(3)

   那天,錢教授在陽明書房嚮學生講完〈孔子世傢〉,收到一封從香港書院老友轉寄過來的信。拆瞭兩層牛皮紙信封,齣現黃色的薄薄的信封,裏頭有一疊厚厚的信。是封來自森林的信,女性的,娟秀的藍色筆跡。夫人說她檢查瞭傢裏的東西,發現大腳隻帶走錢教授送他的三本書(《說文解字》、《國史大綱》、《大腳版論語輯錄》)筆記本、毛筆(墨條和硯倒留著)和那方私章、那塊洗乾淨瞭當他擦腳布的三星紅旗,「那一身衣服倒是脫下來瞭。」聽到他記得把書帶走,錢教授覺得非常安慰,頻頻點頭,「孺子可教,孺子可教,自習也是可以的。」他們同時憶起.......


《人間好文》酵母

《人間好文》酵母

   母親做麵包的時候那麼開懷,彷彿有另一個人進占瞭她的身體。她每夜吃過晚餐後便從冰箱裏取齣酵母,讓它適應冰箱外這世界的溫度,一邊撫摸它微僵的軀乾,一邊對它溫柔地低聲說話,似乎是鼓勵,但更接近傾吐。母親哭得像一頭無法逃避宰割的羊那天,姊姊正在為另一天的辯論比賽作準備,如果那不是辯論比賽,就必定是壁布設計比賽,或,某個科目的口頭報告。她說母親洶湧的眼淚並不礙事。「準是吃瞭過多的麵包。」她端詳母親的哭相好一會兒之後說︰「她總是不知節製。」然後她揹起瞭書包,拿著一疊筆記,離開瞭房子。她的校裙已多天未經洗熨,.......


《人間好文》雷射

《人間好文》雷射

   不知道是不是不必再躲在厚鏡片背後,或者是換瞭一雙更清晰的眼睛看世界,我變得沒有那麼難交朋友,變得比較知道怎麼應對這世界。我並沒有一提起眼睛或雷射就想起他,我隻知道,要記住一句話,比記著一個人容易多瞭。我明天要開刀。那朋友幫我蓋好被子在我額頭啄瞭一下,在我身旁躺下。這是稍早的畫麵。現在,我們呈現一個擁抱的狀態。我們兩個人都穿T恤短褲,我還不敢不穿內衣,兩個人就像參加救國團的高中生一樣。盡管抱在一起,一同擠在我的單人床上。可以這樣抱著睡覺的友情,並非來自偶然。我們試過的,兩年前,我們還在同一所大學讀.......


《人間詩選》不止

   美的,不止詩歌不止風,不止雲不止密林的蛛網不止推土機的枯根田畔,不止農人不止虎視眈眈的商人不止發展的廣告標語不止堅定不移的貪心敷著藍藥水的島嶼如何安慰瘀青的山丘?如何讓打樁機和吊臂掛起巨大的穿綫木偶?反正道德已多次滑坡不止地演練殘暴的美學曆史已被帶走,帶走,帶走那不止的土石流不止小孩,不止老人不止過客或遊人不止你,不止我不止蝴蝶的揚眉不止青蛇的吐舌不止蟬鳴的憤怒和不忍(中國時報).......


《人間詩選》屋戛

   季節潛行  曾經驚悸的繽紛在我屋宇之間欲言無語。夜晚漠漠歲月竪著耳朵盡是荒蕪嚮我像猶豫不決的年紀綣伏於黃昏聆聽惶然的星辰匆匆道聲晚安迴音就落於青苔裏蔓蔓生長一九九五.十 定稿於紐約(中國時報).......


《人間詩選》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杜甫)帶著諸多的無奈離去成都頓然成瞭失聲的記憶把草堂搬上一葉孤舟從此大風掀掉瞭草堂的屋頂也不怕怕隻怕逼窄的船艙內如何能容下那麼多給蠹魚啃瘦瞭的寒士天上群星沸騰月亮擁抱一江離愁東去海未枯,石不爛於今隻剩下一臉的天老地荒詩嘛,無非是一堆長滿芒刺的牢騷官不做也罷乾乾淨淨的還是掌心的那一掬江月當年鷹隼般俯瞰大地於今隻是漂泊天涯的一隻沙鷗老翅搧動掀起一陣陣孤寒的鞦風(中國時報).......


《人間詩選》獸性

   為鰐魚拔牙逆毛撫摸一隻獅子的毛發貓用牠鋒利的爪逗我玩耍讓一條蛇溫柔地纏著脖子讓葡萄酒滑進水杯裏麵本能或獸性我們都有不同的定義但親密總讓悲劇都帶有趨同性(中國時報).......


《人間詩選》現世如此

   那是貝多芬的月光和洗衣機一起混閤鏇轉那是雨水打在芭蕉葉和鐵皮屋頂上那是一杯咖啡經過我水經過尿液迴到天空咖啡渣經過垃圾車迴到土壤那是苦那是甜那是我們此刻經曆的雨後破開的雲層那是稀薄到幾乎不能辨識的微光那是盜來的火為瞭一種模糊的愛來到人世一遭那是從巫術得來的一雙腳那是快步疾走或者輕輕觸動琴鍵滿月標誌齣一片星空一道波光閃耀的河流錶麵平靜而每一步每一顆音符每一個字都要帶著我們化為泡沫走嚮另一種時間(中國時報).......


《人間詩選》白袍──寫給陽明大學第34屆加袍典禮

   尊貴的紫袍那是西方國王必備的道具黃袍加身算是古代中國皇帝閤法的程序青衣 一貫是奴婢的黯敗自斂的調性而「迦羅沙曳」(袈裟)其原義是苦行者咖啡色舊布的耐髒耐垢基督若有袍必是遭鞭刑後的滲著鮮血的那層皮然而,年輕人啊,你的白袍呢?它是「尊榮」的持證?抑是「卑微」的記號?是貴族的傢徽?抑是賤民的胎記?是憂世的錶徵?抑是喜悅的曙光?是從此名利雙收韆裏揚帆?抑是恤弱憐貧與世人同其蹭蹬睏厄?或者,兩者都是?唯君裁之(中國時報).......


《人間詩選》聖安東尼 嚮魚說教

   透過馬勒十九世紀末譜寫的《少年魔號》歌麯集聽到你嚮魚說教的故事:從傢鄉裏斯本來到義大利的方濟會小兄弟安東尼。26歲的你在三韆修士齊聚的阿西吉「草席大會」見到瞭39歲的聖方濟。你們席地而睡,著粗布衣,赤腳以貧,以傳道、助人為樂。你應該聽過他嚮鳥說教的妙(或許你們可以用各自能通的鳥魚之語對話)。他請你啓濛後學。你且主動嚮異教者宣道教堂內你聲音宏亮,教堂外他們充耳不聞。你走到河口漁船上的漁人視你為無物,你對著齣海的水流講話,滔滔不絕,正如水流。忽然間躍齣一條梭子魚,悠哉地穿梭水麵它一邊洗耳,一邊竪起身.......


《人間詩選》臉書

   空氣中的溼度是一本書日照凜凜也是蟬鳴和柳枝下大大美好吹過來的風也是一本無字的書天空是你的臉那些美麗的雀斑正是繁星點點夜晚是一個秘密的螢幕啊你的臉的書(中國時報).......


《人間詩選》與屈原戲水

   入江入海,屈原選擇水維係自己一生誌行的芬芳與潔白彷彿一心二葉委屈已久的茶葉投入沸滾的水中既展且伸,而飛且騰那江那海,頓然,就不再是那江那海振盪而為全中華的茶湯溫潤龜裂的心靈濟世之願隨之轉化為遊龍之心那是彰化西海岸戲水的白海豚逍遙數萬裏且遊且騰,韆年自在韆年自在,江河海洋深處我上岸為彰化子弟八卦山腳與翁鬧相親、與屈傢為鄰以水意象為意象、水思維為思維大而化之,這世界竟然可以化而大之戲水遊世之心總是含蘊著淑世小願漾著蘭草檀木的香氛以詩,漾著一片水藍、幾點浪花的白猶如彰化西海岸戲水的白海豚逍遙數萬裏且騰.......


《人間詩選》驚蟄

   關上窗時一點時間沾附在手掌邊緣水晶螞蟻熱心交換步足群聚以為一小漥雨後餘光留你指認我老之後,有人走入房間隨手拉上窗簾三月中年,是一對蜢綠夾剋的異邦兄弟站在你的門前問話齣聲:那條路,那裏野地那隻銅綉雕花舊信箱你錶現拘謹,或慷慨迴應也就是這世界僅能給齣的所有慷慨與拘謹你經過一處巷口晚春濕溽,構成迷宮春苔不言,使綠自成蹊徑五月,你是黃昏悄悄綻放的桐花林(中國時報).......


《你所不知的波斯搖滾》衝擊伊朗禁忌

   搖滾樂在某些地區卻仍被視為禁樂,伊朗導演巴曼戈巴第(Bahman Ghobadi)二○○九年作品《你所不知的波斯搖滾》(左圖,國民影展提供),描述伊朗一群熱愛音樂的年輕人,衝破禁忌、追創作自由的驚險過程,影片在搖滾樂及伊斯蘭傳統音樂交錯之間,呈現小人物的辛酸及苦中作樂的幽默,導演為拍攝這部片子還曾兩度入獄。伊朗當局認為包括搖滾歌麯在內的許多西方流行音樂,詞麯內容違反伊斯蘭教精神,有些甚至鼓勵不道德行為,因此予以禁止。若要創作搖滾或公開演奏,結果往往是牢獄之災。《你所不知的波斯搖滾》描述一對地下搖.......


《剋羅采》給靈感 托爾斯泰寫殺妻

   貝多芬的10首奏鳴麯中,以第5號的《春》及第9號的《剋羅采》最為有名,其中《剋羅采》更讓小提琴發揮到極限,連貝多芬傢本人都認為根本就像是一首協奏麯。這首麯子原本題獻給小提琴傢布裏治陶,但因小提琴傢在一次酒後失言,侮辱瞭貝多芬心儀的女子,他憤而改將麯子題獻給另一位小提琴傢剋羅采,因而得名。不過這首兼具優美鏇律及激昂情緒的麯子,聽在19世紀俄國作傢托爾斯泰的耳裏,卻是一齣驚悚懸疑、愛恨交織的激情戲碼。托爾斯泰的兒子是鋼琴傢,他偶然聽到兒子與一位小提琴傢在傢中閤奏《剋羅采》,文思泉湧,寫瞭一篇關於殺妻.......


《兩男關係》德編舞大賽奪冠

《兩男關係》德編舞大賽奪冠

   颱灣錶演藝術團隊又在國際發光,驫舞劇場的兩位舞者陳武康、蘇威嘉,十三日參加在德國舉行的第五屆科特尤斯國際編舞大賽決賽,以《兩男關係》脫穎而齣,與來自德國的古巴籍編舞者Maura Morales並列第一,驫舞劇場同時獲得觀眾票選最佳人氣奬。陳武康、蘇威嘉在比賽現場展現默契,作品從彼此之間長達十五年的深厚交情齣發,舞齣同性之間相愛、關心卻說不齣口的特殊情誼,打破國界,獲得評審青睞;音樂傢李世揚在現場演奏「預製鋼琴」,將鋼琴外殼拆解,用鐵尺、玻璃瓶、磁帶等工具撥弄琴弦,創造令人驚艷的聲響,為舞作增色。.......




日月潭山水交響 電影配樂伴中鞦


前一篇新聞
《人間好文》中途
后一篇新聞
《人間好文》休假中,請勿打擾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