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4:12:50 AM
綜述
第二次世界大戰打響之後,人類迅速被捲入無邊的戰火,戰爭波及範圍之大,所造成的惡劣影響之深簡直罄竹難書。在亞洲戰場上,中華人民不懼生死,滿腔熱血抵抗著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為戰爭的勝利付齣瞭慘痛的代價。
然而,作為發起太平洋戰爭主謀之一的日本頭號軍國主義分子東條英機卻令人羞恥地否認自己殘暴的罪行,美化自己的侵略行為,在被監禁期間甚至改信佛教。
三年艱難審判過程
東條英機,日本軍國主義主要代錶人物,曾任日本第四十屆首相,是發起遠東計劃和太平洋戰爭的主要代錶人物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過電報嚮全世界人民宣告日本投降,中華民族近代抗戰史上最為屈辱的一段曆史最終以艱難的勝利同樣落下帷幕。然而,對於發動這場可怕至極且不正義的戰爭的主謀東條英機的審判過程卻異常艱辛。
日本戰敗後,深知自己結局的東條英機始終不願意就此認命試圖掙紮。1945年9月,美軍手持逮捕令敲響瞭他的大門。東條英機詢問對方是否有逮捕令,並錶示不願開門,直到美軍拿齣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剋阿瑟將軍親自簽署的逮捕令之後,他纔啞口無言。
但東條英機並沒有直接被帶走,他對前來的士兵說道:“稍等,馬上開門。”而後伴隨著一聲槍響,大門被轟然推開,此時入目的是倒在血泊中尚未完全斷氣的東條英機。
他選擇瞭自殺,東條英機曾在《戰陣訓》中提及道:“作為日本軍人,不能被俘,隻能自殺。”
這是他對所有日本軍人的要求,他自己也選擇瞭這樣的方式。據記載,東條英機在正式被逮捕之前,還擁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他讓他的傢庭醫生在他心髒處做好標記,痕跡退瞭又重新畫上,卻從來沒有任何進一步動作,直到美軍打開他傢的大門。
令人奇怪的是,他為何不選擇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傳統的自裁方式切腹呢?對於他的動機沒有人比他自己更為清楚。有說法稱,東條英機其實並不想自殺,第一個疑點在於左撇子的他選擇用右手開槍,纔導緻子彈打偏而沒有打中畫好標記的心髒,第二個疑點在於熟悉槍械的人都知道如果一心想要尋思,吞槍纔是最不可能齣現意外情況的,因為必死無疑。
對於這些眾口不一的說法,當事人狡辯道:“我不想不體麵地死去,所以放棄瞭從口腔開槍的方式;至於最後子彈打偏,隻是因為我的胸口皮膚下垂的原因,所以標記也偏瞭。”
1945年10月,遠東法庭正式開始瞭對於東條英機罪行的審判過程,並且長達3年之久。期間,東條英機對自己所犯罪行一概,並試圖將自己的行為美化成一場正義的戰爭。1947年12月26日,東條英機在為自己辯護過程中,仍然堅持自己的法西斯主義原則,並通過汙衊中國來洗清自己殘暴的行徑。
“中國對日反感,早已有之,而日本則絕無侵略滿洲的行為。”
“對於發動戰爭,我認為完全無過,此乃實行正當之事。”
在長達20萬字,整整兩百多頁的辯護內容中,東條英機歪麯事實,巧言令色,聲稱自己對於中國的侵略是建立在重新建立亞洲秩序上的,是正義的行為,並且否認南京大屠殺的事實,稱這是中國對於他的汙衊。而對於與英美的衝突,包括突襲珍珠港等則完全是齣於自衛的目的。
這場審判在東條英機巧舌如簧的辯護中戰綫被拉得越來越長,法庭中大多數法官對於中國存在偏見時刻刁難。然而,曆史存在就必定會留下痕跡。東京審判過程中,以梅汝�H為首的中國律師代錶團剋服重重艱難,最終將東條英機送上刑台。
1948年11月12日下午3點52分,東條英機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絞首刑。
梵音中赴死的罪人
令人驚訝的是,東條英機在被監禁過程中改信瞭佛教,不論是齣於對自己罪行的懺悔還是齣於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他最終必須踏上刑台,接受曆史對他的審判。
1948年12月23日淩晨,東條英機等人被帶往一處佛堂,有和尚等在那裏為他們誦經。此刻死亡距離東條英機如此之近,踏上絞刑架前他的雙腿忍不住顫抖,然而一切已經為時過晚,黑色頭套被套在瞭他的頭上,繩索如同蚯蚓般模糊的觸感在頸部與黑巾之間摩擦著,死亡就在眼前。
1948年12月23日00點10分30秒,隨著一聲令下,作為甲級二戰戰犯,發動太平洋戰爭和侵略中國造成南京大屠殺等殘酷曆史的主謀,東條英機結束瞭他這此刻乃至未來也將臭名昭著的一生。
總結
曆史可以淡去,但不會被遺忘。那些試圖破壞和平,用殘酷行徑來滿足一己私利,企圖美化自身醜惡的人終會在事實與聲討中接受來自曆史的審判。
文獻來源:《東條英機》《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證據文獻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