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8:15:03 PM
親情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感情,而母親是養育我們長大功不可沒之人,我們與母親的這份親情更是難以斬斷。
古時便有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也有陸遊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字嚴也曾說“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
母親的溫柔、慈愛就像一根為遊子縫衣的細綫,細細穿過我們的整個我們的童年,使我們身著的童年之衣溫暖舒適。因此,纔會有烈士戰死前也不忘母親,喊瞭26聲娘。
正月欲團圓,無奈外敵犯
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之後,我國又與越南展開瞭漫長的輪戰,1987年1月7日爆發的黑豹行動便是輪戰之一。
正月本是傢傢團圓的時日,是一傢人坐在一起吃團年飯、一起迎接新年的日子,但越南和我國之間的戰爭並沒有因此停息,為瞭保障國傢安全,為瞭更多的百姓的和平與安穩,隻得派齣敢死烈士迎戰。
這次戰爭,在我國雲南老山艱難異常,這是我軍準備對老山的越軍進行的一次鏟除性質的行動。
當時的軍備物資、夥食條件都非常的匱乏,而且派齣的人數也有限,注定這場戰爭是艱難的,是充滿血淚和犧牲的。
其中有的戰士被敵人的子彈擊中,身受重傷,可從昏迷中醒來後,簡單包紮瞭一下便又忍痛嚮敵人衝去,努力與敵人搏鬥。
當平常老百姓都在歡度臘八節時,我們祖國的南疆卻有一批勇敢無畏的烈士正為瞭人民、民族勇猛地與敵人廝殺。
戰士們戰鬥需要攻下167高地並消滅上麵的越軍,可這個高地具備易守難攻的天然優勢,四麵環山繞水,並緊挨著公路。
同時,高地周圍也被許多越軍控製著,即使攻下瞭高地,還要高地周圍的越軍可嚮高地開火,難度不言而喻。
在此種艱難的情況下,派齣的88名戰士都是戰士中優秀的那一批,並且在開始一係列行動之前他們還開展瞭各種嚴格的特訓。
越軍的子彈、炮箭如雨射嚮戰士們,戰士們抬頭看嚮天空時,發現一道道紅流由遠至近飛嚮這裏。
據烈士們迴憶,當時炮管打得都是滾燙的,每寸土地都落下過炮彈,在生死之間,他們早已忘記瞭自己,他們的心中隻有戰友,隻有國傢,還有心底深處的傢人與故鄉。
在如此戰爭中,他們不敢分齣一絲神,隻能敏捷迅速地解決掉敵人。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迴?
這次戰爭,我軍派齣瞭88人,可最終生還的也僅有8人。並且在戰前,黑豹行動敢死隊的許多戰士便已寫好遺書交付給傢人。
戰爭是殘酷的,它無情地剝奪瞭參戰戰士的生命、受苦百姓的安穩,耗費瞭國傢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戰爭結束後,無論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都會受到嚴重的打擊,從小見此次對越戰爭,從大看過去曆史上的世界大戰,隻要是戰爭,就會有傷亡和損失。
因此,我們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珍惜如今的“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何況這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的結果。
這88人的敢死小隊,憑著頑強的意誌與吃苦耐勞的精神,成功取得瞭本次戰爭的勝利,在此次戰役中,我軍共消滅和俘虜瞭兩百多越軍,極大的震撼瞭越軍,打擊瞭他們的野心。
而這88個軍人的戰鬥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沒有他們,便沒有我們如今的安穩。
相見時難彆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犧牲烈士戰死前,一聲又一聲地呼喊著娘,情誼深切,在這一聲聲的呼喊之中,蘊含瞭無數的情緒。
有對母親溫柔的依戀,在子彈紛飛、充滿硝煙的戰場上,曾經美好的迴憶顯得更加的珍貴;有對母親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愧疚、自責,難過自己無法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無法侍奉在日漸衰老的母親身側;也有遺憾,遺憾不能傢庭圓滿,讓母親安享晚年。
想必在烈士們奔赴戰場之前,母親們便已為之擔憂,“與恐遲遲歸”,雖然犧牲是意料之中的,可是還是忍不住存有一絲僥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幸存,平安從戰場上歸來。
呼喊26聲娘的烈士名為馬占福,他犧牲時隻有20歲,正是人生風華正茂,意氣風發之時,他是青海人,從小沒念過什麼書,也沒什麼文化,在大傢寫遺書傳達真情時,他不會寫字,就隻好用錄音機錄下這26聲“娘”。
有的東西也許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真摯的感情他沒有辦法通過言語來錶達,便融入在這簡單而又真摯的26個字之中。
許多人齣生時最早會說的幾個字便是“母親/媽媽/娘”,而如今,赤條條地離開這人世之時,喊的也是“娘”。
有時,人生便是這樣,身不由己,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一些東西,無法逆轉命運的齒輪,無法使一切都順遂自己的心意。
所以我們隻能珍惜當下,珍惜過去,珍惜自己曾擁有的每一份美好,永遠保留一方心靈的淨土。
小結: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我們有一天也重要離開傢,離開母親。
參加1987年黑豹行動的戰士也是如此,欲踏著保傢衛國之雲上戰場,帶迴漫天榮光令母親欣慰,可終是白發人送瞭黑發人,“悲莫悲兮生彆離”,88人隻有8人走下戰場,而犧牲的烈士死前也不忘母親。
對於國傢而言,他們為我們的國傢安全做齣瞭重要貢獻;可對烈士的母親而言,在一片崢嶸與英雄主義下,卻是數不盡的天人兩隔彆離愁。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作為普通人,更應該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每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