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5:45:11 AM
公元前143年,丞相周亞夫之子私買鎧甲,漢景帝劉啓馬上派人嚮周亞夫問其原因結果一問三不知,劉啓又派廷尉追查。他對廷尉說:“你去後嚴加審問,不可以冤枉好人也不可以放縱壞人!”廷尉聽完心領神會。
廷尉來到牢房對周亞夫道:“侯爺是想要謀反嗎?”周亞夫此時已經問過兒子買鎧甲的事,於是他迴答:“我已經年老,兒子買些鎧甲給我陪葬用的!”廷尉笑著說:“原來你是要到地下去造反啊,不知道是想要反那位先帝啊!”
周亞夫頓時大怒:“你、你血口噴人!”廷尉隻是微笑記錄瞭周亞夫的話後便退瞭齣去。周亞夫看著牆壁一口鮮血噴齣,隨後他開始絕食五天後周亞夫吐血而亡,漢初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周亞夫是文帝、景帝時期的著名將領,他平定七國之亂維護瞭漢初的大一統局麵可謂功高蓋世。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因為得罪瞭漢景帝被羞辱誣陷,最後被迫絕食而亡。漢景帝為什麼會如此對待功臣呢?這要從周亞夫的性格說起。
周亞夫是漢初開國功臣周勃的兒子,武將世傢齣身因此他從小就文武雙全。周亞夫治軍嚴整在細柳營就曾經擋過漢文帝的車駕,被漢文帝譽為真正的將軍。漢文帝去世前就交代兒子劉啓周亞夫可以大膽啓用。
漢景帝登基後就任命他為車騎將軍,其後更是委以平定叛亂的重任。周亞夫也不負眾望僅僅用瞭三個多月就平定七國之亂。漢景帝因此對他非常的器重不久後就提拔他當瞭丞相。但是周亞夫當上瞭丞相卻是其悲劇的開始。為何這麼說?丞相上承皇帝命令,下總領百官事事不可率性而為,需要婉轉溝通保證政令的上傳下達。
但是周亞夫因為是武將齣身,加上長期執掌大軍養成瞭什麼事都是自己一言而決的性格,因而他在擔任丞相之後很快的就在政事上和漢景帝發生瞭衝突。舉兩個例子說明:
漢景帝立王夫人(劉徹之母)為皇後不久,竇太後就要他封王皇後的哥哥王信為侯。漢代皇帝標榜以孝道治理天下,漢景帝雖然開始不同意但是經不住竇太後的不斷勸說後來改口同意,並讓周亞夫來處理此事。
哪知周亞夫一口迴絕“高帝生前說過:‘非劉氏不得為王,非大功不能封侯’。王信毫無功勞封他為侯就是違背瞭先帝的誓約。”周亞夫為何迴絕呢?因為他自己是功臣後代,是劉邦誓約的受益者加上周亞夫依仗自己的戰功瞧不起那些外戚因而反對。
但是此舉不僅得罪瞭竇太後、王皇後還得罪瞭那些外戚。另外又讓漢景帝夾在中間感到左右為難。不封對竇太後難以交代,封王信為侯周亞夫又搬齣先帝誓約阻攔,因而漢景帝對周亞夫開始有些不滿意。
不久後匈奴大將徐盧等五人帶領部眾歸降,漢景帝大喜過望自從西漢開國以來還是第一次這麼大規模的匈奴部眾歸順。他馬上下旨封五人為列侯希望起到韆金買馬骨的作用,讓匈奴部眾都來歸降。
對此眾位大臣大部分都很是贊同唯獨丞相周亞夫覺得不以為然,他強烈反對道:“這些人都是匈奴的叛逆,如今給他們封侯那以後有人投降他國陛下又該如何處理?”漢景帝認為他在鬍攪蠻纏因而沒有采納他的建議而是直接封五人為侯,為此周亞夫托病辭官相要挾,漢景帝大筆一揮讓他迴傢養老。
周亞夫雖然辭官,但他在朝中還是威望較高。一段時間後漢景帝想試探他在傢情況如何便請他入宮赴宴,但是沒有給他筷子。周亞夫還是火爆脾氣,一見到案幾上沒有筷子就對宮中內侍大發脾氣,要他們趕快去取。漢景帝見瞭心中嘆息他知道周亞夫這是在發泄心中的不滿,於是他笑著說:“君侯,在宮中這樣頤指氣使,心中可曾滿意?”
周亞夫頓時知道自己老毛病又犯瞭,把皇宮當成是自己傢裏一樣。於是他連忙離座謝罪,漢景帝剛剛叫瞭聲:“平身。”結果周亞夫頭也不迴地就往宮外去瞭。漢景帝頓時氣得七竅生煙心中殺機頓起。對左右說:“如此跋扈,將來怎麼會嚮新帝臣服呢?”
要想解決周亞夫需要一個藉口,不久後恰好周亞夫的兒子周陽買瞭五百副鎧甲,準備在周亞夫百年後當陪葬用品。但是在古代私人收藏鎧甲是很嚴重的罪行,於是有人告發周亞夫私藏鎧甲。漢景帝大喜立刻開始行動這纔齣現本文開頭的一幕。
周亞夫之死錶麵上看是他桀驁不馴惹怒瞭漢景帝從而身亡,但實際上卻是漢景帝猜忌之心所導緻的。在封建社會,功高震主之人很容易被君王猜忌而不得善終,周亞夫立下大功又受封為丞相已經是人臣之極。在政事上經常和漢景帝唱反調。引起瞭漢景帝的猜忌,但是周亞夫毫不收斂還是如此做派從而引起瞭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