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2022, 10:45:54 AM
搜索更多機構調研紀要、電話會紀要
請訪問【文八股調研】電腦端
來源:網絡(真僞自辨)
全文共計 5463 字
一、【政策端】關於需求側政策:在陸陸續續釋放。
福州放鬆限購,至今無官方文件齣台,但市場人士反饋為真。
本輪放鬆限購、限貸、下調房貸利率、放鬆公積金、購房補貼、放鬆稅費均已齣現。
鄭州、福州、南昌鬆瞭限購;菏澤、重慶、贛州、佛山降瞭首付比例;廣州、惠州、閤肥、杭州、蚌埠等地房貸利率下行;寜波、馬鞍山、青島、北海、自貢、株洲、福州、東莞、達州等鬆瞭公積金;保定、玉林、常春、濾州、南充、延吉、南潯給瞭購房補貼;鄭州二手房差額稅從20%降到1%。
可以看到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但是核心城市動“四限”政策的很少,僅有少部分二綫核心政策鬆動如鄭州、重慶、南昌。
那麼這個政策力度肯定是不夠的,曆史上能大幅度扭轉購房信心的方式主要有放鬆**核心城市**限購限貸、棚改。
關於庫存:市場上有人說庫存不夠,擔心房價上漲。
庫存真的不夠的很多城市不會齣現銷售大幅下滑或者價格顯著下跌的情形,典型反麵案例就是上海。
我們統計過80城商品住宅庫存,截止2022年1月,已取證未售的庫存是5.4億方,是近十年高點(15年1月的)92.9%。
截止2022年1月,80城一二三綫庫存分彆為0.4、2.9和2.1億方,庫存占比分彆為6.9%、54.8%和38.3%,與15年1月的高峰時期庫存結構相似。
當前一二三綫住宅庫存分彆為曆史高點的82.4%、88%和98.4%。
庫存沒有的大傢想的那麼低,但是在不同城市之間,甚至城市的不同闆塊之間差異較大。
具體來說,銷售好的城市反而庫存低,銷售好的核心區反而庫存低,存在結構上的不匹配。
但總體來說,庫存在銷售迴暖的初期不會不夠,在絕大部分的市場,銷售迴暖的初期也不會造成價格的衝擊。
從目前來看,至少允許每年均價上漲一些,這個在上海、深圳新房指導價格可以看齣來。
從去化周期來看,二綫裏麵的大連、哈爾濱、長春、蘭州、鄭州、青島、昆明、太原、瀋陽、南寜、武漢、貴陽、廈門、天津、呼和浩特、福州都能承受得起齣台政策帶來的銷售迴暖,而不會造成短期庫存緊缺。
三四綫裏麵這類的城市就更多瞭。
所以我們覺得,接下來就是關注剛剛提到的二綫城市裏麵的其他城市的政策跟緊,這些是最容易突破的城市。
關於融資側政策:具體來說,公司債、中票都有給到額度,甚至有國央企還突破瞭藉新還舊的邊界。
銀行端的居民貸款失速,反過來銀行對於資質還行的房企訴求越來越強烈,所以近期觀察到有些資質還可以的民企簽瞭很多授信額度等等。
總體來說,民企隻能說有小幅度的邊際改善,譬如給瞭中票額度(能不能發齣來不好說),譬如傳聞旭輝新城要做銀行信用證的融資。
此外,按揭貸款額度充裕,放款速度快,但由於銷售差且預售資金監管,所以沒有太多受益。
此外開發貸,沒有新增項目的企業是拿不到額外開發貸的。
所以我們看到國央企/民企之間在融資端受益的幅度差異很大。
我在前期路演中以及電話會議裏麵也提到過,我們對政策預判在兩會後陸續齣台,核心原因是本輪調控收緊的時候是供給端、需求端、政策端、房企端的四個方嚮的閤力,與曆輪相比都更為精細,而且背後是多個部門的閤力。
那麼組閤拳式的收緊,需要組閤拳式的放鬆去應對,這是我們寄希望於兩會後的一個核心原因。
六部委講話就是我們在等的一個多部委協調去製定地産政策的一個信號,是第一個強右側信號。
但是這這是萬裏長徵的第一步,喊話協調發力是第一步,仍然需要見到更多的政策去落地。
當前行業問題的七寸在於需求側(即銷售,沒有銷售就沒有拿地,企業現金流轉不起來、地方財政現金流也轉不起來)、第二個七寸是企業資金側(主要是融資性現金流,現在民企麵臨融資性現金流和經營現金流雙殺,對於現在還沒躺下的民企來說隻有雙邊改善纔能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對於國央企來說,隻需要需求側齣現一定迴暖就足夠。
目前來看,政策在逐步推進當中,但仍遠遠未到位。
從A股博弈政策角度,肯定是繼續嚮上。
這幾天市場的傳聞很多:1、放開再融資(這個有可能,但沒那麼快,而且首先肯定是國央企瞭,民企市占率大概是60%,躺平和齣清的房企市場份額需要市場主體來接,目前三道紅綫管製住資産負債錶角度的擴錶空間,放開再融資的最好方式是給到國央企加淨資産來擴錶,去接躺平民企的份額)2、設立平準基金(無法證僞或者證實,這個基金希望真的有,但我個人覺得這個基金最終用於保障房、或者收購不良項目概率更大)3、國資入股民企(這個事情我覺得概率很低,隻存在於極少數極少數民營企業)這個階段因為地産太差瞭,經濟太差瞭,傳什麼傳聞都不過分。
這是市場的殷切期盼。
而對於地産來說,政策隻有利好的份.二、【銷售和拿地】關於銷售:中指數據顯示3月同比降幅44.2%。
我們監測的32城商品房銷售麵積數據顯示,樣本一綫城市1-3月成交麵積同比下降31%,其中3月下降46%。
樣本二綫1-3月同比下降28%,其中三月下降42%。
樣本三綫1-3月同比下降54%,其中三月下降58%。
本來應該會有小陽春,但是由於疫情復發,銷售再次跌入冰點。
根據來自一綫人員市場調研情況反饋,一季度的數據中心包括瞭信貸放鬆引起的認購轉簽約以及扛不住的房企放量跑量,真實情況可能比19年一季度成交量的7成左右,跟21年無法比。
這個調研口徑數據無法完全做參考,但可以變相認知到當前銷售情況的糟糕。
本輪購買力齣現真正的下滑,一方麵是經濟形勢,一方麵是老百姓收入預期下降,生意也不好做,不太敢加杠杆買房。
最先放鬆的鄭州二手房因為增值稅率調整好瞭一些,新房上門量有改善,但成交還是不太行。
鄭州政府還搞瞭開發商座談,問開發商怎麼辦。
鄭州政策裏麵提到的棚改到目前為止沒有什麼動靜。
關於拿地:土地熱度較去年第三批迴暖,拿地企業國央企為主。
從北京、福州、閤肥、青島四個城市的拍地結果來看,整體成交熱度較去年第三批提升(成交溢價率+4pct,流拍撤牌率-9pct),和這些城市推齣一部分核心地塊有關係。
城市之間齣現明顯分化,相較於去年第三批次,北京、閤肥的拍地熱度相對較高,競價達上限地塊占比分彆+9pct/+65pct,成交溢價率分彆+3pct/+9pct,底價成交地塊占比分彆-23pct/-7pct,流拍撤牌率分彆-11pct/-27pct。
福州市場熱度不及預期,上限價地塊占比-2pct,底價成交地塊占比+17pct,成交溢價率和流拍撤牌率基本保持不變。
青島延續市場低溫態勢,但邊際略有改善,無地塊達最高限價,成交溢價率基本未變,但底價成交地塊占比較去年第三批次-17pct.從拿地企業來看,房企拿地態度依然謹慎,市場僅剩國央企及少部分優質民企還在拿地。
首批集中供地中,北京除旭輝外基本全為國央企或混閤所有製企業;福州民營房企占比三成,均為福州當地民營企業;青島民企占比四成,除融創外均為山東本土民營企業。
當前整個銷售、拿地、開工等等一切下滑力度都是媲美08/14級彆的。
但我們去對比就會發現現在比14年,房價翻瞭好多,但購買力沒有上很多,居民部門杠杆不低,而且那時候有棚改。
19年下半年市場也很差,怎麼起來的呢?
庫存在低位,大放水,狂加杠杆,那時候無論是城市還是房企的調控也沒那麼嚴。
今年呢,我們現在庫存沒有在很低的位置,不少房價比19年也高,調控還很嚴。
所以今年拉銷售本來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需要的政策力度要很大,還要扭轉購房者預期。
三、【宏觀】我們覺得政策的核心觀察窗口期是Q2和Q3,因為政策齣台到起效用還有滯後。
Q2Q3直接決定瞭整個政策和經濟走嚮是plan A―政策到位經濟企穩,還是plan B――政策不到位或者政策太遲,經濟陷入衰退風險。
到目前為止,我們都以planA作為交易主綫。
而且由於此前整個政策齣台的速度慢於預期,所以原計劃可能是上半年的穩增長主綫,可能會持續到Q3,甚至Q4。
四、【開發闆塊】近期地産開發闆塊強勢上漲,漲勢最強的主要為齣險房企如陽光城等,交易反轉邏輯。
還有譬如信達在交易amc收不良資産的邏輯、中交交易受益於股東中交集團的邏輯。
還有炒作國資委、地方國資委旗下的標的。
今天整個漲勢蔓延到瞭具有基本麵的標的,如萬保招金之類的。
我們認為暴雷企業如華夏幸福、陽光城、泰禾集團等很難反轉,行情無法長久。
當前來看企業分化還在加劇,暴雷尚未結束,競爭格局已經真真實實發生瞭改變。
依然建議主力配置國央企和安全民企。
那麼對於今天的盤麵,一方麵前麵我提到的這些傳聞的政策對於情緒有一個刺激作用,另一方麵本身俄烏緩和,風險偏好上升,也有一個提振作用,第三穩增長真正意義上穩之前,很多其他的闆塊並沒有長邏輯,這是資金相對來地産的一個核心原因。
五、【物業闆塊】近期物業發年報但股票市場沒有太多反應,甚至有的還下跌,也就今天跟隨暴漲。
物業有兩個製約因素1、業績指引下調、銷售尚未迴暖(新增管理麵積的市場空間總量有影響)。
現在因素1已經隨著年報後逐步解除,銷售雖未迴暖但疫情若消退會企穩。
兩個因素消化消化後,市場還是會關注到這個永續現金流闆塊,無負債,中高速增長,估值閤理。
六、【總結】我們認為今年是一個大級彆政策寬鬆周期,是beta級彆的行情,“政策麵持續利好―行業基本麵築底後續有望迴升―國央企及優質民企恢復拿地,拿地毛利率修復”是2022年的主綫邏輯,會在後期達到基本麵、行業麵、企業麵三層次共振嚮上。
本輪其實不僅僅是政策博弈,其實做的是政策博弈+競爭格局改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行業橫在1.0OXPB的時候敢繼續看多的原因。
我們看好整體修復到1.5XPB。
如果迴到2021年初可能那時候會更悲觀些,總量下滑可能需要5-10年每年緩步下行去觸底,供給端開發商有幾萬傢,是一個漫長齣清的左側。
但是實際上政策收緊之下,銷售端直接階段性見底瞭,供給端齣現瞭更大程度的齣清,也就是把5年的一個漫長左側齣清過程在1年內完成瞭。
我們會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見到需求側的階段性復蘇,以及供給端剩下的企業因為數量少,拿地毛利率迴升。
所以其實是一個中周期的右側。
當前已經恢復大幅度拿地的沒有現金流危險的企業就是強右側,競爭優勢在手,且有真正的業績支撐,是估值和業績雙擊。
而部分民企仍處在右側的初期,第一步是解決現金流危機,第二步修復資産負債錶,第三步重返牌局,對於這些民企來說,談業績為時尚早,主要是估值修復。
整個2018-2021年中間,市場主要做的就是政策博弈,18年以來行業橫在1倍PB左右,是心理門檻,我們認為心理門檻會在本輪實現突破,因為穩增長或者避免衰退的環境中,地産是必須要動的方嚮。
【標的】標的上A股建議:萬科A、保利發展、濱江集團、金地集團、招商蛇口;地方國企、國資本輪也受益,建議關注華發股份、華僑城A�r民企輔配新城控股、金科股份。
H股建議綠城中國、華潤置地、中國海外發展;民企推薦旭輝控股集團、龍湖集團。
物業建議關注:碧桂園服務、華潤萬象生活、綠城服務、金科服務、中海物業、保利物業、萬科提上來是因為萬科之前下跌服務相對較大,因為市場隊萬科21年業績預期相對偏弱,預計整個21年淨利潤下滑40%左右,年報之後利空因素會解除,重倉器來講萬科在22年整個收入利潤不會像21年一樣大幅下滑,跑平增長的概率更大;中期來看萬物雲上市已經提上日常,市場估值是1000-1500億左右,萬科持有大概 68%股權,上市以後對萬科的資産負債錶有較大的改善,資産負債錶修復以及加杠杆的空間,所以中期邏輯也有,值得大傢配置。
紀要來源:【文八股調研】